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年淄博全面建成ldquo全域 [复制链接]

1#

我市今天召开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

年淄博全面建成“全域公园城市”

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董振霞徐迎春通讯员杨东刚)年,淄博全面建成全域公园城市。记者从今天上午召开的全域公园城市建设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市将利用5—15年的时间,将淄博打造成为山青水润、人美田沃、城强业丰、格局明晰、城园相融、和谐统一的全域公园城市,成为全国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区;到年底,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城市形态基本成熟,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全面形成,全域公园城市理念深入人心;到年底,全域公园城市基本建成,城市生态环境和城乡面貌实现根本性优化更新,人与城市、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淄博全域公园城市标准体系成为全国标杆,组群式全域公园城市成为淄博名片;到年,全域公园城市全面建成,山青水润、人美田沃、城强业丰、格局明晰、城园相融、和谐统一的全域公园城市得到充分展现,人与城市、自然和谐共生。淄博市成为组群式公园城市的示范区、公园城市建设的典范。

淄博地理环境适合打造

城乡一体的全域公园城市

我市是典型的组群式城市,城乡交错,南山北水,布局舒展,具备丰富的“山水林田湖草”等生态资源,齐文化、孝文化、商埠文化等文化资源,爱绿护绿氛围深厚的社会资源,以及郊野乡村面积广阔的区域资源,无论是自然禀赋还是社会基础,都非常适合打造城乡一体的全域公园城市。

年12月,市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要紧紧围绕推进落实‘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尽快启动公园城市建设专项规划编制,精心做好山青、水秀、林绿、景美的文章,建设更加美好、更具吸引力的全域公园城市”。作为全国第二个提出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的城市,我市在年10月成都市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公园城市论坛上作了主旨发言。

5至15年时间

打造“全国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区”据淄博市城市管理局局长王立明介绍,今后,我市将按照“生态为基(以构建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为基底)、四生共融(生产发展、生态优美、生活优裕、生命健康)、五维同建(优化城市品质、涵养城市生态、传承历史文脉、改善人居环境、提升治理水平五个维度)、城园合一”的总体思路,全面构建“人、境、业、城、制”和谐统一,生态价值、经济价值、人文价值、美学价值充分绽放的全域公园城市体系,为建设务实开放、品质活力、生态和谐的现代化组群式大城市提供坚强保障。总体目标是利用5—15年的时间,将淄博打造成为山青水润、人美田沃、城强业丰、格局明晰、城园相融、和谐统一的全域公园城市,成为全国公园城市建设的先行区。其中到年底,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园城市形态基本成熟,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自然化、原生态底色更加凸显。休闲、体育、文化、科普等各类公园要素进一步丰富,基本完成荒山绿化,实现荒山应绿尽绿。全市公园式单位、公园式村庄(社区)、公园式企业达到50%左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0.6%以上,河湖水面率达到2.1%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0.95平方米以上,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2.25公里以上。公园城市成为高质量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载体。到年底,全域公园城市基本建成,全市公园式单位、公园式村庄(社区)、公园式企业达到80%左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1%以上,河湖水面率达到2.3%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1.2平方米以上,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4.2公里以上。到年,全域公园城市全面建成,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6%以上,河湖水面率达到2.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21.45平方米以上,万人拥有绿道长度达到5.8公里以上。公园城市大格局为

“一心、两环、三带、四片区”

从总体布局上来看,我市将按照“四位一体、组群统筹、全域融合”的城市发展思路,着力构建“一心、两环、三带、四片区”的独具淄博特色魅力的公园城市大格局。

一心:聚焦以张店区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主城区,着力打造城园一体、现代时尚的城市形态。主城区提质增容,不断提高承载力、辐射力,着力打造大学城、科学城和高铁新城“三城”,淄博新区、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经济开发区“三区”,CBD中央活力片区、东部生态文旅片区、空港物流片区“三片”,形成以“三城三区三片”为支撑的城市空间新格局,全面营造主城区“人、境、业、城、制”和谐有序、欣欣向荣的品质活力。

两环:围绕以张店区为核心的四位一体主城区,打造两条环形绿带,即:沿张店区、高新区、经济开发区外围,着力打造城市内环绿地;沿淄川区、周村区、临淄区、桓台县外围,着力打造城市外环绿地。

