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01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当地气候,品种优良、抗病力强,符合当地及销往地区的食用习惯和市场需求的品种,比如,紫阳长茄、京茄30号、长杂8号、西星长茄、鲁蔬长茄等。
02种籽处理
①晒种
晒种1-2天,以杀菌消毒、提高发芽率;
②浸种
将种子浸泡在温度为55℃的水中,边浸泡边搅拌,持续15-20分钟,再将其浸泡在25-30℃中8-12小时,筛选去除其中的干瘪颗粒,然后揉搓种子,去除其表皮的黏液;
③药液浸种
将种子浸泡在药液中进行消毒杀菌,并提高发芽率,药剂可选择:50%的多菌灵倍液(浸泡30min)/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20min)。浸种时应不断翻动种子,使其受药均匀。然后用清水将消毒后的种子冲洗干净或在清水中浸泡一夜。
④催芽
将种子捞出沥水后包裹在干净的湿毛巾或者纱布中,在温度25℃-30℃的黑暗环境中进行催芽,当茄子种子的胚露白大于70%时即可进行播种。
03播种育苗
①播种温度
茄子是喜温蔬菜,在开花结果期的最适温度白天25-30℃,夜间15-20℃。冬春茬茄子播期在8月中旬-9月中旬,一般最低温度不低于10℃,否则会影响幼苗生长。早春茬播期在10月下旬-11月中旬,此时正是严寒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将温度控制在10℃以上为宜。
②营养土配制
用近3-5年内未种植过茄科蔬菜的园土/大田土(或葱蒜茬土)5份和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5份,混合后过筛,过筛后每立方米加草木灰4-5公斤。
或用肥沃的园土4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3份,过筛的细炉渣3份,均匀混合后即可。
无土育苗选用50或72孔穴盘,基质采用蛭石:草炭:腐熟鸡粪:腐熟牛粪为2:1:1:1或1:1:0.5:0.5的比例混配。
可以采用高温杀毒或多菌灵进行土壤消毒,然后将营养土铺于育苗床底,厚度为10cm,浇足底水,覆盖地膜,保温保湿等待播种。
③播种
待种子芽长到2mm时,选“冷尾晴头”的上午进行播种,每穴播1-2粒种子,然后覆盖1厘米左右厚的基质。
嫁接苗砧木一般为托鲁巴姆、刺茄、赤茄、耐病VF,分别比接穗早播25-30天、25-30天、5-7天、3天。
④育苗
当子叶出土时,要及时揭开地膜,同时用50%多菌灵喷施一次,以预防立枯病、猝倒病等苗期病害。
当幼苗长出叶子时,注意控制白天温度保持25℃-30℃,夜间温度16℃-20℃,地温不应低于16℃。随时监测湿度,育苗期温室湿度以70%-75%为宜,湿度过大就会出现幼苗徒长以及病虫害的发生。
子叶展平顶出心叶时,间苗1次。
⑤分苗
分苗前,先在阳畦里浇一次水,浇水后土壤疏松,有利于方便取苗。
当幼苗露出1-2片真叶时,选晴天分苗移栽,株行距8cm×10cm,小苗带原土开沟移栽,摆放整齐均匀,切忌温度不宜太高,太高则需遮阴。
定植前1周浇1次小水并进行低温炼苗。
⑥嫁接苗
嫁接苗当砧木、接穗5-7片真叶时为嫁接适期。
