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远离便秘让肠道动起来 [复制链接]

1#
程少为出诊的医院 http://m.39.net/pf/a_8505686.html

便秘就像感冒发烧一样常见,不分性别,不分年龄,每个人都可能患上便秘。反复"便秘"困扰,会降低生活质量,影响心情。

便秘

据统计,中国地区成人慢性便秘患病率达到了4-6%,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老年人患病率更是达到22%。可以说,许多人都曾受到便秘的困扰,那么我们该怎么做才能应对便秘呢?想要正确对付便秘,应该最先判断的是:

是否真的便秘了?

很多人以为排便次数少就是便秘了,其实无论是一天三次还是一周三次,都在正常范围内。而真正的便秘,实际上多伴有排便困难和排便不尽感。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便秘类型,就是功能性便秘了。

目前,根据罗马IV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包括以下症状即有可能为功能性便秘。

至少1/4的排便感到费力;

至少1/4的排便为干球状粪或硬粪;

至少1/4的排便有不尽感;

至少1/4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和(或)堵塞感;

至少1/4的排便需要手法帮助(如用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每周自发排便3次。以上这些情况,至少要包括2项或以上,同时,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且近3个月内存在症状,才能算是功能性便秘。

远离便秘,及早防治疗效佳

很多人治疗便秘钟情于疯狂吃香蕉,同时也尝试各种的缓解方法:吃泻药、喝酸奶等,然而这些方法有时候有用,有时候又没用。部分人通过口服“番泻叶”等肠道刺激药协助排便,虽能缓解便秘症状,但长期使用却会降低肠道神经对大便的敏感性,减弱排便反射,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便秘。对于便秘,首先我们应当树立远离便秘的信心。其实,“轻度便秘”可以通过生活及饮食方式改善,使便秘很快就能恢复到正常。

TOP1:养成排便生物钟

建议每天固定排便时间,一般选择早晨起床后,此时肠道处于重新调整规律的时期,有助于排便,应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即使无便意也要按时排便,训练排便反射,排便时注意力集中,不看报纸杂志,不玩手机。蹲厕时间越短越好,一般别超过10分钟。此外,切忌憋大便,有便意应及时如厕排便。定时排便是一种行为干预,开始不一定能拉出来,但每天练习,几个月之后就会养成按生物钟排便的习惯。

TOP2:适当多饮水

早晨饮用凉开水,较温开水能更好地刺激胃结肠反射,从而起到缓解便的作用,晨起后空腹饮凉开水毫升~毫升,分2~3次饮尽,待15分钟~30分钟如厕。每天饮水毫升~毫升,脾胃虚寒者可饮温开水。

TOP3:摄入体积足够的膳食纤维

大肠主要是靠膳食纤维吸水来填充体积的。所以膳食纤维要吃够,比如粗粮、蔬菜和水果。如果主食多以细粮(精米面)为主,没有足够的膳食纤维,就会导致大肠蠕动不足,不仅排便速度慢,而且大大增加肠癌的危险。多吃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红薯、燕麦、大麦、玉米等)、蔬菜、水果、菌类等,粗纤维可增加食物残渣,刺激肠壁,促进肠蠕动,使粪便易于排出。同时还应多食用润肠通便的食物,如蜂蜜、芝麻、核桃、酸奶等食物,使粪便变软,便于排泄。此外,还应注意多进食一些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谷类、花生、坚果、瘦肉、动物内脏等食物,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常用的食品油料中芝麻油、花生油、玉米油、菜籽油等植物油有润肠的作用,可以分解产生脂肪酸,刺激肠蠕动,利于排便。

TOP4:适当参加体育运动

运动可促进肠道血液供应,有利于排便。适合便秘患者的运动有早晚饭后散步、30分钟~60分钟慢跑、健身操、太极拳,以及下蹲、踢腿、弯腰等,可促进胃肠蠕动

TOP5:保持良好的情绪

心理因素导致便秘的原理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抑制了副交感神经,从而抑制了胃肠运动,发生便秘。功能性便秘患者多存在焦虑、抑郁、紧张、强迫观念等心理障碍,患者要放松精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良好心态,自我减轻压力和摆脱忧思恼怒等不良情绪,这些均有利于排便。

TOP6:助力肠道运动

a.提肛运动

将肛门向上提,然后放松,反复进行。站、坐、行均可进行,每天做提肛运动-次即可。

b.摩腹法

患者取仰卧位或半卧位,双腿稍屈曲,腹部放松,自己用手的大小鱼际对脐周按胃肠蠕动方向顺时针按摩,手法由轻至重,由慢至快,再由快至慢,由重至轻。每次10分钟~15分钟或每次按摩圈,每天早晚各1次。也可便前20分钟或餐后2小时进行。

TOP7:预防药物性便秘

便秘患者应该远离哪些药物呢?身体疼痛患者应谨慎使用能抑制胃肠道蠕动的镇静剂、抗胆碱药(如阿托品、颠茄、山莨菪碱等),呼吸消化疾病患者应慎用有收敛作用的含铝制剂、钙制剂、可待因等药物,因为服用这些药物后可能诱发或加重便秘。

通过饮食调摄、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中医按摩等方法,让我们的肠道动起来,远离便秘,远离由便秘导致的疾病。

中医肛肠科卢本银主任中医师

擅长:对脾胃消化、呼吸、泌尿、心血管等内科疾病有丰富的中医临床诊治经验,对中医临床疑难杂症有其独到之处,致力于便秘、炎性肠病、肠易激综合症等多种疾病中医治疗。擅长用传统加微创的手术方式治疗各种类型的肛肠疾病,从事中医肛肠科诊疗工作20余年,在肛肠科常见病、多发病(如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等)的手术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任职: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四川省中青年拔尖中医师,双流区名中医,双流区学科带头人,西部肛肠名医,四川省及成都市肛肠质控小组成员,四川省新时代健康卫士。现任成都医院中医肛肠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肛肠分会理事、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肛肠专委会专委、四川省中医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曾多次前往成医院肛肠科进修,参加四川省基层中医药骨干医师培训,对中医脾胃病,便秘及炎症性肠病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

出诊时间:周二全天、周四下午

供稿:吴志均、张娜

编辑:郑华丽

审核:卢本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