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花生种植技术 [复制链接]

1#

种植视频教程手把手教您种菜!!!

(家庭菜园种植按照视频方法操作,大面积种植户视频下拉至最底端有专业介绍)

浸种时间表:

品种

浸种时间(浸种后催芽)

芹菜/香菜/无籽西瓜/水果玉米/各种嫁接砧木技术/花卉类/中药材类/芽苗菜类

特殊,不按照此表格处理,发数字查询,单独讲解

水果萝卜/葱/川崎香菜/玉米/花生/荞麦/芝麻/地瓜/甜杆甘蔗/向日葵/豆类杂粮/山菠菜/油菜/小根蒜/包心芥/荠菜/乌塌菜菊花菜/芥茉/豆瓣菜/面条菜/京水菜/儿菜/臭菜/芝麻菜/绿青英菜/雪里蕻/*花菜金针菜/荆芥/绿绒/养生菜

直播

白菜/甘蓝/花菜/菠菜/生菜/油麦/韭菜/苦菊/菊苣/莴苣/豆角/丝瓜/苏子/苋菜/秋葵/苔菜/菜心/芥兰/榨菜/芥菜/苤蓝/茼蒿/木耳菜/空心菜/茴香

可直播

甘蓝/白菜/花菜/苦菊/菊苣/豆角/苔菜/菜心/芥兰/榨菜/芥菜/苤蓝/冰菜/草莓

2-4小时

胡萝卜/蔓菁/薄皮甜瓜/迷你西瓜/有籽西瓜/冬瓜/西葫芦/苦麻菜曲麻菜

3-4小时

辣椒/*瓜/番茄/茄子/菠菜/绞瓜/砍瓜

4-6小时

生菜/油麦/莴苣/丝瓜/南瓜/观赏瓜/飞碟瓜

7-8小时

厚皮甜瓜/蓖麻/秋葵/香椿/菇娘/葫芦

10-12小时

朝鲜蓟

12-16小时

韭菜/苦瓜/癞瓜/苏子/苋菜/甜菜头/叶甜菜/根达菜/茼蒿/空心菜/茴香/豌豆

24小时

老鼠瓜变色瓜/瓠子瓜

24-48小时

木耳菜/蚕豆

36小时

芦笋/蛇瓜蛇豆

72小时

刺老芽

15天

南北方种植蔬菜推荐时间表

南方各种蔬菜种植时间参考1、萝卜:全年均可种,但以秋冬为主,种子发芽适温20-25度,叶片生长适温15-20度,肉质生长适温13-18度。(冬萝卜:8-9月播,10-12月收获;春萝卜:晚秋和初冬播种,翌年2-3月收获;夏秋萝卜:春夏播种,夏秋收获)2、胡萝卜:种子发芽适温20-25度,在秋季栽培时,可比白萝卜早播10多天。3、花椰菜:9-11月播种4、大白菜:根据品种不同全年可种,但一般9-10月播种。小白菜、菜心:根据品种不同全年可种。5、叶用芥菜:生长适温15-20度6、茎用芥菜:秋季播种7、芹菜:7月上旬-12月8、菠菜:15-20度为生长适温,秋播为主8-12月均可播9、蕹菜:也叫通菜,空心菜,最早可在1-2月播种或扦插10、苋菜:生长适温23-27度,2-10月播种,30-50天收获11、茼蒿:生长适温20度左右,可春秋两季栽培,但以秋播为主8月下旬-10月播种12、香菜:生长适温15-20度,可春秋两季栽培,但以秋播为主8月下旬-11月播种13、薄荷:一年四季14、蕃茄:以秋栽为主,8月下旬-9月初播种,于11月至翌年3月采收15、茄子:四季栽培。春茄9-10播种,12月定植,翌年4-6月采收;夏茄2-3播种,4-5月定植,6-8月采收;秋茄3-4播种,4-5月定植,7-11月采收;冬茄8月上旬播种,12月定植,11-12月采收。16、辣椒:12月至翌年1月育苗,2-3月定植;8月上旬育苗,10月至翌年2月采收17、*瓜:一年四季均可,但最适合春季,12-翌年1月直播,2月定植18、冬瓜:2月底或3月露地直播;秋冬瓜在小暑前播种19、南瓜:与*瓜相似20、丝瓜、苦瓜:2-3月春植;夏植于4-5月播种育苗,秋植7-8月催芽直播21、生食甜瓜:包括西瓜、网纹瓜、哈密瓜等,生长适温25-32度,2月下旬播种。22、葫芦:生长适温20-25度,2月播种23、豌豆、荷兰豆:9月中旬-12月,11月至翌年3月收获,若以采收嫩梢为目的,在8月中下旬播种24、蚕豆:生长适温14-16度,冬季播种25、豇豆:春夏秋三季栽培,可在2月下旬至9月上旬播种26、毛豆:发芽适温15-20度,生长适温20-25度,高于35度或低于14度则易落花落夹,不利于生长发育。根据品种不同播种,最迟可在7-8月播种,9-11采收。27、四季豆:1-3月春播,9-10月秋播。28、扁豆:生长适温20-25度,35度以上仍能开花结荚,春播秋收,华南地区可收到翌年3月份。29、土豆:冬春秋三季栽培,一般用春薯做种,9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分三次播种。30、姜:2-3月种,7-9收获嫩姜,10月至翌年2月继续收获老姜。31、大蒜:收蒜头的在9-11播种,收青蒜的在9月至翌年1月播。32、韭菜:11-12播种,翌年3-4月定植

