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夏季腹泻的危害
▲腹泻对心血管的影响
世界卫生组织的最新调查揭示,腹泻在全球范围内的致死率令人震惊,它紧随肿瘤、心脑血管病及糖尿病之后,稳居各类疾病死亡率榜单的第四位。当腹痛和腹泻症状出现时,患者及其家属往往轻视其严重性,仅将其视作普通的肠胃不适。然而,随着腹痛持续不减、乏力感日益明显,医院接受治疗,期望通过输液来缓解症状。然而,许多人并不知道,特别是对于那些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而言,发热、腹泻、呕吐、食欲减退以及大量出汗导致的电解质紊乱,都可能触发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同时,还有一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其不典型症状就是以腹痛为首发表现。对于这位患者的情况,最大的可能性是:在多次腹泻后,由于电解质紊乱和低血容量性休克的影响,最终导致了心脏功能的异常。
▲急性腹泻的健康风险
夏季天气炎热,细菌繁殖速度加快,同时“贪凉”行为也较为常见,如饮用凉茶、食用冷饮以及吹冷风等。这些行为不仅对抵抗力较弱的孩童和老人构成威胁,即便对于精力充沛的青壮年来说,稍有不慎也可能导致急性腹泻的发作。这种腹泻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因为它可能引发一系列严重的身体反应。急性腹泻,特别是水样泻,会导致机体水分迅速流失,从而引发脱水。在严重情况下,脱水可能进一步发展为无尿,使得部分代谢产物在体内积聚,进而引发人体中毒,表现出疲乏无力、呼吸异常以及神经系统紊乱等症状。
▲肠胃疾病的影响
急性腹泻对于中老年人而言,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突发,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并发症。在腹泻过程中,人体会丧失大量水分及钠、钾等关键元素,这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酸碱平衡被打破,进而影响神经功能和心律的稳定性。这种状况容易促使血栓的形成,并可能显著增加心肌梗塞、中风以及猝死的风险。
▲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腹泻会削弱消化系统的防御功能,特别是对肠道和胃部的影响更为显著。长期反复的腹泻会损害肠道黏膜屏障,引发慢性炎症。在代谢产物和细菌酶的共同作用下,这可能导致肠息肉、溃疡等肠道疾病的形成,甚至可能诱发癌细胞的产生。肠道不仅是消化吸收营养素的关键器官,还是人体内免疫细胞的主要聚集地,占据着人体60-70%的免疫细胞,堪称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因此,肠道功能的衰退势必会导致人体免疫力的下降,从而使得疾病更易侵袭。
02腹泻药物使用误区
▲止泻药与止痛药的不当使用
许多人在腹泻时,会立即服用止泻药,然而这种做法并不妥当。夏季腹泻多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发,若过早服用止泻药,会导致体内“有毒物质”滞留,进一步损害肠道环境,威胁有益菌群,可能引发更严重的腹泻甚至肠道疾病。此外,有些患者会选择服用止痛剂如65-2、颠茄片等来缓解腹痛,但这种做法并不安全,尤其是对于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来说,可能会使青光眼病情恶化。轻微的腹痛可以通过热敷来缓解,而较剧烈的腹痛则应查明病因,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
▲抗生素使用的误区
事实上,我国大约70%的腹泻属于非感染性,常由饮食不当、食物过敏、生活规律改变或气候突变等因素引发。这类腹泻若使用抗生素治疗,往往无效,更适宜的选择是服用助消化药或采用饮食疗法。建议:在腹泻症状较重,如持续3天以上、伴有脱水、剧烈腹痛或高热达38°C时,应及时就医。尤其是上吐下泻的患者,务必在明确病因后再自行服药。
▲忽视腹泻防护措施的后果
腹泻虽有时可自愈,但若轻视,可能埋下隐患。细菌和病毒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会产生肠毒素、神经毒素等有害物质,若不加以控制,这些物质被人体吸收后,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身体伤害,如腹痛、头痛,甚至肌肉麻痹和呼吸衰竭。建议:腹泻时,既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