三带:聚焦孝妇河、淄河、东猪龙河,着力打造串联山、水、城的三条生态风光带。孝妇河串联博山区赵执信、淄川区蒲松龄、桓台县王渔洋等文化名人故居,以文化元素为特色,打造贯穿城市南北的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淄河穿城区段深入开展水生态综合提升改造,串联两岸丰富的文物古迹、旅游景点,建设慢行一体滨河绿道、湿地公园,打造生态农业风光、生态绿化景观、运动休闲风光带;东猪龙河全面实施河道综合治理工程,引入清洁水源,全面提升水质,河道两侧以城市公园标准实施高品质绿化、硬化、亮化,打造贯穿城区的景观河。

四片区:聚焦独具特色的地形地貌和城市文化,着力打造“南山、北水、东齐、西商”,南连泰山、北依*河、山水交汇、城园相融的全域公园城市界面。

南部山地生态片区:以城市南部山区资源为支撑,淄川区、博山区、沂源县突出山体特色,聚焦鲁山、原山、齐山、潭溪山等大型山体,保护原生态风貌,提高绿量饱和度,有效融合生态保育、休闲旅游、体育健身、文化展示、服务交往等功能,打造远观有势、近览有质的山体景观,建设富有特色的森林公园。

北部水域生态片区:以城市北部水域资源为支撑,桓台县、高青县突出水体特色,聚焦马踏湖、红莲湖、千乘湖、大芦湖、*河、小清河、乌河、北支新河、支脉河等河湖,实施清水驳岸生态化改造,逐步恢复河滨带、湖滨带自然生态系统,打造功能复合、开合有致的滨水空间,构建河流湖泊湿地系统。

东部齐文化片区:以齐文化、蹴鞠文化资源为支撑,临淄区提炼齐国故都、足球起源地等文化品牌元素,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品牌。以文物古迹、生态景观为基底,以文旅产业开发为动力,积极推进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大型文旅项目,构建现代化、个性化、体验化的城市公共空间,树立齐鲁文化的“齐字”招牌。

西部鲁商文化片区:以商埠文化、丝绸文化资源为支撑,周村区提炼旱码头、大街等文化品牌元素,努力争创周村古商城5A级景区。围绕古商城建筑群,以文化展演为依托,策划特色活动,展示民俗风情,打造现代与古韵交相辉映的城市气质,树立“百年商埠”招牌。

总投资亿元个重点项目

全力打造公园城市为全力推进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今年2月,市*府印发了《关于建设全域公园城市的意见》,围绕“全域大公园、门前微绿地和三季有花、四季见绿”打造市民身边的公园,围绕“千里连山河、漫步回家路”推进全域绿道贯通,围绕“弘齐风陶韵,讲千年故事”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重点推进城市公园、城市绿道、生态廊道、郊野公园、村镇公园、田园综合体建设及生态修复、村庄绿化、河湖水系、文化体育提升等“十大行动”,全市共策划了总投资亿元的个重点项目,年度将完成投资亿元。王立明说,年内,我市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共策划实施68个城市公园绿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3.78亿元。充分利用近郊的山体、水体,规划建设一批大型公园绿地,如高新区青龙山公园、经开区唐家山公园、淄川区南部森林公园、博山区九龙峪山地公园等,让市民在周末、小长假,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实施“微绿地”建设,结合城市中的空闲地、裸露土地,根据市民需求,因地制宜,建设一批面积适中、景观优美、功能完善的“口袋公园”、“拇指公园”、街头游园等,让市民开窗见绿、出门见园。根据我市城区道路绿化带较宽的特点,新建一批带状公园,如中润大道带状公园、西五路带状公园、涝淄河游园等,进一步拓展绿化空间,同时在园内增设服务设施,让市民进得去、坐得下、留得住。在建设过程中,将坚持“以人为本”,让市民群众广泛参与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积极吸纳群众代表意见,高标准建设,让市民感到舒适、舒服,奉献一批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公园城市作品。这些公园绿地建成后,能让市民最大程度地亲近绿地、享受绿地,有效提高市民满意度和生活幸福指数。

01

淄博公园城市建设华美开幕“山水林田”皆入画淄博打造“美景城”

