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儿腹泻怎么办 [复制链接]

1#

在门诊经常碰到年轻的父母抱着小儿忧心忡忡的问:“医生,怎么办啊!我的宝宝一吃就吐、一吃就拉,整天哭闹……”。年轻的父母,关心有余,经验不足,在此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如何对付拉肚子吧。

每年的四月到十月,是肠道门诊时间,也是小儿跑肚拉稀时间。小儿腹泻病是多病因、多因素引起的一组疾病,是儿童时期发病率最高的疾病之一,是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全球大约每年至少10亿人次发生腹泻,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每天大约1万人死于腹泻。在我国,腹泻病同样是儿童的常见病,据有关资料,我国5岁以下儿童腹泻病的年发病率为%,平均每年每个儿童年发病3.5次,其死亡率为0.51%。因此,对小儿腹泻病的防治十分重要。

一.什么是小儿腹泻:

腹泻是一种常见症状,俗称“拉肚子”,又名小儿消化不良,是小儿时期的一种急性胃肠道功能紊乱,以腹泻、呕吐为主的综合征,以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临床主要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排稀便和水电解质紊乱。是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平日习惯的频率,粪质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过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黏液等。

二.小儿腹泻是怎样发生的?

1.胃肠功能紊乱:胃肠功能紊乱是腹泻症状的重要发病机制,其导致的腹泻症状也被称为运动功能异常性腹泻。当胃肠功能紊乱使胃肠道蠕动增快时,食糜及水分在胃肠道停留的时间就会缩短,就会造成胃肠吸收不完全而引起腹泻的症状。

2.“分泌性”腹泻:肠道内电解质分泌过多引起。正常的肠黏膜具有分泌与调节水的功能,营养物质及电解质的吸收功能等,然后使从粪便中丧失的水分基本保持稳定。而当肠道的分泌功能超过其吸收功能时,那么就会影响到正常的运作功能,从而就会导致出现腹泻的症状。

3.“渗透性”腹泻:肠腔内存在大量不能吸收的具有渗透活性的物质。正常人食物的分解产物会在小肠激酶及各种胰酶的作用下被吸收或者稀释,如果肠腔内容物处在高渗状态下,那么就会影响到胃肠内容物被正常的吸收稀释,从而就会因此出现腹泻的症状表现。

4.“渗出性”腹泻:炎症所致的液体大量渗出,吸收功能障碍。如果出现了肠道感染性与非感染性疾病,那么肠黏膜就会因此被损害,从而机会造成吸收面积的减少而出现腹泻,同时也可能会因为肠管大部分切除后吸收面积明显减少而导致出现腹泻的症状。

三.为什么婴幼儿容易得腹泻病?

1.婴幼儿消化系统发育尚未成熟,胃酸和消化酶分泌少,酶活力偏低,不能适应食物质和量的较大变化。

2.生长发育快,所需营养物质相对较多,以液体为主,进入量大,胃肠道负担重。

3.机体防御功能差。胃酸偏低,对感染因素防御功能差;免疫球蛋白低,尤其是人工喂养,食物中缺乏母乳含有的大量免疫物质,且食物和食具污染机会较多,肠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母乳喂养儿。

4.肠道菌群失调。

5.体液分布特点:婴儿细胞间质液较多,且水代谢旺盛,肾功能调节差,易发生体液紊乱。

6.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感染。

7.容易受非感染因素的影响:主要为饮食因素、气候因素和过敏因素。喂养不当是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多过早喂哺大量淀粉类、脂肪类食物,突然改变食物品种和断奶等均可导致腹泻。气候的突然变化,使肠蠕动增加,消化酶和胃酸分泌减少,可诱发腹泻。一些吸收不良综合征如乳糖不耐受症、糖原性腹泻、先天性氯化物性腹泻、遗传性果糖不耐受症、胰腺囊性纤维性变、原发性肠吸收不良等都可引起腹泻。牛奶蛋白过敏者,吃牛乳后48h发生水样泻。

四.发生小儿急性腹泻的病因有哪些?

1.细菌感染:人们在食用了被大肠杆菌、沙门菌、志贺菌等细菌污染的食品,或饮用了被细菌污染的饮料后可能发生肠炎或菌痢,出现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呕吐、里急后重、发热等症状。肠道外感染:小儿患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肾盂肾炎、中耳炎、皮肤感染及其他急性感染性疾病时可伴有腹泻,这是由于发热及病原体毒素的影响,使消化功能紊乱,酶分泌减少,肠蠕动增加所致。

2.病毒感染:人体通过食物或其他途径感染多种病毒后易引起病毒性腹泻,如:感染轮状病毒、诺瓦克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等病毒后,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及全身不适等症状。

3.食物中毒:是由于进食被细菌及其毒素污染的食物,或摄食未煮熟的扁豆等引起的急性中毒性疾病。变质食品、污染水源是主要传染源,不洁手、餐具和带菌苍蝇是主要传播途径。患者可出现呕吐、腹泻、腹痛、发热等急性胃肠道症状。

4.生冷食物:喜食生冷食物,常饮冰啤酒,结果可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肠蠕动加快,引起腹泻。

5.食物滞留:消化不良,饮食无规律、进食过多、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或者由于胃动力不足导致食物在胃内滞留,引起腹胀、腹泻、恶心、呕吐、反酸、烧心、嗳气(打嗝)等症状。

6.着凉:夏季炎热,人们喜欢呆在空调房内或开着空调睡觉,腹部很容易受凉,致使肠蠕动加快导致腹泻。

7.牛奶过敏症:牛奶过敏症是很少见的,但是也是导致腹泻的一个因素。如果宝宝易过敏,他会在喝完配方奶粉后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之内出现症状。如果你怀疑宝宝腹泻与奶粉有关,要及时咨询医生,及时更换。对于反复诊断痢疾的孩子,一定要考虑过敏性肠炎。

五.小儿腹泻时有哪些临床表现?