北方蔬菜种植时间表

蔬菜名称

种植方式

播种时间

定植时间

收获时间

*瓜

日光温室秋冬茬

8月中-9月初育苗

9月中旬

11-12月为盛瓜期

日光温室越冬茬

10月中温室嫁接育苗

11月中下旬

12月末-次年1月

冬春茬

11月中旬

次年3月盛瓜期,5月中旬生产后期

塑料大棚春茬

2月上旬

3月下旬

4月中-7月下

塑料大棚秋后

7月中下露地育苗

8月上旬

9月上旬-11月初

冬瓜

春茬

3月中旬-4月中旬

5月份

7-8月份

夏茬

5月上中旬直播

8-9月份

茄子

秋冬茬

7月中下旬

8月下旬-9月上旬

11月上旬-1月中下旬

冬春茬

10月下旬-11月上旬

1月下旬-2月上旬

3月上旬-6月下旬

越冬茬

8月下旬-9月上旬

10月上中旬

12月上中旬-次年6月

西红柿

大棚春季早熟

1月中下旬

3月下旬

5月上中旬-6月下旬

大棚延后

7月上中旬

7月末-8月初

9月下旬开始采收

秋冬茬栽培

6月下旬-7月

8月中下旬-9月上旬

10月下-次年1月

早春茬

10月下旬-11月上旬

次年1月下旬-2月上

3月中下旬-6月上旬

冬春茬

8月中下旬-9月上旬

10月上中旬

次年1月-6月

辣/甜椒

冬春茬长季节

8月中旬(多为甜椒)

