萎缩性胃炎常出现上腹饱胀、胃痛等症状,引起患者不适而影响生活质量,故需及时消除或缓解上述症状。一、上腹饱胀多因在萎缩性胃炎基础上出现胃动力下降所致,有时因进食过多,或进食不易消化之食物而诱发,亦可因情绪因素如生气而诱发。治疗时应首先消除诱发因素,并选用以下其中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1、胃复安(甲氧氯普胺)A、药理作用:甲氧氯普胺对胃肠平滑肌有多种作用。B、用药方法:片剂,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服用。C、不良反应及防治:该药能通过血脑屏障,与中枢多巴胺受体结合,可产生锥体外系症状,故不宜大剂量或长期使用。2、吗丁啉(多潘立酮):一种苯甲咪唑衍生物,分子量小,脂溶性低,难通过血脑屏障。A.药理作用:促动力作用、止吐作用B.用药方法:片剂,每次10~20mg,每日3~4次,分别于三餐前15~30分钟和饭前服。C.不良反应:吗丁啉是一个比较安全的药物,常规剂量应用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不到7%,包括口干、头痛、偏头痛、高泌乳酸血症等。该药极少通过血脑屏障,一般不产生锥体外系症状。3、西沙必利(普瑞博思):哌啶苯甲酰胺衍生物,化学结构与胃复安相似。A.药理作用:对整个胃肠道包括从食管至肛门括约肌均有促动力作用,能增强生理反应,恢复正常的动力模式。B.用药方法:片剂,每次10mg,每日3次,饭前15~30分钟服。C.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少而轻微,仅局限于胃肠道,有肠鸣、腹泻和腹痛等。一般仅见于用药的最初数天,如继续服用,这些反应往往自然消失。二、胃痛萎缩性胃炎患者出现胃痛多是因局部胃痉挛所致,部分合并有浅表或糜烂性胃炎,致局部痛阈降低,在少量胃酸等刺激因子作用下亦可引起疼痛。出现胃痛时可选择以下药物治疗。1、胃黏膜保护剂:枸橼酸铋钾胶囊等铋制剂可通过保护胃黏膜,减少损害因素刺激而缓解疼痛。2、解痉剂:山莨菪碱、溴丙胺太林片剂、颠茄片剂这些解痉药均为胆碱能受体抑制药,可减少腺体分泌,故用药后胃酸、唾液分泌减少,口渴明显。此外,它还延缓胃的排空,有胃动力下降者尤应注意,其解痉作用有可能加重胃胀不适症状。因此,此类药不宜长期、大量使用。注:内容仅供参考,如需选用请咨询专业医师。
(部分图文来源网络,侵删)
任何肠胃疾病疑问,可免费咨询郭老师()▼
手指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