1.消化道症状:腹泻时大便次数增多,量增加,性质改变,大便3次/d以上,甚至10~20天,可呈稀便、糊状便、水样便,或是黏液脓血便。判断腹泻时粪便的性状比次数更重要。如果便次增多而大便成形,不是腹泻。人乳喂养儿每天排便2~4次呈糊状,也不是腹泻。恶心、呕吐是常见的伴发症状,严重者呕吐咖啡样物,其他可有腹痛、腹胀、食欲不振等症状。

2.全身症状:病情严重者全身症状明显,大多数有发热,体温38~40℃,少数高达40℃以上,可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惊厥、甚至昏迷等表现。随着全身症状加重,可引起神经系统、心、肝、肾功能失调。

3.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主要为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有时还有低钾血症,低钙血症。

4.脱水:由于腹泻与呕吐丢失大量的水和电解质,使体内保留水分的能力减低;严重呕吐、禁食、食欲减低或拒食,使食物和液体摄入量均减少;患儿发热、呼吸加快、酸中毒者呼吸加深,使不显性失水增加。根据水、电解质损失的量及性质不同分为3种类型:等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mmol/L)、低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mmol/L)、高渗性脱水(血清钠浓度>mmol/L)。大多数急性腹泻患儿为等渗性脱水。一般表现为体重减轻,口渴不安,皮肤苍白或苍灰、弹性差,前囟和眼眶凹陷,黏膜干燥,眼泪减少,尿量减少。严重者可导致循环障碍。按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度。脱水的评估(表1)。

5.代谢性酸中毒:脱水大多有不同程度的代谢性酸中毒,产生原因为:大量的碱性物质随粪便丢失;脱水时肾血流量不足,尿量减少,体内酸性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肠道消化和吸收功能不良、摄入热量不足,脂肪氧化增加,代谢不全,致酮体堆积且不能及时被肾脏排出;严重脱水者组织灌溶不足,组织缺氧,乳酸堆积。主要表现为精神萎靡、嗜睡、呼吸深长呈叹息状,口唇樱红,严重者意识不清、新生儿及小婴儿呼吸代偿功能差,呼吸节律改变不明显,主要表现为嗜睡、面色苍白、拒食、衰弱等,应注意早期发现。

6.低钾血症:腹泻时水样便中钾浓度约在20~50mmol/L。吐泻丢失过多以及摄入不足、钾不能补偿等可导致低血钾发生。其症状多在脱水与酸中毒纠正,尿量增多时出现。

(1)脱水、酸中毒纠正时常出现低钾原因:

①酸中毒时细胞外液H的进入细胞内,与K交换,故细胞内K下降,而血清钾不降低。脱水时肾功能低下,钾由尿液排出减少。在补液后,尤其是输入不含钾的溶液,血清钾被稀释并随尿排出增多,酸中毒纠正后钾又从细胞外转至细胞内,此时易出现低钾血症。

②病程在1周以上时逐渐出现低钾血症。

③营养不良者出现较早且较重。在脱水未纠正前,因血液浓缩、酸中毒、尿少等原因,血钾浓度尚可维持正常,此时很少出现低钾血症。而随着脱水和酸中毒逐步纠正和尿量的增多,再加补给钾含量不足从而逐渐出现。

(2)低钾血症表现:血清钾低于3.5mmol/L以下,表现为精神萎靡,肌张力减低,腹胀,肠蠕动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昏迷、肠麻痹、呼吸肌麻痹,心率减慢,心律不齐,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可危及生命。心电图表现ST段下移,T波压低、平坦、双相、倒置,出现U波,P-R间期和Q-T间期延长。

7.低钙血症和低镁血症:一般不会出现。腹泻持久,原有佝偻病或营养不良患儿,当酸中毒纠正后,血清结合钙增多,离子钙减少,可出现低血钙症状。表现烦躁,手足搐搦或惊厥。低镁血症一般在低钠、低钾、低钙纠正后出现。原有营养不良、佝偻病更易出现,少数患儿可出现低镁血症,表现为手足震颤,舞蹈病样不随意运动,易受刺激,烦躁不安,严重者可发生惊厥,补充钙剂后症状无改善。

六.小儿几种常见感染性腹泻的临床表现特点

(1)轮状病毒性肠炎:好发于秋冬季,呈散发或小流行,病毒通过粪-口途径以及呼吸道传播。多见于6~24个月的婴幼儿。潜伏期1~3天,常伴发热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急,病初即有呕吐,然后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化汤样,带有少量黏液,无腥臭,每天数次至10余次。常伴脱水和酸中毒。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病程3~8天,少数较长,大便镜检偶见少量白细胞。病程1~3天内大量病毒从大便排出,最长达6天。血清抗体一般3周后上升,病毒较难分离,免疫电镜、ELISA或核酸电泳等均有助于诊断。

(2)诺沃克病毒肠炎:多见于较大儿童及成年人,临床表现与轮状病毒肠炎相似。

(3)大肠埃希杆菌肠炎:常发生于5~8月份,病情轻重不一。致病性大肠杆菌肠炎大便呈蛋花汤样,腥臭,有较多的黏液,偶见血丝或黏胨便,常伴有呕吐,多无发热和全身症状。主要表现水、电解质紊乱。病程1~2周。产毒素性大肠埃希杆菌肠炎,起病较急,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大便呈水样,无白细胞,常发生明显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病程5~10天。侵袭性大肠杆菌肠炎,起病急,高热,腹泻频繁,大便呈黏胨状,带脓血,常伴恶心、腹痛、里急后重等症状,有时可出现严重中毒症状,甚至休克。临床症状与细菌性痢疾较难区别,需作大便培养鉴别。出血性大肠埃希杆菌肠炎,大便次数增多,开始为*色水样便,后转为血水便,有特殊臭味,大便镜检有大量红细胞,常无白细胞。伴腹痛。可伴发溶血尿毒综合征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4)空肠弯曲菌肠炎:全年均可发病,多见于夏季。可散发或暴发流行。以6个月~2岁婴幼儿发病率最高,家畜、家禽是主要的感染源,经粪-口途径,动物→人或人→人传播。潜伏期2~11天。起病急,症状与细菌性痢疾相似。发热、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呈黏液或脓血便,有恶臭味。产毒菌株感染可引起水样便,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及数量不等的红细胞,可并发严重的小肠结肠炎、败血症、肺炎、脑膜炎、心内膜炎、心包炎等。