9月下旬-10月上旬

12月-次年6月

春提早促成栽培

10-11月温室育苗

次年2月定植

3-4月开始采收至6月

秋冬茬

7月下-8月

9月

10-12月

豇豆

春夏栽培

蔓生:5月下以前

6月中旬-7月上旬

矮生:适时早播

6月上旬-7月中旬

夏秋栽培

6月份

8月份-10月份

西葫芦

冬春茬

12月上中旬

次年1月下旬

2月下旬-5月上中旬

越冬茬

9月底-10月初

11月上中旬

12月中旬-次年5月

芸豆

春早熟

2月中旬

3月上旬

5-6月采收

春夏露地

4月初播种

6-7月采收

伏芸豆

5月下-6月下旬播种

7月下旬-9月

秋芸豆

7月中旬播种

9月——下霜

日光温室

10月上-11月下播种

次年1月上-2月上旬

芹菜

塑料大棚秋后

7月播种

9月

11月下-12月下旬

塑料大棚春早熟

2月上旬

4月中旬-5月份

改良阳畦秋后

7月中旬-8月上

9月上-10月上旬

12月下-次年2月下

日光温室冬茬

7月底-8月底

9月下旬-10月中旬

12月上-次年3月上旬

西兰花

春季

3月10-15日育苗

4月15-20日

6月初

秋季

6月25-7月5日(遮阴

7月20-31日

9月上旬

油麦菜

秋冬茬

8-9月露地育苗

10月中-11月上棚内

12月-次年2月上旬

大棚越冬茬

9月下-10月

11月上-12月

次年1-2月中旬

大棚冬春茬

12月中-次年1月

1月下旬-2月下旬

3-5月份

早春茬

1月上-3月中

3月上旬-4月中下旬

4月中-6月上旬

莴苣

秋冬茬

8-9月露地育苗

10月中旬-11月上旬

12月-次年2月上旬

越冬茬

9月下旬-10月

11月上旬-12月

次年1-2月中旬

(生菜)

冬春茬

12月中旬-次年1月

1月下-2月

3-5月份

菠菜

春季露地种植

尽可能早播

2月底3月初收获

秋季露地种植

9月22——10月9日

11月份

蕹菜

露地种植

3月中旬-4月中旬

5月初-中旬首次采收

生姜

露地种植

5月上中旬

10月底-11月

马铃薯

春季露地种植

3月下旬-4月初

5月下旬-6月中下旬

紫薯

秋季露地种植

7月底-8月初

10月中旬左右

露地种植

2月中下旬育苗

4月下旬-5月中下旬

9月份

胡萝卜

露地种植

7月中下旬

11月上中旬

萝卜

秋冬露地种植

7月中下旬-8月初

10月下旬-11月初

甘蓝

露地种植

6月中下旬

9月初

大白菜

露地种植

8月上旬

11月上旬

花椰菜

春季设施种植

12月-次年1月

3月中下旬

5月中下旬

普通白菜

秋季

6月下旬-7月上旬

8月上旬

10月上旬-11月上旬

露地种植

结合设施可四季种植

6-8叶即可定植

定植后30-40天陆续采收

乌塌菜

露地种植

4月中下旬以后

成株需50-60天

上海青

成株需50-60天6月份(陆续采收

南瓜

大葱

秋延迟设施栽培

8月上旬

子叶展平1-2天后

9月下旬开始采收

露地春葱

8月下旬-9月上旬

次年4月下-5月上旬

圆葱

伏葱

7月中下旬

10月下旬

次年5月下-6月上旬

秋大葱

8月下旬-9月下旬

次年5月上-6月下旬

10月下旬-11月初

春大葱

3月份

5月下旬-六月下旬

10月下旬-11月初10月下旬-11月下旬

露地种植

3月上旬设施育苗

5月上中旬

花生高产栽培技术

1.平整土地

花生是地上开花,形成果针后钻到地里结果的经济作物。适宜种植在疏松的沙质土、油沙土上。种花生的地块要深翻,结合翻地每公顷施优质农家肥30-40吨,翻后镇压1-2遍。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灌水,然后把农肥、化肥混合施入垄沟,起垄镇压,以备适时播种。注意,花生喜欢生茬,不宜重茬和迎茬。较好的前茬作物是玉米、谷子和高粱。

2.栽培品种花生要高产,良种是基础。生育期在-天左右。选用果大饱满、形状整齐、无破碎的荚果作种。在剥壳前要晾晒1-3天,剥壳后进一步粒选,选择粒色纯正、形状整齐的籽粒作种。

