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常见病症的自我药疗
第一节常见症状的自我药疗
发热
要点1发热的指标与原因
指标:当直肠温度超过37.6℃、口腔温度超37.3℃、腋下温度超过37.0℃,昼夜体温波动超过l℃时即为发热,超过39℃时即为高热。
发热的原因:
感染(细菌、结核分枝杆菌、病毒和寄生虫感染;或感冒、肺炎、伤寒、麻疹、蜂窝织炎等疾病),也可以是非感染(组织损伤、炎症、过敏、血液病、结缔组织病、肿瘤、器官移植排斥反应,以及其他疾病)。有时女性在经期或排卵期也会发热;另外,服用药物也可能引起发热,一般称为“药物热”。
要点2临床表现
发热的主要表现是
体温升高、脉搏加快、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值(细菌感)或低于正常值(病毒感染)
不同原因发热的鉴别:
1.伴有感冒:头痛、关节痛、咽喉痛、畏寒、乏力、鼻塞或咳嗽。
2.麻疹:多见于儿童,伴麻疹黏膜斑及全身斑丘疹
3.流行性腮腺炎:儿童或青少年,伴有耳垂为中心的腮腺肿大。
4.化脓性感染或疟疾:有间歇发作的寒战、高热,继之大汗。
5.肺炎:持续高热,伴胸痛、咳嗽、吐铁锈痰。
6.伤寒:起病缓慢,持续发热(稽留热),玫瑰疹、肝脾肿大,可能为。
7功能性发热:排除其他原因。
要点3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收录的解热镇痛药的活性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贝诺酯等。
1.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解热作用强,镇痛作用较弱,但作用缓和而持久,对胃肠道刺激小,正常剂量下对肝脏无损害,较为安全有效,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宜老年人和儿童服用。
2.阿司匹林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解热镇痛作用较强,能降低发热者的体温,对正常体温则几乎无影响。婴幼儿发热可选用阿苯片(含阿司匹林、苯巴比妥)
3.布洛芬具有解热镇痛抗炎作用,其镇痛作用较强。其胃肠道的不良反应较轻,易于耐受,为此类药物中对胃肠刺激性最低的。
4.贝诺酯为对乙酰氨基酚与阿司匹林的酯化物。对胃肠道的刺激性小于阿司匹林。疗效与阿司匹林相似,作用时间较阿司匹林及对乙酰氨基酚长。
A.布洛芬B.对乙酰氨基酚
C.阿司匹林D.吲哚美辛
E.贝诺酯
1.解热且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增加出血危险的是
2.为两种解热镇痛药结合的化合物,对胃肠的刺激性较小的是
3.非甾体抗炎药中镇痛作用较强,对胃肠刺激性最低的是
答案:C、E、A07
可作为退热药的首选,尤其适合老年人和儿童服用的药品是
A.阿司匹林B.布洛芬
C.酮咯酸D.对乙酰氨基酚
E.安乃近
答案:D07
(二)处方药
5岁以下儿童高热时应紧急退热,可用20%安乃近溶液滴鼻
要点4用药注意事项
1.解热镇痛药用于退热纯属对症治疗,可能掩盖病情。
2.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也可能造成机体损害。
3.应严格掌握用量,避免滥用。
4.为避免药物对胃肠道的刺激,多数解热镇痛药(肠溶制剂除外)宜在餐后服药。
5.老年人、肝肾功能不全者、出血倾向应慎用或禁用。
6.孕妇及哺乳妇女不宜用。
7.警惕交叉过敏
8.解热镇痛药用于解热一般不超过3日。
9.不宜同时应用两种以上的解热镇痛药。
一般处理
多饮水和及时补充电解质
物理降温
休息、睡眠
不宜饮酒
头痛
要点1头痛所提示的先兆症状
严重疾病的信号:高血压、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动脉硬化、脑外伤、脑卒中
要点2偏头痛、紧张性头痛、三叉神经痛与头痛的区别
要点3药物治疗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药物活性成分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一)非处方药
首选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镇痛作用较强,阿司匹林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紧张性头痛,长期精神紧张者,推荐合并应用谷维素、维生素B1
(二)处方药
1.紧张性头痛:长期精神比较紧张者,推荐应用地西泮(安定)片。
2.有反复性偏头痛:推荐应用抗偏头痛药,如麦角胺咖啡因片、罗通定片、天麻素、苯噻啶、舒马曲坦、佐米曲坦。
3.三叉神经痛:可首选服用卡马西平
要点4用药注意事项
1.维生素B1,可缓解血管性或精神紧张性头痛
2.对钝痛较好;而对创伤性剧痛和内脏平滑肌痉挛几乎无效
3.首先治疗原发病,轻易不先用镇痛药
4.不宜长期服用
5.一般不超过5日
6.餐后服,不宜饮酒
7.布洛芬属耐受性最好的一种
咳 嗽
要点1临床表现与分型
1.感冒所伴随咳嗽轻咳或干咳,少量的薄白痰;伴感冒全身表现.