(5)耶尔森菌小肠结肠炎:多发生于冬春季节,以婴幼儿多见。潜伏期10天左右。无明显前驱症状。临床症状与年龄有关。5岁以下患儿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粪便为水样、黏液样、脓样或带血。大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多伴腹痛、发热、恶心和呕吐。5岁以上及青少年,以下腹痛、血白细胞增高、血沉加快为主要表现,酷似急性阑尾炎。本病可并发肠系膜淋巴结炎、结节性红斑、反应性关节炎、败血症、心肌炎、急性肝炎、肝脓肿、结膜炎、脑膜炎、尿道炎或急性肾炎等。病程1~3周。

(6)鼠伤寒沙门菌肠炎:全年发病,以4~9月发病率最高。多数为2岁以下婴幼儿,易在儿科病房发生流行。经口传播。潜伏期8~24h。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喷射”样腹泻,大便次数可达30次以上,呈*色或墨绿色稀便,水样便,黏液便或脓血便。大便镜检可见大量白细胞及不同数量的红细胞,严重者可出现脱水、酸中毒及全身中毒症状,甚至休克,也可引起败血症,脑脊髓膜炎。一般病程2~4周。带菌率高,部分患儿病后排菌2个月以上。

(7)金*色葡萄球菌肠炎:很少为原发性,多继发于应用大量广谱抗生素后或继发于慢性疾病基础上。起病急,中毒症状重。表现为发热、呕吐、频泻。不同程度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发生休克。病初大便为*绿色,3~4天后多转变为腥臭,海水样便,黏液多。大便镜检有大量脓细胞及革兰阳性菌。大便培养有葡萄球菌生长,凝固酶阳性。

(8)假膜性肠炎:多见长期使用抗生素后,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使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大量繁殖,产生坏死毒素所致。主要症状为腹泻,大便呈*稀水样或黏液便,少数带血,有假膜排出(肠管状),伴有发热、腹胀、腹痛。腹痛常先于腹泻或与腹泻同时出现。常伴显著的低蛋白血症,水、电解质紊乱,全身软弱呈慢性消耗状。轻型患儿一般于停药后5~8天腹泻停止,严重者发生脱水、休克至死亡。如果患儿腹泻发生于停药后,或腹泻出现后持续用抗生素,则病程常迁延。

(9)白色念珠菌肠炎:多发生于体弱、营养不良小儿,长期滥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者。口腔内常伴有鹅口疮。大便次数增多,色稀*或发绿,泡沫较多,带黏液有时可见豆腐渣样细块(菌落),大便在镜下可见真菌孢子和假菌丝,作粪便真菌培养有助于鉴别。

七.发生小儿慢性腹泻的常见原因有哪些,以及对策?

病因复杂,目前认为包括感染、过敏、先天性消化酶缺陷、免疫缺陷、药物因素、先天畸形等,其中以感染后腹泻最为常见。对慢性腹泻患儿肠黏膜活体组织检查结果表明,小肠黏膜结构和功能持续损害或正常修复机制受损,是小儿腹泻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1.有急性腹泻史:急性感染性腹泻多为一过性的。但如宿主不能产生正常免疫反应,反复接触感染病原,或因感染严重损伤肠黏液,则急性腹泻可转为慢性腹泻。多数因黏膜持续损伤致腹泻迁延不愈,少数为感染原持续作用。十二指肠、空肠黏膜变薄,肠绒毛萎缩,肠细胞溢出、脱落增加,微绒毛变性,使得上皮细胞更新加速,这可能与肠黏膜表面微生物的黏附有关。由于黏膜再生时间不足,这些新生的上皮细胞类似于隐窝细胞,故功能低下。双糖酶尤其是乳糖酶活性以及刷状缘肽酶活性降低,加上有效吸收面积的减少,引起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不良。另外,肠黏膜损伤增加了对病原因子和大分子物质的通透性,使黏膜对外来抗原致敏。

2.营养不良患儿:腹泻时小肠上段所有细菌都显著增多,十二指肠内厌氧菌和酵母菌过度繁殖。由于大量细菌对胆酸的脱结合作用,使游离胆酸浓度大为增高。高浓度游离胆酸有损害小肠细胞的作用,还阻碍脂肪微粒的形成。严重营养不良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缺陷,分泌型抗体,吞噬细胞功能和补体水平降低,因而增加了对病原及食物蛋白抗原的易感性。总之,持续腹泻易发生营养不良,而营养不良又易使腹泻迁延不愈,两者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3.乳糖不耐受:绒毛是小肠的功能单位,可以使肠粘膜的消化与吸收面积大大增加。绒毛顶部为高分化的吸收细胞,隐窝部为低分化的分泌细胞。消化酶和负责电解质跨膜转运的转运蛋白均位干绒毛细胞的刷状缘膜上。各种感染可以导致酶活性降低,主动转运受损,引起营养物质消化吸收不良。乳糖酶于肠绒毛刷毛缘,位置表浅,任何原因所致肠黏膜结构破坏均可导致黏膜水解酶及载体蛋白减少,故乳糖酶对弥漫性肠黏膜病变最敏感,极易引起乳糖吸收障碍,属于继发性乳糖不耐受,这也是婴儿慢性腹泻最常见的原因。乳糖在小肠内由乳糖酶将其水解为葡萄糖与半乳糖(单糖)后被吸收。如缺乏乳糖酶则未被分解的乳糖滞留于肠腔内,由于其渗透作用导致水、Na及cl向肠腔内转运,肠内液体增多促进肠蠕动引起水样泻。末被消化吸收的乳糖在回肠和结肠内被细菌分解,产生乳酸、乙酸及氢气,以上有机酸使肠内渗透压增高,加重腹泻。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腹鸣及腹胀,称之为乳糖不耐受。乳糖在肠内细菌发酵后产生酸,所以患儿的大便pH检测5(正常为7~8),表明未吸收的乳糖在肠内细菌发酵后产生酸所致。此为简便的间接诊断试验,临床诊断价值在于简便、实用、依从性强。