3.科学施肥花生比较耐瘠薄,施肥应以基肥为主,每公顷施农家肥30吨;化肥应以磷肥为主,每公顷施入-斤磷酸二铵。瘠薄地种花生,每公顷增施-斤尿素。分层施肥:播种前所施肥料应分基肥与种肥分两层施用。分次施肥:主要指速效性氮素肥料应采用基肥、种肥与追肥相结合的分次施肥技术。速效性氮素肥料应以基肥与种肥为主,在生长过程中如出现脱肥现象应及时有针对性地追施一定数量的尿素或其它肥料。深施肥:基肥要施到种下8-10厘米、种肥要施到种下3-5厘米、追肥深度要达到10厘米以上。为了实现增产增收的目的,建议应用质量合格的花生专用肥料,施用量及施用方法应按说明书的要求施用。如自己配肥,每公顷可施用尿素-斤、磷酸二铵-斤、硫酸钾-斤。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本区花生的适宜播种期为5月上、中旬,具体播期看天气情况而定,其原则是:只要表层5厘米地温稳定通过12℃即可播种,每埯3-4粒,覆土厚度3-5厘米,踩好上格子;二是耲种点播。若底墒不足,必须采用坐水方法种植。采用坐水种时,一定要等水完全下渗后再进行施肥、播种、覆土等环节。花生播前要浸种催芽,用温水(二凉对一开)浸泡3-4小时,保湿,放在20-25℃的地方进行闷种催芽,经一昼夜即可冒芽,播种时将种子播在湿土上,以免芽干。催芽的种子应随时播种,不应过夜,以免芽子过长,损坏胚芽。花生一般是肥地宜稀,薄地宜密;本地区的适宜播种密度为15-20万株/公顷,每块地的适宜播种密度应根据地力与品种的耐密性而定。

5.花生的田间管理补苗、间苗:在5月下旬-6月初应尽早进行调查苗情的工作,对明显缺苗的田块要及早进行补苗,补苗可采用催芽坐水种的方法,并完成间、定苗工作。清棵蹲苗:当花生出齐苗后,用小手扒锄在苗周围2厘米远的地方绕苗挖一圈土,然后用手轻轻地把两个子叶扒出地面。清棵蹲苗一般在头遍铲趟后三天进行。及时铲趟:小苗出土后就开铲,铲后三天趟头遍。15-20天后铲趟二遍,注意培土不要压苗。开花盛期结束三遍铲趟。封垄时趟四方头垄,以利果针扎入土中。同时,要注意拔除大草。

6.追肥在结荚饱果期,可根据生长情况有针对性地以叶面喷施的方法追施磷酸二氢钾(适宜浓度为0.3%)等肥料及绿风95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以促进籽粒的形成。

7.病虫害防治常见病害是枯萎病(又叫青枯病、根腐病),主要症状是叶片萎焉,根、茎部变黑褐色枯死;花生病害还有叶斑病、炭疽病、角斑病等。对于枯萎病、叶斑病等要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代森锰锌等交替防治即可有效控制,还可以用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喷洒。花生虫害有红蜘蛛、蚜虫和地下害虫等。红蜘蛛、蚜虫首选药物用-倍70%多硫化钡可湿性粉剂;还可用乐果、吡虫啉、菊酯类农药(如来福灵)等及时防治,具体施用方法应严格按说明书应用。地下害虫可用50%辛硫磷乳油1公斤加水50公斤,兑干土公斤拌均匀,播种时每亩施毒土15公斤。