2.百日咳:为阵发性剧烈痉挛性咳嗽,伴有鸡呜样吸气吼声,病程2~3个月。
3.支气管病变所伴随咳嗽支气管哮喘有呼气性困难、哮鸣;支气管扩张脓痰、咳血。
4.肺结核:低热、消瘦、胸痛、盗汗;*绿色痰液。
5.肺炎所伴随咳嗽:起病突然,高热、寒战、胸痛、吐铁锈色痰。
咳嗽的分型
急性
慢性:持续3周以上
要点2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中收载的中枢性镇咳药有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末梢性镇咳药有苯丙哌林。
1.咳嗽症状以刺激性干咳或阵咳症状为主者宜选苯丙哌林或喷托维林
2.咳嗽的频率或程度剧咳者宜首选苯丙哌林;次选右美沙芬;咳嗽较弱者选用喷托维林。
3.咳嗽发作时间白日咳嗽宜选用苯丙哌林;夜间咳嗽宜选用右美沙芬
4.感冒所伴随的咳嗽常选用右美沙芬复方制剂,可选服酚麻美敏、美酚伪麻、双酚伪麻、美息伪麻、伪麻美沙芬等制剂。
(二)处方药
1.对频繁、剧烈无痰干咳及刺激性咳嗽,可考虑应用可待因。
2.对呼吸道有大量痰液并阻塞呼吸道,应用司坦类黏液调节剂如羧甲司坦或祛痰剂如氨溴索。
3.应用镇咳药的同时,宜注意控制感染,服用抗菌药物(抗生素、磺胺药、氟喹诺酮类);或采取对抗过敏原(抗组胺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治疗措施。
要点3用药注意事项
干性咳嗽可单用镇咳药;痰液较多,以祛痰为主
痰液特别多,慎用镇咳药
对持续1周以上的咳嗽,伴发热、哮喘等应就诊;连续口服1周,应向医师咨询
支气管哮喘:合用平喘药
不良反应:
?右美沙芬:嗜睡
?苯丙哌林:整片吞服(粘膜麻醉)
?喷托维林:儿童呼吸抑制
消化不良
要点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助消化药的活性成分和制剂有:干酵母(酵母片)、乳酶生
(表飞明)、胰酶(或多酶片)、胃蛋白酶、复合消化酶胶囊、龙胆碳酸氢钠、地衣芽孢活杆菌胶囊、复合乳酸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胶囊、双歧三联杆菌胶囊;胃动力药有多潘立酮。?
非处方药
食欲缺乏者可服用增加食欲药:维生素B1
消化酶不足:胰酶片
偶然性消化不良:乳酶生、胃蛋白酶合剂
中度功能性消化不良或餐后伴有上腹痛、胀:胃动力药
消化不良的药物治疗?
处方药
精神因素引起者:必要时口服地西泮
功能性消化不良:莫沙必利
慢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抗酸药、胃黏膜保护药
用药注意事项
?酶或活菌制剂:冷暗处贮存,超过有效期后不得再用,不宜用热水
?抗菌药——助消化药:间隔2-3小时;吸附剂——助消化药:间隔2-3小时
?胃蛋白酶弱酸性环境消化力强;不宜与抗酸药同服
?胰酶在酸性环境中活力减弱;与等量碳酸氢钠同服,可增强疗效
腹泻
要点1腹泻的分型
①感染性腹泻
②炎症性肠病
③消化性腹泻
④激惹性或旅行者腹泻
⑤激素性腹泻
⑥菌群失调性腹泻
⑦功能性腹泻
⑧肠易激综合征
激惹性腹泻常见的病因是
A.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感染
B.变态反应或由肠肿瘤产生过多激素
C.肠道正常细菌的数量或比例失去平衡
D.外界的各种刺激,如受寒、过食辛辣食物等
E.直肠或结肠溃疡、肿瘤或炎症
答案:D07
要点2腹泻的临床表现
腹泻分为急、慢性两种类型:
急性:痢疾样水泻
慢性:稀薄水样且量多,为小肠性腹泻
脓血便或黏液:菌痢
暗红色果酱样:阿米巴痢疾
脂肪泻和白陶土色:肠道阻塞、吸收不良
水便,急促、有肠鸣音、腹痛剧烈:激惹性腹泻
要点3药物治疗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止泻药的活性成分和制剂有:药用炭、鞣酸蛋白、盐酸小檗碱(*连素)、口服补液盐、乳酸菌素、双歧三联活菌制剂、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复合乳酸菌胶囊、口服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等。
(一)非处方药
1.感染性腹泻轻度急性腹泻应首选*连素或口服药用炭或鞣酸蛋白,餐前服用;鞣酸蛋白空腹服用。
2.消化性腹泻因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应服用胰酶;对摄食脂肪过多者可服用胰酶和碳酸氢钠;对摄食蛋白质而致消化不良者宜服胃蛋白酶;对同时伴腹胀者可选用乳酶生或二甲硅油.