对策:(1)膳食剔除疗法:乳糖富含于母乳或牛乳中,以乳类为主要营养品的婴幼儿在患病期间应完全避免富含乳糖的食品。市场上有不含乳糖的腹泻奶粉可以使用。(2)酸奶:其中所含乳糖已预先被部分(75%)水解成单糖(半乳糖+葡萄糖),因此较等量牛奶有更好的耐受性,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使用。(3)双歧杆菌制剂:该菌作用于乳糖后不产生气体,减轻腹胀、腹鸣可作为辅助治疗。(4)米汤:因米汤本身较易吸收、浓度较低,不含乳糖,也是一种温和的收敛剂。轻微腹泻者可暂停喂乳制品,改吃米饭类食物。

4.对牛奶过敏:牛奶是一种异性蛋白,其中一种乳球蛋白会损害小肠黏膜,是主要的过敏原,这种腹泻称之为过敏性肠病。婴儿过敏性肠病是小儿食物过敏最常见的表现。反复腹泻是最常见症状,由于病变部位可以涉及口腔、食道、小肠、结肠、直肠,肠道病变也有为粘膜充血水肿到肠壁损伤、出血、糜烂等轻重不同,所以腹泻的次数和大便性质变化多样,重者表现为血丝(或带血块)痢疾样粘便,大便镜检可见多个白细胞、红细胞和脓细胞,潜血阳性等。可伴有呕吐,腹痛、睡眠不安体重不增等。常有过敏体质遗传史,婴儿起病多(也可新生儿),有人认为母乳喂养者与母亲进食过敏食物有关,患儿大便时好时环,无全身发热是其特点。过敏的表现分为急性(多为IgE介导性过敏)和慢性或称为延迟性过敏(过敏原逐渐积累所致,常在进食后数天发生,所以不易判断出来)。正常儿童每天与大量的外源性蛋白质等食物接触,依靠肠道的完整的粘膜、正常细菌菌丛和多种酶活性对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并不产生过敏。但婴儿肠壁不够完整,肠粘膜娇嫩,渗透性高,肠道屏障功能差;同时肠道粘膜上正常细菌的菌群建立不完善,容易发生正常菌群失调。正是由于小婴儿胃肠道发育不成熟,当肠腔内首次接触某些食物时容易让食物中的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入肠壁,产生过敏性炎症反应。国外对过敏性肠病患儿的肠镜和肠粘膜活检资料显示:肠粘膜红肿、脆性增加,微血管渗出增多,各种炎症细胞浸润,严重者粘膜出血、破溃或糜烂。由此看见,食物过敏同样可以因粘膜损伤引起痢疾样大便(血丝便常是该类患儿血便的特点)或渗透性增高使大便中白细胞、红细胞增加。大便有脓血不一定必须使用抗菌素。


  对策:应从宝宝的食物中去除牛奶。由于羊奶和马奶也有交义过敏反应,所以最好不要使用。根据患儿腹泻程度和时间的不同可以选择游离氨基酸、深度水解奶粉、部分水解奶粉或者深度水解无乳糖奶粉,腹泻好转以后改用低一级的奶粉,逐渐改到正常饮食。对牛奶过敏也会随着年龄增大过敏减少。在6个月后可给与少许牛奶以了解是否过敏,若无过敏可逐渐增加牛奶量,一般到了2岁后牛奶过敏已很少见。

5.菌群失调:如孩子较长时间的应用大量广谱抗菌素或皮质激素治疗,使小儿免疫功能低下,使得肠道对抗菌素敏感的肠道内正常细菌受到抑制,而不敏感的致病菌就会大量繁殖引起长久的腹泻。

对策:需停用所有的抗菌素及皮质激素,然后补充肠道正常菌种,以恢复肠道内微生态平衡,使正常菌种占据绝对优势。常用的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等。

4、其它:如霉菌感染,小肠吸收不良等等。

八.上医院后可能面临哪些检查?

1.大便常规及隐血试验检查大便显微镜检查,注意有无脓细胞、白细胞、红细胞与吞噬细胞,还应注意有无虫卵、寄生虫、真菌孢子和菌丝、未消化食物等,隐血试验可检测出血。有时需反复几次才有意义,有助于腹泻病的病因和病原学诊断。

2.大便培养对确定腹泻病原有重要意义。1次粪便培养阳性率较低,需多做几次,新鲜标本立即培养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3.大便乳胶凝集试验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肠道腺病毒等。有较好敏感性和特异性,对空肠弯曲菌肠炎的诊断有帮助。

4.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轮状病毒有高度敏感性、特异性。有助于轮状病毒肠炎和其他病毒性肠炎诊断。

5.聚丙烯酰凝胶(PAGE)电泳试验此法可检测出轮状病毒亚群及不同电泳型,有助于轮状病毒分类和研究。

6.粪便还原糖检查双糖消化吸收不良时,粪便还原糖呈阳性,pH值<6.0。还原糖检查可用改良斑氏试剂或Clinitest试纸比色。继发性双糖酶缺乏远较原发性多见,原发性者以蔗糖-异麦芽糖酶缺乏最常见。

7.粪便电镜检查对某些病毒性肠炎有诊断价值。如轮状病毒性肠炎、诺沃克病毒性肠炎等。

8.血白细胞计数和分类病毒性肠炎白细胞总数一般不增高。细菌性肠炎白细胞总数可增高或不增高,半数以上的患儿有杆状核增高,杆状核大于10%,有助于细菌感染的诊断。

9.血培养对细菌性痢疾、大肠埃希杆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性肠炎有诊断意义,血液细菌培养阳性者有助于诊断。

10.血生化检查对腹泻较重的患儿,应及时检查血pH、二氧化碳结合力、碳酸氢根、血钠、血钾、血氯、血渗透压,对于诊断及治疗均有重要意义。

11.X线检查线钡剂检查和腹部平片可显示胃肠道病变、肠道动力状态等。

12.其他:对迁延性和慢性腹泻者,必要时作乳糖、蔗糖或葡萄糖耐量试验,呼气氢试验(一种定量非侵入性测定碳水化合物吸收不良的方法,有条件可以应用),也可作纤维结肠镜检查。低钾血症者应做心电图检查,低钾血症者心电图检查显示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和出现u波。

九.小儿腹泻怎么分类?