8.适期收获当花生叶色变*,部分茎叶枯干,即可收获,一般在9月中旬。收获后要晾晒降水,促进后熟,提高籽实成熟度。留种花生须在霜前收获、晾晒。

花生栽培法花生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控制下针(AnM)栽培法是我国著名花生专家、莱阳农学院教授沈毓骏研究发明的一项花生栽培新技术。该技术是通过控制花生下胚轴的曝光时间和植株基部的大气湿度,促进内源激素乙烯的产生,从而控制下胚轴的伸长和果针的入土时间,减少过熟果和空秕果,达到果多果饱、优质高产之目的。经在山东、河北、辽宁、四川等省大面积示范、推广,采用控制下针栽培法种植的花生,出苗齐,生长壮,第一对侧技发育快,下针集中,结果整齐,成熟一致,一般增产20%左右,高者可达35%以上,而且省工省力,适于机械化操作,是花生栽培技术上的一项重大突破。其技术要点:A环节主要是通过培土,引升子叶节,使其露出地面(或地膜)以便控制早期花下针。采用露,地栽培的花生,播种后改扶平顶为尖形顶(其横断面很像一个大写字母“A”);平地播种时,则在播种后将播行扶成尖形顶的粗垄。垄顶距种子约为8厘米,在下胚轴长约3~4厘米时(一般在播后10天左右),撤去垄顶上的浮土,仅在子叶上面保留1厘米厚的薄土层。撤土时可用铁筢子背或立着手掌进行,熟练后也可使用其它器具。撤土的具体时间,最好在下午3~4时,此时,由于芽苗在土内尚未曝光,下胚轴继续伸,一般到第二天清晨子叶节即可升出地面(出苗前的撤土实际取代了常规栽培中出苗后的清棵)。平播的细沙地,在花生出苗顶土出现细小裂缝时,以锄推抹播行,弥合裂缝,防止芽苗过早曝光,也能起到引升子叶节位作用;个别已短时曝光的芽苗,弥合裂缝后重又处于黑暗环境,下胚轴在一定范围内仍能恢得伸长,继续升高子叶节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花生,改常规栽培中的起垄筑畦覆膜为平地覆膜成畦,播种后在地膜表面的播种穴上,覆以5厘米高的锥形土堆,以延迟芽苗曝光时间,促使胚茎继续伸长,待子叶节自行升出膜面后,再把小土堆撤回畦沟内;若在子叶节升出膜面前遇雨而使土堆结块,应及时采取措施,消除土堆上的裂缝,防止芽苗过早曝光。花生出苗后,只要田间基本无草,表土也不板结,一般不进行中耕;需要中耕时,可采用退行深锄垄沟的办法,锄只前拉不推抹,更不能破垄,以利侧根深扎。出苗不全的地块,可就近移苗补栽。移栽时开深穴,并使移栽苗的子叶节高出地面,然后填细土至下胚轴长度的一半,浇两遍水,水渗下后再填土封穴,一般经5天左右即可缓苗,比补种效果好。n环节主要是控制下针。在花生初花期,通过中耕,将垄两侧的土锄向行间,使垄形成“n”状窄埂;即使行间的土高于垄行,也要使花生行变成窄埂状。这样,有利于通风散湿,降低植株基部空间的大气湿度,同时加大果针与地表的距离,从而是减慢果针的伸长速度,达到控制早期花下针结实的目的。n环节形成的窄埂,一般高度为5厘米左右,顶宽约6~7厘米。平作花生实施n环节时,可把株行锄成“W”形使植株位于“W”字形的中峰,行间变成高而窄的土垄。覆膜栽培的花生,通过A环节的引升作用,子叶节升出膜面后,在膜面温度高、风速较大、大气温度较低的环境中,早期花针的下扎已经受到控制,故生产上一般不再实施n环节。M环节主要是通过扶垄,解除对下针的控制。北方春花生一般在6月底或7日初(即收获前80天左右)实施M环节。实施方法是,用带草环的、锄板销小些的大锄,先打破表土板结层,然后在垄行中间深锄猛拉,带土扶垄,使花生行自然形成既胖且陡、顶宽不少于20厘米的凹(M)形垄;土壤肥力低的地块,扶垄前可先向n状窄埂的植株下面每亩撒施尿素2.5公斤,优质过磷酸钙10公斤,以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花生封垄时,再划锄垄沟,使垄体增高、加厚,以利抗旱排涝和促进荚果发育。另据研究,花生果针入土后,结果层的土壤水分若低于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0%,入土果针先端的子房则不能发育成荚果。因此,生产上为创造一个好的墒情条件,常常适当推迟解除控制的时间。山东省一般在7月5日前后,在降雨或灌溉后适时进行。覆膜花生实施M环节的方法是,于下针盛期(北方春花生大体在7月中旬),在植株基部,直径约为20厘米的膜面上,撒一层1厘米厚的细土,以助针入膜,增加结果数。如何防治花生病虫害