嫁接一般采用劈接法。嫁接后把苗钵摆好浇透水,盖上小拱棚保温保湿,适当遮阴。前5天温度白天保持21℃-26℃、夜间18℃-20℃,棚内湿度保持90%以上;5天后保持湿度80%,逐渐通风,8天后湿度保持70%,10天后去掉小拱棚,转入正常管理。
⑦壮苗标准
分苗以后10天左右,株高15-20厘米,6-9片真叶,叶色浓绿,叶片肥厚,茎粗壮,节间短,根系发达完整,带小花蕾,无病虫害,并是经过低温锻炼的幼苗。
04地块选择
应当选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工业厂矿等污染源,前茬没有种植茄科类作物的地块,土壤要求质地肥沃,土层深厚,土质疏松,排灌方便,微量元素含量高,微生物菌群丰富,土壤中性或微酸性。
05地块管理
①准备充足有机肥
茄子耐肥性强,需肥量多,因此在定植前需要对土壤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鸡/牛/羊/兔粪4-5吨,腐熟饼肥-公斤,草木灰公斤,复合肥50-公斤。
②深翻施肥
深翻施肥分2次进行,第一次于定植前15d左右,将腐熟好的有机肥和化肥,用一半撒施于棚内,然后深翻35cm。
第二次于定植前10d左右,挖深50cm、宽70cm的定植沟,把剩下的有机肥和化肥全部施入沟内,并与土掺匀。
③温室消毒
于定植前7d扣上棚膜,关闭所有通风口,中午晴天棚内可达60℃以上高温,连续3-4d高温闷棚,并用倍的和50%多菌灵倍全棚喷洒,灭菌除虫效果更好,定植前2-3d进行大通风,排去棚内残毒后方能进棚操作。
④做高畦
作成高畦。畦宽80-90厘米、高8-10厘米,畦间距80-厘米,每畦种2行。作畦后覆盖地膜。
06定植
定植前一天,苗床、营养钵要浇足水,且喷施一次百菌清或多菌灵药液,以保持土坨尽可能完整,以防伤根。
在冬春季温室大棚内定植,必须选择在冷尾暖头的晴天中午进行。在夏天或气温高时,则应选择在阴天或下午定植。
定植采用大垄双行、内紧外松的方法,1畦2垄,小行距50厘米,株距40厘米,定植后淋足定植水,幼苗成活后停止浇水,促进根系深扎。
07缓苗期管理
定植后5-6d为缓苗期,此期的管理要点是保持高温高湿环境促进缓苗。日间应使大棚的温度维持在25℃-30℃左右;夜间则应维持在15℃-16℃左右。实行闭棚基本上不放风或保温材料早盖晚拉,3天放风一次。棚内保持25℃-30℃的温度,温度达30℃时,可适当放顶风或遮阴。
缓苗后期,茄子幼苗多为壮棵,对其进行适度、适当的间苗,可以使茄子幼苗根系入土深、苗茎壮,对茄子后期的生长发育有积极的作用。
08开花结果前期管理
①蹲苗
缓苗后如土壤干旱,可浇一次缓苗水,但水量不宜过大,地表干后及时中耕,并行培土,进行蹲苗。
茄子的蹲苗期不宜过长,一般门茄达到瞪眼期时,(门茄开始膨大,直径在5-6cm时)可结束蹲苗。
这时注意随小沟内浇足“催果水”,并追施“催果肥”,可随水每沟冲施高氮复合水溶肥,同时追施腐熟饼肥或玉米面、豆粕等。
②熊蜂授粉
在茄子开花10%左右时,在棚内引进熊蜂,进行熊蜂授粉。
③吊蔓
当茄子植株高度长到40-50cm时,可以对其进行吊蔓。吊蔓时将绳子以顺时针的形式缠绕在植株的叶片之间。吊蔓时要注意吊绳的松紧程度,不可过紧或过松。
④温度管理
缓苗后前期温度不宜过高,白天保持25℃-30℃,因地温在25℃以上,夜间应降低室内气温,前半夜12℃-15℃,后半夜9℃-11℃;上午棚温升至28℃时可放顶风,控制棚温不过30℃;下午温度降至28℃时,关闭前边通风口,棚温降至25℃时,关闭顶缝风口;夜间12:00棚内温度不低于12℃,外界气温不低于3℃,可不盖草苫。