1.根据病程腹泻病分为:急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以内;迁延性腹泻病病程在2周~2个月;慢性腹泻病:病程在2个月以上。

2.按病情分为:轻型:无脱水,无中毒症状;中型:轻度至中度脱水或有中毒症状;重型:重度脱水或有明显中毒症状(烦躁、精神萎靡、嗜睡、面色苍白、高热或体温不升、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等)。

3.根据病因分为:感染性,如痢疾、霍乱、其他感染性腹泻等;非感染性,包括食饵性(饮食性)腹泻;症状性腹泻,如过敏性腹泻;其他腹泻病如乳糖不耐症、糖原性腹泻等。

十.小儿腹泻时有哪些并发症

腹泻常导致营养不良、多种维生素缺乏和多种感染。

1.消化道外感染

消化道外感染可能是腹泻的病因,但也常因腹泻后全身抵抗力低下而受感染。常见的有皮肤化脓性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炎、肺炎、静脉炎和败血症。病毒性肠炎偶有并发心肌炎。

2.鹅口疮

病程迁延或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易并发鹅口疮,尤在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后更多,如不及时停药,真菌可侵及肠道,甚至引起全身性真菌病。

3.中毒性肝炎

腹泻病程中可出现*疸,多见于原有营养不良的患儿。可能大肠杆菌引起的肠炎,并发大肠杆菌败血症,导致中毒性肝炎。腹泻后病情很快加重,出现*疸后很快死亡。但如及早发现及时注射多粘菌素、氨苄或羧苄青霉素,多数可治愈。

4.营养不良和维生素缺乏

腹泻迁延日久,或反复多次禁食、长期热量不足,易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和维A缺乏。久泻致肝功受损,维生素K吸收减少和凝血酶原减低,而致出血。

5.其他

脱水重时可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此外有中毒性肠麻痹、肠出血、肠穿孔、肠套叠和胃扩张。还可因输液不当引起急性心力衰竭、高钠或低钠血症,或高钾血症。小婴儿呕吐护理不周时可引起窒息。

十一.小儿腹泻时需注意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生理性腹泻:小儿外观虚胖,出生后不久大便次数即较多,稀薄,呈金*色,但不伴呕吐,体重增加正常。至添加辅食后大便逐渐转为正常。

2.急性坏死性小肠炎:感染及变态反应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本病具有腹泻、腹胀、便血、高热及呕吐五大症状。大便初为水样便,继而转暗红色、果酱样或血便,腹胀多较严重,可早期出现休克,甚至昏迷,惊厥。

3.急性细菌性痢疾:夏季发病率高,患儿多有不洁食物史,潜伏期24~72h。大多数病人起病急,高热、腹痛、呕吐、腹泻、里急后重,大便多呈黏液脓血便,排便次数每天数次至10多次。中毒性菌痢者可出现高热惊厥、嗜睡或昏迷,甚至休克等症状。病程长短不等。粪便培养可确诊。

十二.小儿腹泻是怎么治疗的?

腹泻病的治疗原则为预防脱水,纠正脱水,继续饮食,合理用药。

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都很重要。在未明确病因之前,要慎重使用止痛药及止泻药,以免掩盖症状造成误诊,延误病情。

1.病因治疗

(1)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因,选用相应的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口服。

(2)其他如乳糖不耐受症不宜用乳制品。药物相关性腹泻应立即停用有关药物。

2.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和营养失衡。酌情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黏膜保护剂:蒙脱石散等。

(3)微生态制剂:如双歧杆菌可以调节肠道菌群。

(4)止泻剂: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相应止泻剂。

(5)其他-2、阿托品等具解痉作用,但小儿对这些药比较敏感,副作用较大,要减量慎用。

十三.急性腹泻时如何预防和治疗脱水?

(1)脱水的防治:脱水的预防和纠正在腹泻治疗中占极重要的地位,世界卫生组织(WH0)推荐的口服补液盐(0RS)进行口服补液疗法具有有效、简便、价廉、安全等优点,已成为主要的补液途径,是腹泻治疗的一个重要进展。口服补液治疗是基于小肠的Na-葡萄糖耦联转运机制。小肠微绒毛上皮细胞刷状缘上存在Na-葡萄糖的共同载体,只有同时结合Na和葡萄糖才能转运,即使急性腹泻时,这种转运功能仍相当完整。动物实验结果表明,ORS溶液中Na和葡萄糖比例适当,有利于Na和水的吸收。ORS中含有钾和碳酸氢盐,可补充腹泻时钾的丢失和纠正酸中毒。

①预防脱水:腹泻导致体内大量的水与电解质丢失。因此,患儿一开始腹泻,就应该给口服足够的液体并继续给小儿喂养,尤其是婴幼儿母乳喂养,以防脱水。选用以下方法:

A.ORS:本液体为2/3张溶液,用于预防脱水时加等量或半量水稀释以降低电解质的张力。每次腹泻后,2岁以下服50~ml;2~10岁服~ml;大于10岁的能喝多少就给多少。也可按40~60ml/kg,腹泻开始即服用。

B.米汤加盐溶液:米汤ml+细盐1.75g或炒米粉25g+细盐1.75g+水ml,煮2~3min。用量为20~40ml/kg,4h服完,以后随时口服,能喝多少给多少。