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董振霞)公园城市建成后,淄博是什么样子?有哪些美景值得我们期待?全域公园城市的概念跟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公园城市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开始,我市将聚焦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公共服务等问题短板,贯彻“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全面制定公园城市标准体系,锚固生态本底,优化生态用水,明确城市风道,构建城市绿廊,建设生态绿环,丰富公园类别,建设全域绿道,在这些过程中,还将注入文化内涵,全面打造“鲁中生态核、自然涵养地”。未来的淄博将是一座“山水林田”皆入画的“美景城”。9月底前完成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编制

采访中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和淄博市城市管理局了解到,2021年9月底前,我市将完成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编制,制定规划实施方案和责任分工。结合国土空间规划,对全市生态环境资源、城市发展能级、城乡统筹方面进行现状分析评价,对公园数量、规模和功能进行全面梳理,逐步形成“公园+”的发展结构。把全域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建设规划贯彻城乡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始终,明确目标、体系、任务和各年度支撑项目,逐年制定行动方案和项目清单,确保规划落地见效。在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标准体系的基础上,围绕“人、境、业、城、制”等维度,开展课题研究,制定符合淄博实际、彰显淄博特色的公园城市标准体系,明确技术路线、评价指标和建设导则,引导、规范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实施。

淄博生态山体系统“山青俊美鸟语花香“

公园城市的重点任务之一是锚固生态本底。在此基础上,构建山青俊美、鸟语花香、林相分明的生态山体系统。重点推进九顶山、四宝山、唐家山、萌山等山体森林公园建设,打造城市“绿心”“绿肺”。以城市规划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地保护区等区域为重点,加强露天矿山污染深度整治,全面实施植被恢复工程,恢复矿区森林植被和生态系统。同步推进土壤污染治理修复,构建全覆盖的固废监管和利用处置“两个体系”,确保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达到90%以上。结合山体自身特点将山体修复变废为景,以山形地貌、生态植被为依托,以文脉古迹和绿色空间为载体,整合山体特色资源、植被、人文、地理等要素,融入各类休闲、运动、文化、科普、景观等主题,打造植物群落丰富、四季林相分明、功能设施完善、工矿文化彰显的特色山体公园。淄博城市水系网络“河湖相连水清鱼跃”

构建河湖相连、水清鱼跃、岸绿景美的生态水系网络。以水赋予城市更多的灵气、灵性,深入实施“八河联通、六水共用、清水润城”战略,积极推进“八水统筹、水润淄博”水资源保护利用行动,实现涝淄河、东猪龙河、玉龙河、云影河、润淄河、漫泗河、孝妇河、范阳河等8条河道互联互通。合理高效利用地表水,优先利用再生水、矿坑水、雨洪水等非常规水源,统筹利用其它水源。全面消灭饮用水源地隐患、主要河流断面劣V类水体和城市黑臭水体。抓好流域综合治理,恢复水生态系统,形成水系有效联通、水源科学调配、水生态持续改善、活水滋润城市、群众亲水近绿的公园城市水环境。淄博森林生态系统“路在林中城在画中”

构建密林簇拥、林带环绕、星罗密布的生态林网屏障。统筹造林绿化与耕地保护的关系,合理拓宽绿化用地空间,扎实开展国土绿化和植树造林行动。对宜林荒山进行人工造林,对未成林地和疏林地进行补植完善,对退化低效林进行更新改造,对不适宜人工造林的瘠薄荒山实行封山育林;对主要道路水系进行绿化提升,对村庄进行绿化美化,对农田林网进行提升改造,对过境铁路、高速路两侧实施林带建设,打造“路在林中”的绿色生态长廊。在城区周边开展森林围城、环城林带、山体水体生态修复、生态廊道建设等,注重选用乡土树种,种植高大乔木,构建城市生态屏障。推进山区森林化、农田林网化、村庄园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在全市形成以荒山绿化为主体,以路域、水系绿化为框架,网、带、片相结合,比较完备的森林生态系统。淄博重塑田园风光“整田改院城乡联动”

构建农田秀丽、农家整洁、乡村美丽的田园风光。充分利用城区间大片的乡村地区,按照“基础设施城镇化、生活方式现代化、产业模式文旅化、景观景色田园化”的目标要求,打造特色田园风光。明确乡村公园用地规模及空间布局,加大环境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突出田园绿化特色。通过“整田、护林、理水、改院”等措施,使乡村聚落景观、田园休闲活动与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结合,重塑田园风光。结合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大力发展文创、旅游、康养、民宿等生态休闲产业,为乡村经济注入新业态、新活力。强化城市与乡村的互动互补,基于绿色交通、慢交通,建设城乡连接绿道网,串联自然山水、历史文化、特色村落等各类休闲游憩资源,实现城乡联动。结合乡村振兴,将美丽乡村示范点升级改造成为公园化美丽乡村、公园化田园综合体,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02

