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当一个人经常发脾气时,人们常常说这个人“肝火太盛”,如果你注意观察,一个人一旦发怒,那真是“脸红脖子粗”,这是因为“肝在志为怒”,从而在我们的身体里引起一系列的变化。“怒”作为一种不良的情志反应,怒对人体的影响主要是使肝气上逆。进而引起肝阳上亢,甚至肝风内动,故说“怒伤肝”。因为肝本来就已经是阳中之阳了,再阳气太盛,就过分了,这阳气一太盛,人就急跟易怒。中医认为,“气为百病之长,”一个经常生气而且是常常暴怒的人,就会给身体的脏腑造成不良影响,其中,肝受的伤害最大,因为肝属木,喜条达疏泄,不喜欢压抑。肝本身还有藏血和调节全身血量的功能,当肝血随怒气上升时,血液就到达头部,严重者引起脑溢血等急病,即使不引起这样的急病,长期如此,也会让肝阴受损,阴阳失衡,肝火过地炽,必将烧枯竭,所以说,气怒伤肝,人易患病。因此,一个人要长寿,就要先泻肝火,一方面要保持一种好的心情,以一种好的心态对待生活中的不如意,要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另外,还要注意平时来取一些泻肝火的方法,不妨经常来用下面的穴位养生法。1每天坚持按揉、叩打胆经上风池、肩井、风市穴。具体方法:按揉双侧风池穴5分钟,按揉颈双侧胆经,从风池至肩井,3分钟,用掌或拳眼叩打双侧肩井穴,各36次,稍微下蹲,用掌拍打双下肢风市穴,各36次。2敲打膻中穴对于肝火旺的女人,每天推腹,敲打大腿内侧段,搓搓整个脚底板都是滋阴降肝火的好方法。膻中穴位置:在前正中线上,两乳头连线的中点。敲打膻中穴,因为膻中为人体“气会”穴,也是心包的募穴,气容易在这里郁结,我们经常敲打膻中穴,能起到消气解郁的作用。女人只要气顺了,气血循环就会好。3每天按揉两侧太冲、鱼际和太溪,不拘时间,每穴3分钟太冲: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鱼际:位于大拇指(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太溪:内踝高点与跟腱之间凹陷处。具体方法:早起先按揉肝经上的太冲,肺经上的鱼际和肾经上的太溪3分钟,晩睡前用热水泡脚,然后依次按揉鱼际、太冲、太溪穴,每次每穴3分钟,再加按肺经上的尺泽穴。4坚持睡前热水泡脚每天晩上睡觉前,先用热水泡脚10分钟,泡至小腿肚子以上,然后开始从上到下按揉穴位,先按揉两侧阳陵泉3分钟,然后点按承山3分钟,最后按揉双腿侧的三阴交,向骨缘内侧点揉5分钟。5蝴蝶式,很好的拉通肝经要想肝气调达,我们除了日常保持一个好心态,常做穴位养生按摩以及饮食上多吃绿色蔬菜,起居有时外,每天按揉肝经是非常必要的!方法如下:坐姿,屁股下方可以垫一块薄薄的毯子。然后双腿弯曲,脚心相对,脚跟往会阴部靠,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背部要挺直,双膝有节奏地上下振动。每天10分钟。这个动作的运动量不算大,却恰到好处地运动到了最难锻炼到的部位——髋部。有些人髋部比较紧,做起来会有些难度,宜缓宜轻,循序渐进。蝴蝶式对拉伸腿部的经络,特别是肝经很好,也简单方便。蝴蝶式做起来像一个蝴蝶张开翅膀,不仅对疏肝理气很好,也可以加快盆腔的血流量,对久坐的女性非常好。长期坚持下来,就可以让你不再肝火旺盛,且能养肝护肝了。
肝火比较旺,常常会说自己烦躁易怒,胃也不舒服。针对此类顾客,该如何推荐泻火药?
龙胆泻肝丸和左金丸,是时候该学起来了!