3.激惹性腹泻因化学刺激引起的腹泻,可供选用的有双八面蒙脱石。口服乳酶生或微生态制剂。
4.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可补充微生态制剂。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二)处方药
1.感染性腹泻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
2.病毒性腹泻抗病毒药,如阿昔洛韦、泛昔洛韦。
3.腹痛较重或反复呕吐腹泻山莨菪碱片;或颠茄浸膏片
4.激惹性腹泻硝苯地平
5.功能性腹泻首选洛哌丁胺或地芬诺酯
6.肠易激综合征匹维溴铵。阿洛司琼,对女性IBS更佳。
A.胰酶B.山莨菪碱
C.双歧三联活菌制剂D.匹维溴铵
E.左氧氟沙星
1.对肠道菌群失调性腹泻者宜选用
2.对细菌感染的急性腹泻者宜选用
3.对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易激综合征者宜选用
4.对消化不良性腹泻者宜选用
答案:C、E、D、A07
要点4用药注意事项
1.应用止泻药治疗的同时,实施对因治疗不可忽视。
2.注意补充钾盐。
3.胰腺功能不全引起的消化不良性腹泻,应用胰酶。
4.长期或剧烈腹泻:可口服补液盐。
5.诱发脑动脉闭塞、脑血流不足、脑梗死,也应给予
6.盐酸小檗碱(*连素)不宜与鞣酸蛋白合用。鞣酸蛋不宜与铁剂同服。
7.微生态制剂:对由细菌或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腹泻早期不用。不宜与抗生素、药用炭、*连素和鞣酸蛋白同时应用,以避免效价的降低。如需合用,至少也应间隔3小时。
8.药用炭可影响儿童的营养吸收,3岁以下儿童不宜长期用
便 秘
要点1便秘原
①不良的饮食习惯
②饮水不足及肠蠕动过缓
③缺少运动
④直肠粪便重量不足
⑤结肠低张力
⑥长期滥用泻药、抗酸药及胶体果胶铋
⑦生活不规律和不规则的排便习惯
⑧肠易激综合征。
要点2临床表现与分类
(一)意识性便秘
(二)功能性便秘
(三)痉挛性病变
(四)低张力性便秘
(五)药物性便秘
要点3药物治疗
(一)非处方药
《国家非处方药目录》收载的缓泻药的活性成分有:乳果糖、比沙可啶、甘油、硫酸镁、大*、山梨醇;制剂有开塞露、车前番泻复合颗粒、聚乙二醇粉剂、羧甲基纤维素钠颗粒。
1.功能性便秘选乳果糖。
2.急、慢性或习惯性便秘可选比沙可啶,睡前整片吞服。
3.低张力性便秘可使用甘油栓,或与山梨醇混合制成灌肠剂(开塞露)。
4.急性便秘硫酸镁。
5.痉挛性便秘可选聚乙二醇粉,羧甲基纤维素钠。
(二)处方药
欧车前亲水胶为容积性泻药,可用于功能性便秘。替加色罗可用于女性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要点4用药注意事项
1.对长期慢性便秘,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刺激性泻药
2.排便反射减弱引起腹胀时,应禁用硫酸镁导泻。
3.儿童不宜应用缓泻药。
4.缓泻药连续使用不宜超过7日。开塞露即时应用。
5.一般缓泻药可在睡前给药。开塞露即时应用。
6.缓泻药对伴有阑尾炎、肠梗阻、不明原因的腹痛、腹胀者禁用;妊娠期妇女慎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