C.糖盐水:白开水ml+蔗糖10g+细盐1.75g。用法用量同米汤加盐溶液。

②纠正脱水:小儿腹泻发生的脱水,大多可通过口服补液疗法纠正。重度脱水需静脉补液。

A.口服补液:适用于轻度、中度脱水者。有严重腹胀、休克、心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较重的并发症以及新生儿,均不宜口服补液。分两个阶段,即纠正脱水阶段和维持治疗阶段。

a.纠正脱水阶段:纠正脱水应用0RS;补充累积损失量,轻度脱水给予50ml/kg;中度脱水50~80ml/kg。少量多次口服,以免呕吐影响疗效,所需液量在4~6h内服完。

b.维持治疗阶段:脱水纠正后,ORS以等量水稀释补充继续丢失量,随丢随补,也可按每次10ml/kg计算。生理需要量选用低盐液体,如开水、母乳或牛奶等,婴幼儿体表面积相对较大,代谢率高,应注意补充生理需要量。

B.静脉补液:重度脱水和新生儿腹泻患儿均宜静脉补液。

第1天补液:包括累积损失量、继续损失量和生理需要量。

a.累积损失量:根据脱水程度计算,轻度脱水50ml/kg,中度脱水50~ml/kg,重度脱水~ml/kg。

溶液电解质和非电解质比例(即溶液种类)根据脱水性质而定,等渗性脱水用1/2~2/3张含钠液,低渗性脱水用2/3等张含钠液,高渗性脱水用1/3张含钠液。

输液滴速宜稍快,一般在8~12h补完,约每小时8~10ml/kg。

对重度脱水合并周围循环障碍者,以2∶1等张液20ml/kg,于30~60min内静脉推注或快速滴注以迅速增加血容量,改善循环和肾脏功能。在扩溶后根据脱水性质选用前述不同溶液继续静滴,但需扣除扩溶量。对中度脱水无明显周围循环障碍不需要扩溶。

b.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则口服,对于不能口服、呕吐频繁、腹胀者,给予静脉补液,生理需要量每天60~80ml/kg,用1/5张含钠液补充,继续损失量是按“失多少补多少”,用1/2~1/3含钠溶液补充,两者合并,在余12~16h补完,一般约每小时5ml/kg。

第2天补液:补充继续丢失量和生理需要量。能口服者原则同预防脱水。需静脉补液者,将生理需要量和继续丢失量两部分液体(计算方法同上所述)一并在24h均匀补充。

(2)纠正酸中毒:轻、中度酸中毒无需另行纠正,因为在输入的溶液中已含有一部分碱性溶液,而且经过输液后循环和肾功能改善,酸中毒随即纠正。严重酸中毒经补液后仍表现有酸中毒症状者,则需要用碱性药物。常用的碱性药物有碳酸氢钠和乳酸钠。在无实验室检查条件时。可按5%碳酸氢钠5ml/kg或11.2乳酸钠3ml/kg,可提高CO2结合力5mmol/L。需要同时扩充血容量者可直接用1.4%碳酸氢钠20ml/kg代替2∶1等张液,兼扩溶和加快酸中毒纠正的作用。已测知血气分析者,按以下公式计算:

需补碱性液数(mmol)=(60-CO2结合力)×0.3×体重(kg)/2.24=BE×0.3×体重(kg)

5%碳酸氢钠(ml)=BE×体重(kg)/2

补入碱性药物先用半量。

(3)钾的补充:低钾的纠正一般按KCl2~4mmol/(kg·d)或10%KCl3ml/(kg·d),浓度常为0.15%~0.3%,切勿超过0.3%,速度不宜过快,至少在6h以上补给。患儿如能口服,改用口服。一般情况下,静脉补钾,需肾功能良好,即见尿补钾。但在重度脱水患儿有较大量的钾丢失,补液后循环得到改善,血钾被稀释。酸中毒纠正,钾向细胞内转移,所以易造成低血钾。重度脱水特别是原有营养不良或病程长,多天不进食的患儿,及时补钾更必要。一般补钾4~6天,严重缺钾者适当延长补钾时间。

(4)钙和镁的补充:一般患儿无须常规服用钙剂,对合并营养不良或佝偻病的患儿应早期给钙。在输液过程中如出现抽搐,可给予10%葡萄糖酸钙5~10ml,静脉缓注,必要时重复使用。个别抽搐患儿用钙剂无效,应考虑到低镁血症的可能,经血镁测定,证实后可给25%。

十四.小儿轮状病毒感染你知多少?

全世界每年因轮状病毒感染导致的婴幼儿死亡的人数较多,引起各方的
  

1、婴幼儿不宜使用抑制肠蠕动的药物,这类药物虽可减轻肠痉挛和缓解腹泻,在一定程度上可减少肠壁分泌。但实际上,腹泻是机体防御功能的一种表现,且可排除一定数量的致病菌和肠毒素。因此,不宜长期使用解痉剂或抑制肠蠕动的药物,特别对伴高热、毒血症或粘液脓血便患者,应避免使用,以免加重病情。此类药物。能够作用和抑制肠动力的药物有阿托品、颠茄合剂、复方苯乙哌啶和盐酸氯苯哌啶酰胺等。

2、由于很多对痢疾杆菌敏感的药物都不适宜儿童使用,经验用药的时候还是首选三代头孢,应尽快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然后选用敏感的抗菌素,同时注意药物的毒副作用及过敏反应。对于大肠杆菌可以选择口服庆大霉素,口服后基本不吸收,由肠道排出。

3、抗菌素疗程要够,最起码两次大便化验正常。现在痢疾杆菌的耐药菌株逐渐增多,如果疗程不够,只能杀死老弱病残的痢疾杆菌,留下那些身强力壮的杆菌危害人类。虽然在抗菌素的前大威力下,暂时偃旗息鼓,不能导致发病,但还是得以保留自身。这就是细菌耐药的一个重要原因