一、花生病害花生常见的病害主要有茎腐病、根腐病、叶斑病、锈病等。

1、茎腐病症状:苗期子叶黑褐色,干腐状,后沿叶柄扩展到茎基部成*褐色水浸状病斑,最后成黑褐色腐烂,后期发病,先在茎基部或主侧枝处生水浸状病斑、*褐色后为黑褐色,地上部萎蔫枯死。防治方法:茎腐病主要以种子带菌为主,连作病重,早播病重,因此应实行合理轮作,种子贮藏前要充分晒干,播前要进行晒种、选种,不用霉变、质量差的种子,做好种子消毒,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0.3%进行药剂拌种。

2、根腐病症状:茎基部水浸状,*褐色,植株较矮,叶片自下向上干枯,主侧根变褐腐烂,后期只剩褐色干缩的主根。防治方法:合理轮作,严格选种、晒种,用种子量0.3%的50%多菌灵拌种,发病初期用50%的多菌灵0倍液全田喷雾。

3、叶斑病(主要包括褐斑病、黑斑病)症状:褐斑病病斑圆形、暗褐色,较大,病斑外缘有*色晕圈,后期有灰色霉状物;黑斑病病斑圆形、黑褐色,病斑周围无*色晕圈,病斑比褐斑病小。防治方法: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温多雨的7、月份是防治叶斑病的重点时期,8发病初期可喷洒50%多菌灵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锰锌倍,每隔15天喷药一次,共喷2-3次。

4、花生锈病症状:底叶最先开始发生,叶片产生*色疱斑,小形,周围有很窄的*色晕圈,表皮裂开后散出铁锈色粉沫,严重时叶片发*,干枯脱落。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倍液或25%粉宁倍液全田喷雾。

二、花生虫害花生的主要虫害有蚜虫、地老虎和蛴螬。

1、蚜虫蚜虫不仅吸食花生汁液,也是传播病毒的主要媒介。防治花生蚜虫必须立足早字,用40%氧化乐果0倍液防治即可。

2、地老虎、蛴螬地老虎和蛴螬是地下害虫,不仅危害期长而且危害严重。常造成缺苗断垄现象,是目前影响花生产量的最主要的虫害。因地下害虫常在地下活动,隐蔽性强,防治困难,所以必须采取综合防治的方法。(一)农业防治:

(1)合理轮作:花生良好前茬是玉米、谷子等禾本科作物,避免重茬。(2)秋季深翻:秋季深翻可将害虫翻至地面,使其曝晒而死或被鸟雀啄食,减少虫源。

(二)药剂防治:

(1)种子包衣:播前用种衣剂包衣,此方法也能有效的防止鼠害。

(2)土壤处理:播前整地时,每公顷用3%颗粒剂呋喃丹22.5—30公斤或3%甲拌磷颗粒剂22.5—30公斤均匀撒施于田面,浅翻入土;或将呋喃丹、甲拌磷颗粒剂撒于播种沟内,之后播种;也可将杀虫剂拌入有机肥内做基肥使用。

(3)防治幼虫:6月下旬和7月下旬在金龟子孵化盛期和幼龄期每公顷用辛硫磷颗粒剂35—45公斤加细土—公斤撒在花生根际,浅锄入土。也可用50%辛硫磷或90%敌百虫0倍液灌根。花生病虫害应早防花生病虫害主要有叶斑病、蚜虫、蛴螬等。对叶斑病,过去不少农民不见病情不用药,等看到病情严重时,才急忙用药,结果防治偏晚,从而造成损失。因此,一定要把病虫控制在发生初期。花生叶斑病,包括褐斑病、黑斑病、网斑病和焦斑病等,是一种普发性病害,受害花生一般减产1~2成,严重者减产3成以上,如能及时防治,将可大大减轻损失。防治可用15~倍多菌灵喷雾,浓度由低渐高。每隔10天左右喷一次,连喷3次。防治蚜虫,可用50%的辛硫磷、或甲异柳磷0~0倍药液喷雾。防治蛴螬,可用辛硫磷0~0倍灌根,每棵灌药液毫升。在花生下针期和结荚期各防治一次.花生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主要病虫害发生与防治

