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是专门从事草业科学研究的国家级科研机构。研究所主要围绕我国草原地区资源、生态、经济、社会等科学和技术问题,以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和社会公益服务为主,重点聚焦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保存与利用,草新品种培育、制种与栽培研究,草产品加工与质量安全,草地灾害预警与防控,草地机械与装备研创,草地生态保护利用、管理与*策研究,草牧业突发问题应急任务等草原和草牧业学科重点前沿领域和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工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稳定发展,现已形成学科门类齐全,基础雄厚、平台完备,涵盖整个草牧业的各个关键环节的坚实学科体系。拥有国家多年生牧草种质资源中期库、国家牧草改良中心、农业农村部草业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等国家级平台8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呼和浩特草种质资源与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野外观测试验站、遥感应用中心等9个,不同草原类型试验示范基地6个;是中国草学会草业经济与*策委员会、牧草遗传资源委员会的依托单位;主办学术期刊《中国草地学报》。先后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国家级奖励1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收集、保存1.6万份优良、珍贵草类种质资源,培育出33个优良牧草品种;建立了世界规模最大的多年生牧草资源圃,形成了一批与科技前沿接轨、支撑行业发展、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重要成果。现有在职职工人,其中科技人员人,高级职称人员66人,有硕、博士学位的95人,硕博士生导师42人,是草学一级学科博士和草业科学二级学科硕士培养单位,中国农科院草学学科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培养单位。研究所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工作,努力为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和条件保障。因业务发展需要,现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编制内工作人员20名(包括高校应届毕业生和往届生、社会人员),现将相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招聘岗位
岗位人数专业学历要求学位生源要求从事草原及牧区可持续发展模式、对策研究3社会学、农林经济管理、区域经济发展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社会在职人员从事草原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利用方面的研究工作2生物学/恢复生态学/生态工程/生态规划设计/土壤学研究生博士学位或业绩十分突出的硕士学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社会在职人员基于计算机等工具进行数理统计分析、数据库建设以及制图等1数理统计/计算机软件研究生硕士学位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社会在职人员草原大数据系统开发1数据库及系统开发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社会在职人员手机、平板等移动终端系统开发1软件开发本科及以上学士学位及以上应届毕业生开展草原鼠害(啮齿动物)监测及防控研究1动物学专业研究生博士学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社会在职人员开展草地病虫鼠害监测数据分析及预警模型拟合1遥感及地理信息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生硕士学位及以上应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社会在职人员从事草种质资源收集评价、遗传育种等研究3草学研究生博士学位应届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从事遥感及地理信息研究1遥感及地理信息专业、灾害及草业等博士研究生博士学位高校毕业生、留学回国人员、博士后出站人员、社会在职人员等从事牧草栽培与加工利用等研究1草业科学研究生博士学位应届毕业生或博士后出站人员实验室管理、宣传1汉语言文学/行*管理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士学位及以上应往届毕业生均可大型仪器功能开发与利用2动物营养、分析化学、食品安全与工程等相关专业研究生硕士学位应往届毕业生均可常规实验2动物营养、分析化学、食品安全与工程等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士学位及以上应往届毕业生均可
二、报名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治素质高,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爱岗敬业;
(三)热爱农业科技事业,有志于投身草原科学研究事业;
(四)工作态度积极,事业心、责任感强,具有良好的协作精神、奉献精神和开拓创新精神;
(五)基础理论扎实,学习成绩优良,具有良好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熟练应用办公软件,并通过相应的英语等级考试;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较好的文字写作能力和综合表达能力;
(六)应届生原则上年龄不超过35周岁,往届生及社会人员原则上年龄不超过40周岁,个别岗位年龄不作限制,具体见附件1;
(七)具备履行岗位职责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八)具备招录岗位所要求的其他相关条件。
三、招录程序
按照报名条件,对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审查;通过资格审查人员经笔试、面试、考察、体检、公示后确定最终录用人选。
四、注意事项
(一)应聘人员须如实填写个人简历。未认真填写造成信息不全、有误的,由本人承担责任;弄虚作假的,将被取消应聘资格。
(二)请应聘人员准确填写联系电话,确保联络畅通。
(三)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新形势下,面试、笔试、体检、考察等环节的具体时间及安排另行通知。
五、报名须知
(一)报名方式:采取网络报名的方式,所有材料均通过E-mail发送至cysrs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