4、可以尽早使用消化道粘膜保护剂,它能够固定、清除消化道病原体———痢疾杆菌及其毒素,促进受损粘膜上皮的修复和再生,迅速缓解腹泻症状。而且这种保护剂不被吸收入血,不影响肠蠕动。 

5、寄生虫:寄生虫感染也会引起腹泻。寄生虫很容易在群居环境中传播,所以好的卫生习惯——比如经常洗手——是阻止细菌传播最好的方法。

6、抗生素:有些婴幼儿在接受抗生素治疗的中后期,会出现腹泻症状,这可能与药物有关,更严重的会造成伪膜性肠炎。停用抗菌素以后就会缓解,对于伪膜性肠炎则需要相应的治疗。

十九..面对腹泻的宝宝,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第一,家长应及时将宝宝的大便送检:平时最医院化验便常规使用的便盒,最好不要刮取尿不湿上的大便,留取大便后最好在半小时以内送检。为及时有效,家长可以医院化验。


  第二,抗生素的使用:如果大便化验可见白细胞,多为侵袭性细菌感染,最好使用抗生素,而且应该在大便常规化验三次阴性后才能停药,不要过早停药。当抗生素治疗效果不好,或病情反复时,应及时做大便培养,了解细菌种类及有无抗药性。如果大便化验未见白细胞,多为病毒感染或非感染性腹泻,可暂不应用抗生素,口服妈咪爱、思密达等药物支持治疗。


  第三,急性腹泻时,最严重的情况是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如果宝宝大便含水量多且腹泻次数多或同时合并呕吐、进食差,极易合并脱水及电解质酸碱失衡,医院就诊,轻症可在医生指导下口服补液盐,重症需要静脉点滴补液。否则,可以继发休克、肾衰竭。当宝宝出现以下症状时,表示已有脱水现象:(1)嘴唇及皮肤干燥,失去弹性。(2)尿量减少,甚至无尿。(3)干嚎,哭的时候流不出眼泪。(4)眼窝凹陷,囱门凹陷(一岁半以下的小儿,囱门尚未关闭,脱水严重时会出现囱门凹陷的情形)。

第四,有时宝宝在急性肠炎之后,因肠粘膜受损,会引起暂时性的乳糖耐受性不良,导致较长时间的腹泻。此时,应该及时更换专门的腹泻奶粉,否则腹泻很难好转。

二十.小儿腹泻时的饮食安排

1.急性期要先禁食:刚生病后又吐又拉又发烧的,肚子很难受,吃进去肠道负担很重,接受不了,吃多少会吐多少,吃个不停会吐个不停。我们建议急性期要禁食4个小时以上,使肠道完全休息,必要时6到8个小时。然后予以少量少餐饮食。严重腹泻伴吐止不住而脱水又较重时,可以考虑静脉输液,以补充水分。

2.病时还在吃母乳,是比较幸福的,宝宝可以想吃就吃,没什么过多禁忌;如果已经完全吃奶粉了,拉肚子时间比较久的,可以暂时换成腹泻奶粉试试,但不是所有的宝宝都接受腹泻奶粉的味儿,如果宝宝不吃,就只能选择给宝宝吃稀释的配方奶,可以根据宝宝的病程和消化情况由少到多的添加水和奶粉的分量,当然,米汤是最佳的选择。

3.奶以外的饮食基本上根据腹泻状况的发展,遵循“米汤-稠米汤-稀粥-正常米粥-加辅食-米饭/面食”这个规律进行,辅食的重新添加可以晚一些后才加不容易消化的肉类。注意观察宝宝的消化情况,适当的时候可以用搅拌机把食材研磨一下(比如把大米打碎做稠米汤或米粥);具体添加时机是;1)不吐后改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薄面汤等,以咸为主。早期不要给牛奶、蔗糖等易产气的流质饮食。有些患者对牛奶不适应,服牛奶后常加重腹泻。2)排便次数减少,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稠米粥、藕粉、烂面条等。3)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供给低脂半流质饮食或软食。如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等。应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等,以后逐渐过渡到普食。整个过程要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

4.要注意的是补液。医院没有开口服补液盐水,也可以自制。方法如下:

用~毫升的清水或米汤,四个手指头抓一小撮糖,三个手指头抓一小撮盐,摇匀即可!其成分和效果也差不多。

特别要注意的是,糖只能选择婴儿或一般的葡萄糖,这是唯一不对肠胃代谢产生额外负担的糖类。其他的诸如蔗糖等,会加重肠胃负担,搞不好会使腹泻更加严重!

如果宝宝不喜欢这个味儿,也可以分开补:米汤加盐,而葡萄糖另外兑水,总之还是以宝宝接受为原则。

5.这个阶段的宝宝会显得异常饥饿,会缠着要吃的!作为家长一定要克制,如果心软给宝宝喂了别的东西,很可能是害了宝宝。要是做妈妈的一时心软,比如在中午吃面的时候喂了宝宝几根,结果会出现下午腹泻得越发厉害,直到把那几根面条原样拉出来才会缓和下来!

6.适当地补充维生素:注意复合维生素B和维生素C补充,如菜汤、果汁等。

7、不能吃的东西:不能吃肥肉、含粗纤维多的蔬菜、冰冷辛辣食物,油脂多的点心等。

二十一.小儿急性腹泻时的适宜食物

1.发病初期:米汤、薄面汤、蛋白水、番茄汁、菜汤、果汁等;

2.症状缓解后:大米粥、藕粉、烂面条、面片、番茄汁、菜汤、果汁等;

3.腹泻基本停止后:面条、粥、馒头、烂米饭、瘦肉泥、浓番茄汁、浓菜汤、浓果汁等。

二十二.小儿急性腹泻时的一日三餐的参考膳食

1.发病初期早餐:米汤;午餐:薄面汤、番茄汁;点心:米汤、鲜桔汁;晚餐:薄面汤、菜汤。

2.症状缓解后早餐:藕粉、番茄汁;午餐:烂面条、菜汤;点心:大米粥;晚餐:面片、鲜桔汁。

3.腹泻基本停止后早餐:馒头、浓菜汤;午餐:烂米饭、瘦肉泥、浓番茄汁;点心:粥;晚餐:面条、浓鲜桔汁。

二十三、小儿腹泻时的食疗方(下面资料仅供参考,详细需要咨询医生)