城市“全域大公园”市民“门前微绿地”

淄博一批特色城市公园华美亮相

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董振霞)今年一大批特色城市公园将华美亮相。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淄博公园城市建设将完善公园体系以全域性、均衡性、功能化、景观化和特色化为原则,统筹布局城市公园、社区公园、节点公园、街头游园以及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多种类型公园,以不同年龄层次群众需求为重点,大量增设游乐、休闲、体育健身、文化、科普教育等公共服务设施,构建“全域大公园、门前微绿地”的公园体系。城市公园,“一园一品”合理布局新建提升一批城市公园。高标准建设孝妇河文化休闲生态观光带、华侨城文旅项目、天鹅湖国际慢城等一批大型城市公园绿地或文旅综合项目,按照“一园一品”原则,合理规划布局各类城市公园。对马踏湖等国家级湿地公园及文昌湖等省级湿地公园重点保护。按照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和标准体系,对全市现有公园进行评估,科学合理地逐步提升改造,形成功能完善的城市绿色空间。充分考量公园四季特色,在“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基础上,增加符合冬季特色的市民游憩设施,赋予公园冬季更多的参与性、体验性。社区公园,区县每年10处微公园均衡布局城市社区公园。结合棚户区、老旧小区改造和裸露土地整治,通过拆违建绿、拆墙透绿、破硬造绿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或改造一批功能适用、景观怡人、舒适便捷的“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拇指公园”,使广大社区居民开门见园,提升群众满意度。从2021年开始,各区县每年要建成10处以上“社区公园”“口袋公园”“拇指公园”,使每个社区都拥有一处面积3000-5000平方米的公园,实现全市公园绿地300米服务半径全覆盖。带状公园,区县每年2条“精品路”改造完善城市带状公园。结合我市道路绿地较宽的特点,参照主城区中润大道、北京路以及临淄晏婴路游园、桓台柳泉北路带状公园的模式,对城区内超过30米宽的道路绿地、滨河绿地等带状绿地(不包括防护绿地),以城市公园标准进行提升改造,形成景色宜人、舒适便利、功能完善的带状公园。各区县要因地制宜、统筹安排,每年完成2条以上带状公园绿地的精品化提升。节点公园,城市出入口景观设计打造城市节点公园。对高速公路、高铁站、火车站、汽车站、市界交界处等城市主要出入口进行综合提升改造,突出城市出入口的标志性和景观性,树立城市门户景观形象,彰显城市文化品位。对城市广场进行公园化改造,增加城市家具、市民驿站、夜景亮化、导视系统、公益宣传等配套设施,为市民提供公共文体活动场所。依托公共建筑实施屋顶绿化。利用围墙、围栏、护坡等实施垂直绿化,提高绿化可视率。郊野公园,历史街区“公园化改造”建设生态郊野公园。逐步将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郊野公园等生态资源转化为回归自然、涵育生态、各具特色的区域公园。充分挖掘城市周边的荒山、废弃矿山等资源,建设郊野公园、山体公园、地质公园、体育公园及时尚运动场所。依托历史街区、历史建筑、废旧厂房等资源,建设遗址公园、时尚运动主题公园。在大型山体公园、郊野公园等建设人造冰厂、滑雪场等设施.结合河道管理有关规定,通过对城区周边滨水空间进行绿化改造和设施完善,打造滨水公园。村镇公园,千人村庄有1处游园发展特色村镇公园。依托乡村现有的健身广场、文化广场、休闲广场等活动场所,建设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村镇公园,人以上的村庄改造建设不少于1处乡村游园。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注重保护传统乡村,结合当地山水田园条件,融合当地特色文化,保护人文历史资源。大力发展桓台马踏湖生态旅游、高青芦湖温泉、临淄齐都齐文化、淄川昆仑陶瓷风情、博山山头陶琉等国家和省级特色小镇,加快村镇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打造兼具产业功能与绿色生态特征的村镇公园。景观提升,区县每年1至2条“彩道”据悉,我市还将实施公园景观提升专项行动。对全市范围内的裸露土地进行普查摸底、集中整治,全面消除裸露土地。在道路绿地、公园绿地、街头绿地中,大量增加彩叶、变叶、常绿树种及乡土树种使用,点缀宿根花卉、时令草花,丰富植物层次和园林景观,形成“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城市绿化景观,严格落实园林绿化一级养护标准,提升精细化养护水平。各区县每年要完成1-2条城市主次干道的“彩化”工程。

