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许娟一粒花生米与一斤酒 [复制链接]

1#

一粒花生米与一斤酒

许娟

“我们喝酒喝的是高浓度的谷酒,喝酒吃的菜呢就是花生米,一人一粒。喝酒前呢我就拈起花生米在牙齿上刮一点点子粉子,又把这粒花生米放到碗里,端起酒来喝。跟他们谈一下,再把花生米拈起来,再到牙齿上刮起一点点子粉子,再把花生米放下,再喝酒……”怕我们不相信,说话人又加了一句:“这是真的呢,真的只能刮一点点子粉子。你想啊,一粒花生米要喝一斤酒的呢,不刮点点子粉粉子,怎么喝得完一斤酒呢!”

要我来说,你信不信?必是不信的吧!首先我不喝酒,不知道一斤酒究竟要吃多少菜。其次我是真想不出来花生米还可以这样吃,不对,是这样“刮”着吃。说话断了节,心就会慌,心一慌这话不管是从语气语调上来说就不自然了。

彭东明主席昨天晚上跟我们讲的这个“一粒花生米和一斤酒”的故事,就是他在武汉大学作家班学习时的一个小故事。听故事的人不但信了而且是极信服。这就是一位作家的功力啊,编故事能编到这样的境界。

我相信喝酒的这个事实,琴棋书画诗酒花嘛。没有酒,文学史上会少很多的佳话。有一次在课上我让学生从李白的“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苏东坡的“酒醉放歌君相和,醉倒君须扶我”,辛弃疾的“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三句诗中找出写诗时谁醉得最厉害,大家一致认为辛弃疾醉得最厉害。

佐酒菜呢,那就各有各的特色了,王宫贵族宴饮,非琼浆玉液,山珍海味不行,那是极尽奢华之能事。《红楼梦》里一个茄子也是用老母鸡做汤底的。就是孔乙己也能在咸丰酒楼里排出几个大钱来换上一碗酒,一小碟茴香豆……实在没有佐酒菜,其实不吃也是可以的,我外公说以前我们村里有个老人家,没喝过水,就是一个酒葫芦挂在腰上,别人喝茶,他就喝酒。以此推理,彭老师年轻时不会有大观园里奢侈的生活;即使像孔乙己那样,怎么也有一碟花生米吧;实在没有,只有酒也未尝不可。为什么一定要有且只有一粒花生米呢?这花生米得有多大?篮球那么大?苹果那么大?不然一粒花生米怎么能佐得下一斤酒。

以现实生活为骨,以艺术想象为翼大抵就是这样吧。

吃酒必要有菜,这是现实生活中必须的,不拘是咸的香的还是别的什么味的佐酒菜。以艺术想象为翼,合理的大胆的想象是可以的。文学作品中也是屡见不鲜。汪曾祺就曾经让小英家的小院里有六棵大桑树,左边三棵,右边三棵,夏天里一边三棵全结白色的大桑椹,另一边的三棵全结紫色的大桑椹。没有办法,作家就是有这个权力。人的额头上有眉毛,会有各种眉形。鲁迅就是可以让一个人的眉间距有一尺,而且大家都相信有这样一个人,他的眉间距不多不小刚好就是一尺。

有且只有一颗花生米佐酒在这个故事里还是不够,请回到上文说过的,“我拈起花生米在牙齿上刮一点点子粉子,又把这粒花生米放到碗里,端起酒来喝。跟他们谈一下,再把花生米拈起来,再到牙齿上刮起一点点子粉子,再把花生米放下,再喝酒……”别人是不是这样做的呢?可能有人是拈起往口里一丢……让我想起二师兄吃人参果。可能还有人是一次咬下一小块,下次再咬下一小块,总之你可能会想到很多吃的方法,“刮”这个吃法还真难以想到。“花生米在牙齿上刮一点点子粉子”,这个细节处理,一下子就解决了上面的关于花生米大小的疑问。想来这粒花生米跟我们平时见的花生米也别无二样,如果够大,大概不会用“刮”,可能会用“咬”、用“嚼”……艺术形象就是有这样的本事,他可以拈起花生米在牙齿上刮一点点子粉子,又把这粒花生米放到碗里,端起酒来喝。跟他们谈一下,再把花生米拈起来,再到牙齿上刮起一点点子粉子,再把花生米放下。我又很想知道这一斤酒主人公究竟喝了多少口。如果喝个百来口,那这只手的精细处理能力真是极强,大概可以放到现在最先进最精密的流水细上取代机器臂了。大抵这手的主人也不会太过为难这只拈花生米的手,十来口应该就要喝完这斤酒吧。看来主人公也是一位极豪爽的人,就算不豪爽,看在花生米和手的份上,也要豪爽一点,看来是个内心柔软的男人。

看,就是普通的几个朋友在一起喝点酒,聊聊天。要我写可能就是一句话带过,最多的就是把酒详写一下,酒名、产地、年份等。

这个喝酒的故事能成型,背后怕是要积累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喝酒的生活事例……蒲松龄写《聊斋志异》,可不是他生来就知道这么多狐鬼精怪的故事;苏东坡言,“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深入生活才能有真正的人生体会。苏东坡是一定不会做饭的,“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侯足时他自美。*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这又分明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家庭主妇的做菜心得。

艺术是来源于生活的,因此才要积累,故事要有骨架。合理的艺术想象加工,又能使文学作品得到升华,故事要有羽翼。

以现实生活为骨,以艺术想象为翼。这样出来的文学作品,一飞冲天也就顺理成章了。

供稿:许娟

编辑:毛向阳 赵 星 

编审:汉 柏蒋中秋

特别声明:本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望巴陵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谢谢阅读欢迎分享

有奖新闻线索征集

巴陵文萃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