09开花结果中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
棚内温度白天维持在25℃-30℃,前半夜棚温保持16℃-17℃,后半夜不低于13℃,土壤温度保持在20℃左右。晴天上午8:00左右拉起草苫,温度升至28℃时,扒开顶缝,控制温度不超过30℃,下午棚温降至28℃,逐渐闭合顶缝风口,棚温降至13℃时盖苫。阴天在10:00以后揭开草苫,下午3:00左右盖上草苫,为了防病,放风排湿除阴、雨、雪天气外每天都要进行。如果多云天气,棚温不太高时,应在中午1:00左右打开顶缝半小时进行排湿。
②水肥管理
这期间应控制浇水,植株表现过分缺水时,可选晴天上午膜下灌水,并随水冲施中氮中磷高钾水溶肥,配合施用生物有机肥、甲壳素、腐植酸类有机肥。
浇水后提高棚温30℃左右再放风排湿。
③植株管理
(1)合理整枝
由于气温的回升,茄子的长势也越来越强,因而此时期是关乎茄子产量的重要时期,合理的整枝可以实现茄子的高量生产。
(2)整枝换头
当茄子植株主干的坐果数量达到3-4个果实后,打掉其中两个结果主干的生长点,使顶端的腋芽成为新的生长点继续生长,当新的生长点长有两个果实后再打掉其生长点,留下顶端的腋芽,以此类推。
双杆换头整枝可以使植株在前期茎秆粗壮,利于生长。
也可单干整枝,每株茄子只留一个枝条作为主枝,在门茄以上结2个果实,长到采收标准一半大小时,把侧枝留2-3片叶摘心。以后每级发出侧枝都留2个果实,一个侧枝留2-3片叶摘心。
(3)打老叶
叶片是茄子结果时输送养分的重要部位,茄子成长时期养分的70%都来自于上部叶片。叶片在茄子成熟后便失去了使用价值,因此为减少养分的损耗,也为改善植株下部通风透光,应及时去除多余叶片。
10开花结果后期管理
①温度管理
茄子开花结果后期气温不断升高,植株的光合作用也不断增强,此时应将温度在白天控制在20℃-30℃,夜间控制在不低于10℃,从而加速茄子的生产。
晴天上午8:00左右揭开草苫,温度升至28℃时放顶风,再打开前边通风口,外界气温在20℃以上可卷起前边棚膜放大风,控制温度不超过30℃。
下午温度降后先闭合前边风口,待棚温降至25℃再闭合顶缝,太阳落后棚温仍在18℃以上时再开顶缝降温排湿,14℃时盖苫。
当夜间最低气温在10℃左右时,棚上夜间可不再盖草苫。在15℃时应卷起棚前边薄膜和扒开顶缝,进行全夜大通风。逐渐揭掉薄膜呈露地状态。
②肥水管理
这时期茄子的产量达到了高峰期,加大对植株的水肥供应可以提高茄子的产量。
此时浇水应以5-10天1次为宜,每次都应带肥浇水,肥料多选高钾类复合肥和腐熟有机肥或生物有机肥。
11采收
从生长时间上看,早熟品种从定植到开始采收需40-50d,中熟50-60d,晚熟品种60-70d,一般开花后25d左右即可采收;门茄要早收,对茄以上要及时采收。
判断茄子是否成熟,要看萼片与果实相连处的白色或淡绿色的环状条带,环状条带正趋于不明显或消失时,是最佳采收时期。
也可以通过色泽来判断适宜采收期。当茄子表皮颜色呈现深紫色时茄子最嫩,商品价值最佳,应选择笔直均匀饱满的最好;颜色浅紫色时,茄子籽粒饱满发硬,果肉软绵,风味变劣,吃起来比较老,不受市场欢迎;
采收时在早晨露水干后,此时茄子最饱满,色泽最鲜艳。用剪子剪断果柄,轻拿轻放,防止损伤、腐烂,影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