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是“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简称,它是引起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的一种最常见的良性疾病。前列腺位于膀胱的出口,如果前列腺体积增大,会压迫整个尿道,出现排尿障碍,这种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增多。排尿时会出现尿等待、尿线细、尿滴沥、尿不尽等现象。排尿后可能有尿不尽的感觉,会断断续续地排尿。当问题出现,且对病人造成困扰时,即为前列腺增生。
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病因至今未明,但有可能与体内激素变化和年龄增长有关。睾丸所分泌的荷尔蒙及睾丸酮会被体内组织转化为双氢睾丸酮(DHT)。DHT能使前列腺增生,过高会导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常见于50岁或以上的男性,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下尿路症状(LUTS)。60岁男性平均有50%-60%有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问题,80岁高达83%,前列腺会因男性荷尔蒙变化而增大。患有下尿路症状(LUTS)的男性,有较高的可能性同时患有勃起功能障碍(ED)。尽管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不会危及生命,但应及早治疗,以减轻任何潜在并发症的风险。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早期症状是尿频和夜尿增多,随着病情的加重,可逐渐发展为尿潴留。如果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时有其他疾病,在选择治疗药物时,应注意药物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有不少药物会诱发或加重尿潴留,前列腺增生患者是不宜服用的,大家一定要注意哦!今天,我们就着重介绍一下前列腺增生治疗常用药与慎用/禁用药。
前列腺增生的治疗药物包括:
α受体阻滞剂:
这类药物可以通过阻断尿道的前列腺部的尿路平滑肌,来减少动力性的梗阻,也就是说可以让病人迅速缓解排尿困难的症状。用于有中重度下尿路症状的患者。
临床常用药物包括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多沙唑嗪、特拉唑嗪、阿夫唑嗪和高选择性α1A受体阻滞剂坦索罗辛、赛洛多辛。这类药物常见不良反应有体位性低血压、虹膜松弛综合征等。
5α还原酶抑制剂:
这类药主要是针对雄激素,可以阻断睾酮向双氢睾酮(DHT)的转化,进而降低前列腺内DHT的含量,从而使前列腺缩小,改善尿路状况。5α还原酶抑制剂适用于前列腺较大和(或)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升高的中重度、进展风险高的患者。
常用药有Ⅱ型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I型和Ⅱ型5α还原酶双重阻滞剂度他雄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异常、性欲低下等。
M受体阻滞剂:
该类药物通过选择性作用于膀胱,阻断乙酰胆碱与介导逼尿肌收缩的M受体结合,抑制逼尿肌不自主收缩,从而改善膀胱储尿功能。可用于无明显的梗阻症状,以储尿期症状为主,残余尿量无明显增加的患者。
目前的药物有非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托特罗定、奥昔布宁,选择性M受体拮抗剂索利那新。常见不良反应为口干、便秘、头痛与视力模糊,心率加快和认知障碍,尿潴留等。
传统中药和植物药:
这类药物也可以缓解病人的排尿和储尿症状。
前列腺增生患者慎用/禁用的药物包括:
1、心痛定(硝苯地平)、心得安(普萘洛尔):这两种药均可加重前列腺增生的症状,抑制膀胱逼尿肌而出现尿潴留等。
2、安定类药(艾司唑仑等):前列腺增生者常因腺体退化、腺内结缔组织增生,压迫尿道而引起排尿困难。在此情况下若服用安定类药,无形中起到“火上加油”的作用,加剧排尿困难。
3、抗精神病药(氯丙嗪、奋乃静等):本类药有明显的毒蕈碱作用,影响逼尿肌的收缩,引起尿缓、尿潴留或尿过多性失禁等,故前列腺增生者应忌用。
4、镇痛药(吗啡):吗啡可使膀胱括约肌痉挛和促使利尿激素释放,引起尿少和尿潴留,从而加重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尿潴留症状。
5、抗真菌药(克霉唑):本品可引起尿频、排尿时有尿道烧灼感,甚至出现蛋白尿和血尿,前列腺增生者应慎用。
6、磺胺类药:前列腺增生者应忌服。因磺胺类药可产生结晶尿、血尿、尿路阻塞,甚至无尿或少尿等。如磺胺异噁唑可致尿路阻塞、无尿、少尿及结晶尿;呋喃呾啶可引起间质性膀胱炎,加重前列腺增生症状。
7、抗抑郁药(苯乙肼、丙咪嗪、多利平等):前列腺增生患者不宜服用这类药。因这类药可使括约肌张力增加、逼尿肌肉收缩导致尿潴留,甚至出现排尿困难和尿闭症。
8、胃肠止痛类药(阿托品、颠茄、胃肠平等):这类药都可使膀胱肌松弛而诱发尿闭症,故前列腺增生者应忌用。
9、降压药(利血平、胍乙啶、美加明等):这三种降压药均可致尿频、尿潴留,故前列腺增生病人不宜服。
10、维生素A:前列腺增生者忌长期服用本品,否则可出现慢性中毒、多尿、尿频、遗尿及尿失禁等。
11、其他:前列腺增生者需慎用的药物还包括:甲硝唑(为抗滴虫药,可引起尿道不适及黑色尿),氯苯氨丁酸(为肌肉松弛药,可致尿失禁),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异丙嗪(非那根)(为抗过敏药,可引发排尿困难),以及左旋多巴(为抗震颤麻痹药),呋塞米(速尿)及曲克芦丁(维脑路通)等可能诱发尿潴留的药物。
END
来源
天津医大二院药学部
编辑
*委宣传科
投稿邮箱
xc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