1、花生新珠蚧:近年花生产区发生危害较严重的害虫之一。该虫主要以幼虫刺吸花生根部,吸取营养,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

2龄幼虫圆珠形,黑褐色而坚硬,体表被蜡层。

防治方法

(1)农业防治:①合理轮作倒茬,有条件的地方实行水旱轮作,效果更佳。②6月份是花生新珠蚧成虫产卵及孵化为1龄幼虫期,应及时深中耕除草,灭卵杀虫。③6月份若天旱少雨,可适时浇水,既可抑制成虫产卵,又可杀死地面爬行寻找寄主植物的幼虫。浇水时,结合药剂防治,效果更好。

(2)化学防治①播种时,15%的涕灭威颗粒剂0.5-0.6用公斤/亩或3%呋喃丹颗粒剂2.5-3公斤/亩或5%甲拌磷颗粒1.5-2公斤/亩,对细沙土-公斤,拌匀配成毒土,顺垄撒于播种沟内,然后盖土播种。②5月底6月初,50%用辛硫磷乳油0.25-0.3公斤/亩,3%甲基异柳磷颗粒剂2.5-3公斤/亩,或加细沙土-公斤,拌匀配成毒土,撒于花生基部,然后中耕培土、浇水。也可用50%辛硫磷乳油0-0倍液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0倍液,喷于花生周围的土中,防治效果均可达90%以上。

2、花生青枯病:从苗期至收获期均能发生,以花期发病最多。病株地上部初表现失水状,通常是在主茎顶梢第2叶片首先萎蔫或侧枝顶叶暗叶片自上而下急剧凋萎,叶色变淡,但仍保持绿色,故名"青枯"。植株地下部主根尖端变色软腐,纵切根茎部,初期维管束变浅褐色,后变黑褐色。在潮湿情况下,剖视茎部,常见有浑浊的乳白色细菌液,用手挤压可流出菌浓。自发病至枯死一般7一15天,严重时2~3天可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轮作倒茬。以与红薯、玉米、谷子或采用水旱轮作的方式较为适宜,轮作周期3-5年。

(3)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用OS-施特灵水剂-倍,灌根1-2次;也可用-液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还可用链霉素-毫克/公斤(ppm-ppm)浸种或灌根。

3、花生网斑病:又称云纹斑病或网纹污斑病,该病从花生开花到收获均可发生,发病盛期在生长后期。主要为害叶片,其次为害叶柄和托叶。田间自然发病一般先从植株底部叶片开始,初叶片正面产生针头大小的小褐点,逐渐变为褐色星芒状斑,进而扩展成网纹状,边缘灰绿。随着病斑的逐渐扩大,最后形成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的褐色至栗褐色大斑,病斑边缘浅褐色,界限不明显,导致叶片过早脱落。叶片背面初期无症状,后期呈现边缘不清晰的浅褐色病斑。

防治方法/p>(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如P12、、群育l0l、鲁花4号、花37、鲁花l0号和鲁花11号等。

(2)与玉米、大豆等作物轮作倒茬、清除病残体、深耕探翻、增施肥料,提高抗病力。

(3)化学防治①花生播后苗前,用25%百科可湿性粉剂,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倍液地面喷雾,杀死土壤中的细菌。②发病初期,用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5%百科可湿性粉剂或80%大生可湿性粉剂0-0倍液进行叶面喷雾,7-10每天喷一次,共喷2-3次。

