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老胃病突然不痛了你可能ldquo摊上 [复制链接]

1#
很多胃病患者在吃药后胃痛得到了短暂的缓解就不再坚持治疗调养但事实上,胃病不痛并不等于痊愈对于“不痛”的胃病患者尤其要提高警惕老胃病为什么突然不痛了?

感觉胃病不是“早都好了么”(不痛),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大家伙听我来慢慢分析。

疼痛的感知,需要胃里面的神经来传递给我们大脑,胃病发生的初期,神经敏感性很高,稍微受到食物或胃酸刺激就很疼,这时部分患者会盲目使用用药,如阿托品、颠茄片、普鲁本辛等药可以让平滑肌松弛,让交感神经放松,敏感性降低,就感觉不到疼了。

另外,长期的疼痛刺激也会使神经的敏感性降低,人对疼痛感知的阈值升高,这个时候就感觉不到疼了,但实际上病灶并没有愈合。这是第一个原因。

第二点,举个例子,我们的身上受伤以后,皮肤划了一个口子,好了以后会留下疤痕,伤口越深疤痕越大,而且大家摸一摸这个疤痕比正常皮肤硬,用针扎一扎,疤痕的敏感性没有正常皮肤敏感性高。

同样的道理,胃炎胃溃疡的时候,我们自身也有修复功能,在炎症和溃疡边缘开始修复,可是由于胃里面的环境是酸性的,强酸的胃液会不断地刺激溃烂的伤口,所以这个伤口总也愈合不了。

反复不断的修复,在病灶周围就会形成疤痕组织,天长日久,瘢痕组织越来越多,面积也会越来越大,因为疤痕组织比较硬,里面的神经分布比较少,对疼痛的感觉就大大降低了,有些患者甚至就感觉不到疼了,反而以为病好了,但实际溃烂的伤口依然存在,并没有彻底愈合。

第三,大家可能都知道,很多癌症患者一旦被检查出来,已经是晚期了,这是因为癌症的隐蔽性很高,平时很少有特殊的症状,尤其是胃癌,疼痛的症状在初期几乎没有。

所以很多溃疡的患者,病程时间长达好多年,后来溃疡面细胞发生突变,已经开始长肿瘤了,这个时候由于癌性愈合的假象,你就感觉不到疼了,其实并不是病情好转和恢复的表现。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有些浅表或者糜烂型胃炎的患者,因为粘膜表面有炎症,有糜烂,它的疼痛一部分是由于胃分泌的胃酸,对炎症表面的刺激造成的。

如果有一天不疼了,有可能是因为胃的腺体发生萎缩,分泌的胃酸减少了,已经发展成了萎缩性胃炎,没有胃酸的刺激就不会疼了,这个时候并不是疾病好了,恰恰相反,说明病情加重了。

所以,在这里要提醒,平时患有各种胃肠疾病的患者,不要把疼不疼作为疾病减轻或康复的评判标准,不痛不等于痊愈,症状小时不等于疾病康复。

对于突然就不疼了的老胃病,咱们可千万得要提高警惕。世界卫生组织有过统计,全球胃病患者在年是1.5亿,年时增加到5亿,而我们国家,每年死于胃癌的人数在全球胃癌死亡人数中,占到的比例是四分之一。

温馨提示:

千万不要等到胃病发展到最后,出现胃出血了,穿孔了,甚至已经癌变了,才开始重视,到那个时候,悔之晚矣啊。

如何防止老胃病恶化?

平时患有各种胃肠疾病的患者,不要把胃痛作为疾病减轻或康复的评判标准,不痛不等于痊愈。对于不痛了的老胃病,要采取措施,防止胃病恶化。

1、不要随意停药

胃溃疡患者不要在服药后感觉症状减轻就停药,因为溃疡只是在往愈合方向发展,但并没有康复,此时停药胃溃疡会反复或加重。胃溃疡并不是小问题,一旦病情加重或治疗不及时,都可能导致胃出血、胃穿孔、幽门梗阻和癌变等严重后果。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良饮食习惯比如暴饮暴食、不按时吃饭会加重老胃病。到点就吃饭,食物就会中和胃酸,减轻胃酸对胃黏膜的伤害,一旦饿过头,胃里没有食物可消化,胃酸就会刺激胃黏膜。另外,细嚼慢咽有利于食物的消化,还能促使唾液分泌增多,保护胃黏膜。

3、定期做胃镜检查

40岁以上的高危人群,推荐采用胃镜的方式,每年做一次检查。随着近几年的发展,胃镜已经越来越细,且无痛胃镜技术已经相当成熟,患者可以在无痛苦的状态下接受胃镜检查。

老胃病需要引起重视

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定期检查,必要时配合药物治疗

避免胃病加重

白云山陈李济胃疡宁丸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