1、苹果红糖泥

原料:新鲜苹果1个

调料:红糖适量

制作方法:

(1)、将苹果削皮,切片备用。

(2)、将苹果片放在碗中,隔水蒸至熟烂,然后加入红糖调拌成糊状即可。

适宜人群:本品适宜6个月左右的腹泻小儿食用。

温馨提示:

将削皮的苹果浸泡在凉开水里,可防止氧化,保持苹果清脆。

2、淮山药粥

原料:大米50克、淮山药细粉20克

制作方法:

(1)、大米洗净,浸泡30分钟备用。

(2)、锅内加入适量清水、烧开,加入大米烧开,再加入淮山药细粉,一起煮成粥即可。

温馨提示:

1、此粥有健脾的功效,适宜于小儿慢性腹泻者食用。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

2、新鲜山药切开始会有很多粘液,不容易切,用清水加少许醋清洗,可减少粘液。

表现腹胀、腹痛,泻前哭吵,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块,食欲不好,有口臭。多见于秋季腹泻伴有消化不良患儿。

食疗方炒米粥:取粳米50克,放入铁锅中干炒至有香味溢出时加水适量,烧汤服。

苹果汤:取苹果一只,洗净,连皮

表现大便呈蛋花汤样,有少量粘液,伴有发热,口干,尿深*而少。此型在秋季腹泻较多见。

食疗方葛根*芩粥:取葛根10克,*芩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煮粥,加红糖少许服用。

乌梅车前草汤:取乌挴10只,车前草30克加水毫升,煎汤,酌加红糖,代茶饮。

腹泻久而不愈,大便稀薄,带有白色奶块,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多见秋季腹泻后期或久泻不愈者。

食疗方山药蛋*粥:取山药克去皮捣碎,加适量水,先用武火烧开后再用文火煮10分钟,再调入鸡蛋*2只,再煮3分钟即可。分数次食用。

八宝粥:取茯苓、太子参、白术、扁豆各10克,加水煎汤,去渣取汁,加芡实、山药、莲肉、炒苡仁各10克,糯米50克,煮粥食用。

扁豆茯芩车榴汤:取扁豆30克,茯苓50克,车前子12克用布包,石馏皮15克,以上四味共入砂锅,加适量水,煎汤服用。切碎,加水毫升和少量盐,煎汤代茶饮。凡大于1岁的小儿可吃苹果泥。

腹泻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状,色淡,臭味少,伴有肠鸣腹痛。多见于秋季腹泻的早期。

食疗方姜茶饮:取生姜10克,绿茶3克,加水毫升,煮沸,加红糖少许,饮用。

扁豆干姜萝卜仔饮:取扁豆10克,干姜3克,萝卜仔6克。以上加水适量煎汤。煎成后加红糖少许,再煎3分钟,取汁分数次饮用。

二十四、小儿腹泻后的饮食偏方:

1、焦米汤。这在民间广为采用,制作方法也较简单。先将大米粉(米粉产品)放入锅中用文火炒成淡*色,闻到焦米香味时即可,注意掌握火候,不宜过焦。食用时间焦米粉(米粉产品)加水5%煮,边煮边搅拌,直到煮开。然后加入5%白糖即成。米粉(米粉产品)炒*后,淀粉变成了糊精,更容易消化,其中一部分炒焦成炭,炭末具有吸附作用,故对婴儿腹泻较为适宜。

2、甜淡茶水。红茶少许用开水冲泡后,将茶叶除去,按3%加入白糖即成。茶叶有收敛的功效,对婴儿腹泻是一种很好的饮料。

3、胡萝卜汤。将胡萝卜克洗涤干净,捣烂使成泥状,加水煮数10分钟,用细筛将其过滤去渣。然后加水稀释到0毫升,再加入5%白糖即成。胡萝卜为碱性,含有果胶,能吸附细菌及其毒素,并使大便成形。

4、苹果泥汤。将成熟的苹果克洗涤干净,削皮去核后捣烂成泥状,加入淡甜茶水即成。苹果不同于其它水果,其纤维比较细腻,对肠道很少刺激。苹果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并能吸附毒素,故适合于小儿腹泻、痢疾后食用。

二十五.小儿腹泻的中医药治疗

(1)伤食型:恶心厌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泻下秽臭,气迫不爽,泻后痛减,苔厚腻,脉滑实。

治法:消食化滞,和胃降逆。

方药: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IO克、茯苓12克、陈皮10克、莱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

(2)湿热型:病起急骤,恶心频发,呕吐吞酸,腹痛阵作,泻下急迫,便行不爽,粪色*褐而臭,口渴欲饮,心烦,尿短赤少,舌苔*腻,脉淆数或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止泻。

方药:葛根10克、*芩10克、*连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车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叶10克、生甘草6克。

(3)脾虚型:禀赋不足,素体脾虚,饮食稍有不慎即吐泻,大便溏薄,呕吐清水,且时作时休,面色不华,乏力倦怠,舌淡,脉10弱。

治法:健脾理气,和胃止泻。

方药:人参3克、白术12克、山药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陈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

(4)风寒型:呕吐清水。恶心,腹泻如水,腹痛肠鸣并伴有畏寒发热,颈项或全身关节酸痛,苔薄白或白腻,脉灞。

治法:散寒除湿,和中止泻。

方药:藿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O克、紫苏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术10克、陈皮10克、厚朴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

中成药:霍香正气水。

 生儿容易,育儿难——这是大多数年轻父母的心声,其实,只要多一份知识,多一份细心,就一定能呵护宝宝平安健康地成长,抚育幼儿的岁月将会是一生中最甜美的回忆!医院儿科的祝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