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学长笔记内科学消化系统炎症性肠病 [复制链接]

1#

克罗恩病

一、克罗恩病的概念

克罗恩病:

病因不清

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

末段回肠和邻近结肠,

但从口腔至肛门各段消化道均可受累

呈节段性或跳跃式分布

腹痛、腹泻、腹块、瘘管、肛周病变、发热、贫血、营养障碍及肠外损害

二、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

1、诊断

①非连续性或节段性病变;

②铺路石样表现或纵行溃疡;

③全壁性炎症病变;

④非干酪样肉芽肿;

⑤裂沟、瘘管;

⑥肛门部病变;

具有上述者为疑诊,再加上④⑤⑥三项中任何一项者可作出临床诊断;

有第④项者,只要再加上三项中的任何两项亦可作出诊断。

2、鉴别诊断

3、并发症

中毒性巨结肠:是溃疡性结肠炎最严重最常见的并发症,好发于横结肠,这一段也更严重。溃疡性结肠炎并发中毒性结肠扩张多见于结肠病变广泛者,下列情况可诱发:低钾、使用阿托品或-2、颠茄合剂、钡剂灌肠等。

4、关键点:

四、治疗

柳氮磺吡啶—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

柳氮磺吡啶——病变局限在结肠的轻、中度患者美沙美沙拉嗪——能在回肠末段、结肠定位释放

溃疡性结肠炎

一、溃疡性结肠炎的概念

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浅)

(1)病变限于大肠粘膜与粘膜下层

(2)范围多累及远段结肠,病变可逆行向近段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回肠末段

(3)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三大特点)(4)病情轻重不等,反复发作,慢性过程

(5)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40岁,无性别差异

病理改变

(1)病变呈连续性非节段分布。多见于直肠、乙状结肠,可扩展至降结肠、横结肠甚至全结肠,偶见累及末段回肠,称为倒灌性回肠炎(backwashileitis)。

(2)病变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3)活动期黏膜呈弥漫性炎症反应。

(4)隐窝脓肿融合溃破,黏膜出现广泛的小溃疡。

(5)杯状细胞减少,潘氏细胞化生。

三、辅助检查

1、X线:

黏膜粗乱和(或)颗粒样改变;

多发性浅溃疡;

肠管缩短,结肠袋消失,肠壁变硬,可呈铅管状。

2、结肠镜:

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

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或消失;

病变明显处见弥漫性糜烂和多发性浅溃疡;

性病变见假息肉及桥状黏膜。

四、溃疡性结肠炎的分型

1、根据病程:

初发型、慢性复发性(最常见)、慢性持续型、急性暴发型

2、根据病情程度:

重型溃疡性结肠炎:腹泻6次/天;

明显的粘液脓血便;T37.5度;P90次/分;Hb≤g/L;ESR30mm/h

五、鉴别与诊断

1、诊断

具有持续或反复发作腹泻和黏液脓血便、腹痛、里急后重,伴有(或不伴)不同程度全身症状者;

在排除急性自限性结肠炎、阿米巴痢疾、慢性血吸虫病、肠结核等感染性结肠炎及克罗恩病、缺血性肠炎、放射性肠炎等基础上;

具有上述结肠镜检查重要改变中至少1项及黏膜活检组织学所见可以诊断本病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