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发布三批重量级中医药品牌名单
(记者李倩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安伟)为向全社会推介中原大地的优质中医药资源,2月27日召开的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上,我省发布三批重量级中医药品牌名单,分别是50种河南省道地药材目录、30个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和首批家中医学术流派普查名录。
河南是中药材种植和生产大省。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结果显示,河南有中药资源余种,其中很多产在特定地域,与其他地区所产同种中药材相比,品质和疗效更好,且质量稳定,具有较高知名度。省农业农村厅、省卫生健康委等5部门通过遴选评审,确定艾叶、山药、怀地黄、连翘、金银花等50种药材入选河南省道地药材目录。
信阳羚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颠茄草生产基地、仲景宛西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山茱萸生产基地……近年来,我省大力发展中药材生产,涌现出一大批种植水平高、产品质量优的道地药材种植基地。此次我省评定出30个道地药材规范化生产基地,旨在通过提升道地药材生产的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有效保障道地药材的品质,促进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
中原大地拥有众多中医学术流派,通过一代代中医人锲而不舍的传承,立足当地,服务一方。河南中医学术流派资源丰富,进一步加强发掘保护,推动流派间的交流融合,培养中医药特色人才队伍,既是中医传承创新发展的当务之急,也是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关键点和突破点。从年起,我省开展中医学术流派摸底调查工作,经过遴选,最终确定了家首批中医学术流派、位中医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年我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将达万亩
(记者刘晓波)2月27日,记者从全省中医药强省建设大会上获悉,年,我省中药材种植规模将达万亩,种植和初加工产业产值达亿元。
我省是中药材资源大省、生产大省,道地药材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物质基础,全省中药材面积万亩、产量万吨,均居全国前列。我省主要道地药材品种有多种,其中大宗中药材及特色中药材30多种,“四大怀药”等20多种道地药材占据市场绝对优势。
立足建设全国优质中药材主产区,我省按照《河南省道地药材目录》定品种、定产地,引导优势品种向伏牛山、大别山、太行山、怀药产区和黄淮海平原五大优势道地药材产区集聚,伏牛山重点发展艾、丹参、黄精等,大别山重点发展南苍术、夏枯草、芡实等,太行山重点发展连翘、柴胡、红花等,怀药产区重点发展“四大怀药”,黄淮海平原重点发展金银花、禹白芷、白术等。
种子是“芯片”,对于中药材来说也是如此。我省加快构建良种繁育体系,用足用好余种中药资源,力争每年新增鉴定20个新品种,加快建设5个省级种质资源圃、培育10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企,推动中药材品种迭代升级。
今年我省在现有52个省级标准、30个省级规范化生产基地的基础上,力争新增5个生产技术标准,打造20个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生产基地,重点在淅川、卢氏、禹州等42个生产大县开展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努力把优质道地药材产出来、管出来。
中药材产业链,种植只是前端,我省强化中药材加工企业升级,支持羚锐、太龙、宛西、福森等重点药企产品升级、单品上量,支持怀山堂、蜜雪冰城、生命果等发展药食同源功能食品,支持中大恒源等发展天然营养功能性食品添加剂,支持白云牧港、炎黄生物等发展中兽药、中药饲料添加剂,支持光合生物、神农道地、雷曼药业等发展药妆产品,推动中药材加工从“药”字号、“食”字号向“健”字号、“妆”字号拓展升级。
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我省将加快打造艾、怀药、药食同源等6大产业链,推动更多豫药走向世界。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