颠茄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心源性水肿医案
TUhjnbcbe - 2021/8/28 20:43:00

刘某某,男,83岁。年05月10日初诊。

主诉:反复双下肢水肿半年余。

现病史:患者缘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周身水肿、呼吸困难,医院诊为“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住院治疗后好转出院;平素规律口服倍他乐克、螺内酯等药物治疗,但下肢水肿时有反复,特来求诊。辰下:双下肢轻度水肿,久站及午后为甚,身困乏力,偶有心悸,夜寐欠佳,纳差,大便干结,舌质暗,苔薄白,脉沉。

处方:炙甘草汤合五苓散加减

炙甘草20g生地*30g桂枝9g

生晒参9g*芪30g泽泻12g

茯苓20g白术9g大腹皮15g

丹参12g山楂20g鸡内金15g

谷芽12g麦芽12g葶苈子9g

7剂,水煎服,早晚饭后40分钟温服。

二诊(年05月17日):服上药7剂后下肢水肿较前缓解。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处方:前法继进,于原方基础改葶苈子剂量为12g,加神曲12g,续服7剂,煎服法同前。

三诊(年05月24日):服上药7剂后上症俱减,下肢微肿,舌淡红,苔薄白,脉沉。处方:前法继进,于原方基础上加车前子9g、葛根20g,续服7剂,煎服法同前。

七日后复诊诸证皆除。续予随证加减调治,巩固疗效,定期门诊随访。

按语:心源性水肿是心力衰竭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临床多表现为机体下垂部位的对称性凹陷性水肿,西医治疗多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处理。祖国医学中无“心源性水肿”这一病名,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归纳为“水肿”、“心悸”、“怔忡”、“喘病”等范畴。

本案患者年至杖朝,气血耗损,阴阳双亏;心气不足,阳不化气,气不行血,血不利则为水,故可发为水肿,水为阴邪,阳气复损,而致温煦失司,气化无力,,进一步加重水液积聚。心阴血亏虚,则心失濡养,神明不安,故见心悸、夜寐不安;心开窍于舌,心阴阳不足,血脉运行不畅,久则成瘀,不能上荣于舌,故见舌暗;久病体虚,形体失于充养,故见身困乏力;脾气亏虚,运化无权,故见纳差;脾不布津,故见大便干。结合舌脉,四诊合参此案乃阴阳两虚、心失所养、水湿内停之证。故吾师以滋阴养血、通阳复脉、利水消肿为治疗大法,方投炙甘草汤合五苓散加减。

方中炙甘草甘温益气,通经脉,利血气,缓急养心;生地*滋阴养心,养血充脉,《名医别录》谓其能“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益气力”;二药同用,可益气养血以复脉。《血证论》曰“血与水本不相离,病血者未尝不病水,病水者未尝不病血”,方中丹参既能通行血脉,又能养血以安神定志;配合山楂祛瘀通络,以通心脉助气血调和。*芪既升补脾气又利水退肿,生晒参主在健脾补气,两药相伍,益气之功倍增。桂枝通阳化气,利水道;白术,为健运脾胃,散湿除痹;茯苓,淡能利湿,为益脾逐水之圣药也;泽泻,功能渗利水湿。桂枝、白术、茯苓与泽泻相合,能崇土健脾、燥湿利水、复三焦气化。方中更有大腹皮、葶苈子利水消肿;鸡内金、谷麦芽健运脾机。

二诊时药已中的,患者水肿缓解,故加大葶苈子剂量以增强其利水消肿之功,并增神曲健脾消食,使后天之本得以健运。三诊时患者症状明显缓解,继服上方,更加车前子利水消肿、葛根生津舒筋。使用葛根者,缘由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葛根具有减轻心肌缺血的作用,其后患者坚持调治,收效显著。

张喜奎,河南南阳人,医学博士,教授、主任医师,博、硕士生导师,全国中医高校名师,全国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名医,福建中医药大学首届优秀导师,福建省高校教学名师,全国及省级中医临床优秀人才指导老师,国家中管局全国中医经典理论师资班授课教师,国家中管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巡讲专家,国家中管局重点学科伤寒论学科带头人,国家中管局重点专科治未病专科学科带头人,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分会第5、6届副主任委员及第7届名誉副主委,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仲景医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福建省第十、十一、十二届*协委员等。主编、副主编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伤寒论》等教材7部,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专著12部。完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6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等。

免责声明:本平台所发布的内容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我们分享此文的目的是传播和学习交流中医。中医治病讲究辨证论治、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本平台所涉及的方药切不可盲目引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张喜奎杏林耕读传薪录心源性水肿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