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夏秋易腹泻应对要科学人民资讯
TUhjnbcbe - 2024/4/3 8:30:00
每到夏季,腹泻就会进入多发期,在很多人眼里,腹泻如同感冒发热一般,是一种小毛病,谁没有拉过肚子呢?虽然腹泻很常见,但并不等于是小问题。有调查表明,每年因急性腹泻死亡的人数达万,我国每年腹泻发病数为8.36亿人次。腹泻的原因及感染途径腹泻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一种常见症状,是指大便次数较平时明显增多或大便性状发生改变,如粪便稀薄、含水量增加、脂肪增多、带有不消化食物或带有脓血。腹泻的原因很多,以肠道感染最常见。引起肠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病毒(轮状病毒)、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弧菌及葡萄球菌等)以及寄生虫(阿米巴原虫),它们分别引起小儿流行性腹泻、菌痢、伤寒、霍乱、食物中毒及阿米巴痢疾等病症。这些疾病传播的途径都是经口感染,即吃进或饮用了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后受到感染。夏季气温高,适宜各种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加之蚊蝇滋生以及夏季人们常有进食生冷食物的习惯,都是导致腹泻高发的原因。急性腹泻别禁食有些急性腹泻的患者在家里既不敢多吃也不敢多喝,以为这样会有利于肠道减轻“负担”。其实不然,急性腹泻期间要注意饮食调整和早期进食,并非单纯的禁食。传统观点认为,腹泻时肠黏膜充血、水肿甚至溃烂,应当让肠道“空一空”,休息1-2天,这时禁食可减轻胃肠负担。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因为人在腹泻时,会丢失大量水分和无机盐,禁食会导致人体能量不足,需要分解肝糖原、脂肪、蛋白质来维持血糖浓度。当血糖低于每升3毫摩尔时,患者就会出现出虚汗、心悸、乏力、头昏、面色苍白、晕厥等一系列低血糖反应,有的甚至还能诱发心脑血管意外而危及生命。此外,腹泻时禁食还会引起体内营养素缺乏,延缓肠道病变的修复,从而减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形成恶性循环。因此,腹泻时不但不能禁食,还应适当补充一些营养丰富且容易消化的食物,如藕粉、鸡蛋面糊、豆浆、细面条、豆腐脑、大米莲子粥、小米扁豆粥、薄皮馄饨等,并应做到少食多餐、细嚼慢咽,以利于营养素被机体消化吸收。此外,还应鼓励患者多喝淡盐开水、菜汤、米汤、绿豆汤、西瓜汁等,以补充损失的水分和无机盐,维持体内酸碱平衡,促进早日康复。止泻药不能随便用很多人一患上腹泻,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吃止泻药,认为止住了“泻”就治好了病。其实,这样做不妥。其实,很多肠道传染病发病初期都有程度不同的腹泻,排泄物能将体内的致病菌与它们所产生的毒素和进入胃肠道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减少对人体的毒害作用。此时如果使用止泻剂,无疑是闭门留寇,并且还会使真正的病因隐藏起来,延误治疗。比如,痢疾是很严重的细菌感染病,吃了止泻药后,虽然腹泻暂时止住了,却把致病菌留在了体内。在得不到抗菌素治疗的情况下,患者会出现全身性中毒反应,水泻、高烧甚至休克,从而导致生命危险。还有些腹泻不是因细菌感染引发的,比如病毒感染性腹泻,俗称感冒性腹泻,感冒治愈,腹泻就自然停止了。吃抗菌素治疗是无效的,因此不必吃药。还有些患者习惯用解痉剂如阿托品、颠茄片等止痛,殊不知这种做法非常不安全,尤其是对患有青光眼的老年人,随便使用此类药品可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出现腹泻后,轻度腹痛者可热敷腹部,腹痛较剧烈者,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止痛剂。另外,有不少肠道传染病患者常以症状为服药依据,腹泻重时就多服,腹泻轻时就少服,稍有好转就停药。这很容易造成腹泻复发,严重者会转为慢性腹泻,给治疗带来困难。正确的服药方法是,症状全部消失后,继续用药两三天,有条件者应做大便细菌培养,待转为阴性后方可停药。把好“病从口入”关为避免腹泻的发生,人们一定要把好“病从口入”这道关,搞好环境卫生及个人卫生是预防腹泻发生的关键,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动物性食品或海产品在食用前必须煮熟、煮透。海鱼、海虾、海蟹、海蜇等海产品中常存有副溶血弧菌(又称嗜盐菌),人们吃了未熟透的上述海产品后,可引起副溶血弧菌的感染;又如猪、牛、羊、鸡、鸭等动物内脏、肌肉、蛋及乳制品常污染有沙门氏菌,因此人们在购买各种酱制品或熟肉制品后,在进食前应重新加热,以防沙门氏菌感染。不吃腐败、变质的食品。剩饭、粥、牛乳、乳制品、鱼、肉、蛋等易受葡萄球菌肠毒素的污染,若被人们食入可引起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因此,剩饭、剩菜在食用前必须充分加热,从冰箱中取出的食物也应加热后再食用。加工生食和熟食的餐具应分开,以避免交叉污染。此外,不在不洁摊位购买食品或进餐,教育儿童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对腹泻患者应注意隔离。例如,应隔离痢疾患者至症状消失后一周,患者使用的餐具应同其他家庭成员所使用的分开存放,用后可在沸水中煮沸,以达到消毒的目的。患者使用过的被褥放置户外日光照射半小时,可起到很好的消毒效果。-05-:00:00:0⊙董芳文/供图夏秋易腹泻应对要科学/enpproperty本文来源:闽南日报
1
查看完整版本: 夏秋易腹泻应对要科学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