03

我市年内开始建设“全域绿道网”

淄博将现“千里连山河漫步回家路”盛景

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董振霞)我市年内将开始实施全域绿道网建设,将城区内外的公园、湿地、山体、水体、风景区等贯穿连接,按照城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构建不同类型层次的绿道网,实现“千里连山河、漫步回家路”的盛景。“三级”绿道网串联城市大公园绿地全力推进绿道建设。编制《淄博市绿道系统专项规划》,构建形成覆盖全域、道绿相融的城市级、区级、社区级“三级”绿道网系统,有效串联城内大型公园游园绿地,城外风景区、山体水体等各种绿色资源,实现城市内外绿地融合贯通。以宽阔的道路绿地为切入点,改变传统封闭绿化模式,在道路绿地中增设人行步道、休闲娱乐、健身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可进入、可享用、开放式的绿道。强化绿色交通体系建设,将绿道系统与公交、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相衔接,形成绿色交通体系,兼顾马拉松、轮滑、滑板、长跑、健步走等体育赛事功能,为市民提供亲近自然、游憩健身、绿色出行的场所和途径。环城生态廊道“多点开花、郊野围绕”推进生态廊道建设。以高速公路、铁路和国道、省道、城市主干道、主要河道为重点,划定基本生态链,串联红莲湖、四宝山、孝妇河、范阳河、东猪龙河、文昌湖、炒米山、唐家山、凤凰山、莲花山、原山等,形成“多点开花、郊野围绕”的环城生态廊道。对断档林带进行补植完善,确保林相整齐、层次分明。每年完成100公里左右的路域水系绿化任务,打造布局合理、特色突出、自然优美、季相分明的森林生态廊道。强化和整合城乡间自然生态联系,推进城乡山体、河流、植被等生态修复与景观重塑,优化生态空间资源配置,构建城乡一体生态廊道。两级“通风廊道”缓解环境雾霾问题推进通风廊道建设。根据气候气象条件、大气污染物扩散传输规律、地形地貌、开发格局和空气质量现状等,顺应淄博地区主导风向,尊重已有建设格局,科学划定构建通风廊道。采取一级通风廊道(大于米)延伸至城区连接二级廊道(100米-500米)贯穿城区的构建方式,打造两级通风廊道系统。明确通风廊道构建原则,在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和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规划中研究划定多级通风廊道系统。同时,制定相应的管控策略,改善城市风环境,缓解环境雾霾问题,减轻热岛现象。