龙胆泻肝丸小档案
龙胆泻肝丸方证由肝胆实火,湿热循经上炎或下注所致,以清泻肝火、清利湿热为治疗原则。
龙胆草上清肝胆实火,下泻肝胆湿热,为君药。*芩、栀子助君药清肝泻火、清热燥湿,同为臣药。车前子、木通、泽泻清热利湿,导湿热下行;当归、生地*滋阴养血,使苦燥渗利而不伤阴血;柴胡疏畅肝胆之气,均为佐药。甘草清热和中,调和药性,为使药。诸药配伍,泻中兼补,疏中有养,祛邪而不伤正,扶正而不碍邪。
适应证:肝胆湿热,头晕目赤,耳鸣耳聋,胁痛口苦,尿赤,湿热带下。
龙胆泻肝丸可用于肝经实火湿热所致的顽固性头痛、高血压病、急性结膜炎、外耳道疖肿、急性肾盂肾炎、急性*疸型肝炎、急性胆囊炎、尿道炎、外阴炎、急性盆腔炎、腹股沟淋巴结炎等。
联合用药方案
急性胆囊炎:龙胆泻肝丸+消炎利胆片
尿路感染、小便短赤、涩痛:龙胆泻肝丸+诺氟沙星胶囊
肝火上炎引起的失眠:龙胆泻肝丸+谷维素片+枣仁安神口服液
肝火过旺引起的腹胀腹痛:龙胆泻肝丸+丹栀逍遥丸
用药提示:阴虚阳亢而致的头痛目赤者禁用。
左金丸小档案
左金丸组方独特,只有*连、吴茱萸两味中药。而且,*连与吴茱萸用量为6:1。
重用*连为君,清泻肝火,使肝火得清,自不横逆犯胃。*连亦善清泻胃热,胃火降则其气自和,一药而两清肝胃,标本兼顾。少佐辛热之吴茱萸,一者疏肝解郁,以使肝气条达,郁结得开。一者反佐以制*连之寒,使泻火而无凉遏之弊。一者取其下气之用,以和胃降逆。一者可引领*连入肝经。二药合用,共奏清泻肝火,降逆止呕之效。
适应证: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冷饮。
用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胃脘痛,急性肠炎、细菌性痢疾之泄泻,以及急慢性肝炎、胆囊炎、胆结石症等属肝郁化火,肝胃不和者。
联合用药方案
急慢性胃炎:左金丸+维U颠茄铝胶囊
脘腹胀痛,吞酸、食欲不振者:左金丸+枳术丸
脘腹胀痛,伴便秘者:左金丸+麻仁丸
用药提示:脾胃虚寒者不宜使用。
龙胆泻肝丸和左金丸该如何区分
不过,有权威报告发现,在使用奥美拉唑这类药物的患者中,有70%是不符合临床用药指征的。在咱们国家,这个比例还可能会更大一些。关键原因在于许多人对此类药物的副作用认识不足。
1、相同点
左金丸与龙胆泻肝汤都能用于肝经实火之胁肋疼痛、口苦等症状。
2、不同点
左金丸泻肝火作用弱于龙胆泻肝丸,但能降逆止呕,用于肝火犯胃之呕吐吞酸,无清利湿热之功。
龙胆泻肝丸泻肝火作用强,用于肝胆实火上炎目赤、耳聋、耳肿,或肝胆湿热下注之阴肿、阴痒、阴汗、小便淋浊、带下*臭等,有清利湿热之功,而无降逆止呕之效。
(本文仅供专业人士参考)
农村常见的夏枯草,是清泻肝火的良药,还能明目、散结、降血压
夏枯草,又叫夏枯头,是一种唇形科的植物,和薄荷、荆芥、防风这些常见的中药都属于同一科。夏枯草在我国各地都有分布,也是一种农村很常见的杂草,草丛、荒地、路旁,仔细观察,说不定就能发现它的身影。每年4到6月,夏枯草顶上的花序就会开出一朵又一朵紫色的小花,远远看去一整片夏枯草也是十分好看了。而自然生长的夏枯草每到夏天,万物都是葱郁的时候,它却开始枯萎,这也是它名字的由来。
别看夏枯草只是随处可见的野菜,实际上它也是一味中药,而且在临床使用频率非常高,它的各种中成药、提取物制剂也是很丰富,那么接下来就看看夏枯草都有些什么作用吧。
1.清泻肝火,明目
夏枯草苦寒归于肝经,擅长清泄肝经的实火,被称为是清肝护肝的“圣品”。肝经有火,往往会导致肝火上炎,从而出现头晕胀痛,面红,急躁易怒等症状。且肝开窍于目,因此眼睛最容易出现目赤肿痛的表现。用夏枯草就能很好的清泻肝火,同时起到明目的作用。而对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夏枯草也可以配上桑叶、菊花、钩藤等药物一起使用。
2.散结消肿
夏枯草苦寒能泻热,味辛又能散,治疗热毒炽盛导致的疮痈、痰火郁结导致的瘿瘤、瘰疬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而现在在临床上,夏枯草也常用来治疗乳腺增生、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等各种身体的“包块”。
3.降血压
通过药理研究发现,夏枯草具有明显的降低血压的效果,它的提取物有降压活性以及抗心律失常作用。因此中医治疗高血压也常常会用到夏枯草,且对于肝阳上亢型的高血压,用夏枯草既能泻肝火、平肝阳,还能直接起到降压作用。
夏枯草这种农村随处可见的植物,虽然不稀有,但可别忽视了它强大的功效。特别是在肿瘤包块和高血压这些疾病都日益常见的今天,可能夏枯草在中医中的应用会给医疗工作者带去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版权申明:文章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
肥胖、多痰、苔腻、便溏的调养与治疗大全珍藏版
点击下面标题,查看详细内容!
中医教你分辨五火,心火、胃火、肝火、肺火、肾火,你是哪一种?
了解更多医学、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