4、花生根腐病:幼苗出土后即可发病。先在茎基部近土面处出现湿润状*褐色斑,后变为黑褐色,地上部失水萎蔫,逐步枯死。地下部根皮变褐色,与髓部分离,主根粗短或细长,侧根很少,形似鼠尾状,近地面主茎上,常生出大量须根。严重时从表现症状至枯死仅需2天。始花期受害,植株矮小,*化,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干枯。根茎表面皱折,由*变褐,髓部呈淡褐色水渍状,后枯萎死亡。多数植株可延续到收获时不枯死。防治方法/p>(1)农业防治深翻平整土地,增加活土层,严格选种,轻病地实行两年轮作;重病地实行3-5年轮作,增施无病有机肥,中耕培土,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2)药剂处理种子在精选种子后,进行晒种。用种子量0.5%的3%广枯灵水剂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拌种。

5、花生茎腐病:多在主茎第一对侧枝处或根茎的中上部发病。初产生不规则状的褐色斑块,后变为色,并纵横向扩展,最后绕茎一周形成环行病斑。。维管束变黑褐色,输导组织被破坏,地上部失水萎蔫枯死,故俗名"掐脖瘟"。在土壤潮湿时,病部表皮呈黑色软腐,后期病斑上着生小黑粒点、是病菌的分生孢子器。土壤干燥时,病部表皮呈琥珀色透明状,紧贴茎上,内部组织变褐干腐,茎部髓干缩。

防治方法:

药剂浸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下种子量的5%,或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先25~30公斤水稀释成药液,倒入50公斤种子浸种24小时,中间翻动2-3次,使种子把药液吸入;也可用50%多菌灵按种子量的0.25%,或25%多菌灵种子量的0.5%,掺入细土1.5~2公斤分层喷水撒药,然后拌匀,催芽播种。

②药剂喷雾当田间发病时,可用3%广枯灵水剂倍喷雾,也可喷50%多菌灵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0倍液,亩用药液50~75公斤。-般可于基本齐苗后的发病初期喷-次,开花前再喷一次。

6、花生叶斑病:主要有两种,即褐斑病和黑斑病。均可侵染叶片,也可侵害茎、叶柄和叶托。褐斑病初发病时,形成*褐色和铁锈色针头大小的病斑,以后逐渐扩展成l~10毫米大小不等的病斑,圆形,表面淡褐或暗黑,边缘有较明显的淡*色晕圈,在老病斑-亡产生灰色霉状物。茎部、叶柄的病斑,长椭圆形,暗褐色,中间凹陷。黑斑病,病斑稍小,呈黑褐色,*色晕圈较少或不明显,在叶背面的老病斑上着生小黑点,呈轮状排列。

防治方法/p>(1)农业防治。花生收获后,要清除田间病残体,并及时进行耕翻;重病地块应实行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合理密植,降低湿度,加强田间管理,及时排水,提高抗病力。立蔓品种较蔓生型与半蔓生型品种抗病,可因地制宜推广应用。

(2)化学防治,始花期进行田间五点取样,调查病叶率,当田间病叶率10~15%时开始施药,每隔半月施药一次,连续防治三次,增产效果最好。如防治一次,可把防治指标提高到20~40%进行喷药。可喷洒12.5%禾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克或OS-施特灵-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倍液,或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溶液,50%甲基托布津0~0倍液,40%灭病威胶悬剂亩用毫升任选一种,每亩喷药液75~公斤,施药间隔以15天为宜,如天气干早,间隔期可适当延长。

7、棉铃虫:以幼虫食害花生的叶片和花蕾。将叶片食成残缺不全,特别喜食花蕾,影响受精,减少果针入土数量,造成严重减产。防治方法:首先作好虫情调查,在卵盛期开始调查,五点取样,每点查花生20~25株,当有虫株量达到5~10%时,应进行防治。可喷50%久效磷乳油,亩用60~90毫升,40%乙酰甲胺磷或50%甲基对硫磷(甲基)乳油,亩用80~毫升,或灭多威以及混剂SN,均稀释0-0倍液。也可于成虫发生期用杨树枝把诱蛾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