04

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将融合淄博地方特色文化

公园城市将有“网红场景”聚集人气

晚报讯(全媒体记者董振霞)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将融合淄博地方特色文化,打造一批颇具淄博魅力的文化公园城市产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在这个过程中,我市将加快实施文化赋能行动,全面落实?淄博市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十大攻坚行动方案??淄博市支持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若干*策??淄博市关于建设多彩活力的青年创业友好型城市25条*策措施?,以文旅融合促进公园城市建设,推动齐文化传承创新大突破,城市能级活力大提升。同时,突出公园城市功能,把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作为加快城市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以高质量公园城市建设推动城市有效融入济淄一体化战略、*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年内建设发展一批新型城市文化公园在公园城市建设中,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以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突破口,通过构建多元文化场景和特色文化载体,充分挖掘齐文化、聊斋文化、陶琉文化、丝绸文化等本地历史文化、民风民俗、红色资源,设置与环境相适应、城市历史文化相承接、市民欣赏习惯相契合的公共艺术作品,传承历史文脉,保留历史印记。突出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打造风采别样、气质独特的“文化IP精品”。各区县要深入挖掘自身所具有的文化种类、文化特色、文化潜力,打造各具特色的文化公园。鼓励支持盘活老厂房、工业遗址和商业综合体等存量资产,通过功能性流转、创意化改造,建设发展一批新型城市文化公园和文化创意主题公园,为群众提供观光、休闲、健身、娱乐、消费等文化服务。积极打造“书香淄博”,在城市公园中设立城市书房、微型博物馆、微型美术馆、小戏台、小展厅等文化设施,因地制宜建设*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及军史长廊,形成“百花齐放、春色满园”的城园融合局面。淄博旅游要打造“原山原水原生态”打造全域文化旅游示范区。结合全域公园城市建设,实施“文化+”“旅游+”“文化旅游+”,推动全市生态游、工业游、研学游、体育游等新业态发展,抓好齐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颜神古镇、红叶柿岩、古商城、华侨城文旅、首旅文化创意园、牛郎织女景区以及朱彦夫初心家园等重点文旅项目建设,壮大文化旅游产业规模。推动文旅与生态文化建设融合发展,让游客走进“原山原水原生态”,感受淄博优美的生态环境、自然风光。推动文旅与工业融合发展,让游客从工业生产过程、加工工艺和制作环境中获取知识与趣味。推动文旅与研学融合发展,加深游客对淄博自然、文化、风土人情的体验,将齐文化探秘、工业遗址记忆、陶风琉韵体验、山水生态观光、乡村田园休闲、红色记忆研学和国防教育宣传等融入到全域公园城市建设中,打造出一批独具淄博魅力的文化公园城市产业。推动文旅与体育融合发展,利用体育场馆、健身广场、文化中心等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积极发展全民健身,举办时尚体育活动,满足群众多元健身需求,打造“15分钟文化健身圈”。动员全民参与打造城市“绿色客厅”坚持产城融合与城园融合同步规划设计、同步组织实施,着力打造城市与产业有机共融,城市与公园和谐共生,人、城、境、业、制高度统一的城市发展格局。转变产业组织与发展模式,大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依托公园城市优美的生态环境,发展新的生态经济,培育新的生态业态,推动全市产业向生态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加快城市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立足市内组团之间快速通达,建设城市间“两环五射线”的快速通道。构建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布局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规划建设慢行系统,形成高效和谐的绿色交通系统。推动绿色出行,加快新能源公交车、出租车等绿色交通发展,减少机动车出行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充分发挥全民参与的力量,形成市民共建共享公园城市的一致行动。科学布局休闲游憩和绿色开敞空间,不断完善公园城市的旅游观光、主题游乐、科普教育、健身休闲等基础服务功能,打造城市“绿色客厅”。实施拆墙透绿,扩展绿化整体格局,实现公共空间共享。公园城市将有“网红场景”聚集人气在全域公园城市建设过程中,我市要求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各单位都要围绕公园城市建设,结合各自职责职能,科学规划建设一批重点工程项目,其中区县层面要结合地理、文化、产业等支撑,规划建设一批体现当地自然风貌和文化风情的特色生态项目,丰富公园的要素功能。镇(街道)层面要因地制宜在村居社区建设一批小而精、微而美的小园小品,在农村建设一批体现当地特色、满足群众需求的最美乡村、最美庭院。自年起,经规划评估,原则上30亩以下改造地块用于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园绿地建设。坚持*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相结合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引入资本实力雄厚、对公园城市建设有技术、有经验、有情怀的大型企业集团参与我市公园城市建设。*府部门将加大监管力度,推进精细化、常态化管理,突出公园绿地的公共属性,提高服务水平,实现全民共享。同时,优化淄博组群式公园城市品牌内涵,打造公园城市“网红场景”,形成品牌影响力、人气聚集地。开展公园式单位、公园式村庄(社区)、公园式企业等选树活动。引导发动广大群众、绿色公益组织、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等自建身边园林绿地,美化自家小院,形成公园城市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我市将按照市委“十二大攻坚行动”的部署要求,建立市对区县、镇(街道)的督查评估机制,督查评估结果定期向全市通报,并与文明城市、文明单位创建挂钩。同时,对表现突出、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通报表扬,对行动迟缓、推诿扯皮的严肃约谈、严格问责。淄博2名干部被查!淄博23人入选!快看有您认识的吗卫健系统事业单位招聘!市属、张店、淄川、博山、周村、桓台、沂源、高新区注意!4月20日起,这些车辆限行时段调整!

编辑:毕捷

编审:张兴蕾

出品:淄博日报社融媒体中心

点击下方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