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党建引领筑堡垒,乡村振兴富村民烟台市
TUhjnbcbe - 2024/6/24 23:38:00

来源:烟台日报-大小新闻

张雷芝(左二)带队考察德和食用菌专业合作社

大小新闻客户端5月24日讯“我们到了高陵镇,在与相关包片包村领导对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就安排队员走街串巷摸排情况。然而,村民的质疑之声也不绝于耳:‘这些人就是来装装样子的,估计过段时间就走了’‘来的都是机关的,真的能为老百姓办实事?’……”乡村振兴服务队队长张雷芝说

坚信行动胜过一切语言。为打消百姓心中疑虑,服务队打出来两手牌:一手是强化信息推送。入驻当月迅速建立自己的,将每周的工作动态如实推送,截至目前已经持续推送80余期。同时,还借助高陵镇一并推送扩大影响,将服务队的工作真实展现在百姓面前,接受群众监督。另一手是大力营造党建领办氛围。在阎庄村立起了“党建引领筑堡垒,乡村振兴富村民”标语,在槐树庄打造了党群服务中心,在碾子头村产业基地竖起了“党建引领、支部领办、乡村振兴、共同富裕”标语,在磨山村设置了进村道路党建标语,在西洼村委增设了宣传标语和党建刊板,党建引领的氛围营造初具成效。

说干就干

申报产业项目14个

“我们用了大概一个月的时间,把阎庄、碾子头、西洼、槐树庄和磨山等5个村的自然禀赋和实际现状考察个门儿清,根据每个村的情况,又花费了数月时间申报产业项目,说干就干!”队长张雷芝说。

服务队对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先后发放调查问卷余份,撰写调研报告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服务队乡村振兴两年工作规划》。按照“以产业振兴为重点,统筹推进五个振兴”的工作思路,为5个服务村庄规划和申报了14个产业项目。阎庄村2个,为余亩苹果示范园和2个樱桃大棚;碾子头村2个,主要是8个樱桃大棚和1个苹果育苗基地;槐树庄村3个,为红薯加工厂、育苗大棚和存储窖;西洼村3个,分别是樱桃育苗大棚和露天基地;磨山村4个,以春田花花项目为主,涵盖漫水桥、花生(玉米)种植等。

稳扎稳打

小产业种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乡村振兴服务队按照项目规划、资金使用流程推进落实。与镇党委、政府一起,督促服务村庄落实招投标等相关手续。目前,绝大多数的一期项目完成了招投标手续,碾子头、阎庄村和槐树庄村的一期项目已经完成验收和审核。在服务队的大力跟进和村庄的配合下,相关产业项目已初见成效。碾子头村的大棚草莓项目实现销售额20万余元后,在年3月份顺利完成草莓到樱桃的转型,定植樱桃余棵,并完成了排水管网和滴灌设施的建设。年,又成功探索合作经营模式,完成了全部定植樱桃树木的修剪和50余株大樱桃树的移栽工作;槐树庄村的2个多功能大棚年培育红薯苗余万棵,满足了自身余亩流转土地的种植需求。在服务队的牵头下,在红薯育苗空余期,利用1个大棚与德和食用菌合作社合作的蘑菇种植项目顺利实施,目前日产蘑菇余斤,实现销售额2万余元。另外1个大棚进行了红薯和颠茄育苗,目前长势良好,年农作物种植多样性将得到进一步拓展。红薯加工厂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建设完工,可实现自主生产和代工两种模式,年可生产红薯干4万余斤。截至目前,槐树庄村的产业已经为其产生收益超过百万元;阎庄村的余亩苹果示范园已全部完成果树定植。2个高标准樱桃大棚也已建设完成,经过村民会议研究、招投标等程序,采取了托管种植模式,每年可固定增加集体收入3万余元;磨山村的春天花花田园综合体项目一期——养牛场项目,土地租赁合同顺利签订,45万资金已经全部支付到村庄账户;西洼村,年在服务队的主导下,完成了余万元的树木销售合同号。截至目前,露天和预建大棚土地,已完成不同年龄段、近5万棵樱桃苗的栽种,露天基地的围挡、管理房和2个暖棚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

牵手校、企

助力乡村振兴“新动能”

乡村振兴,人才为要。乡村振兴服务队帮助阎庄村引进湖南农大姚逸辰担任合作社经理。年,牵头阎庄村与烟台大学合作,利用苹果挂果空余期,试验种植30亩高原藜麦获得成功。目前正积极深化与烟台大学的合作,计划在年扩大种植规模,探索一年两季种植。深入鲁东大学,促成了“鲁东大学农林作物遗传改良中心女博士创新团队实践服务点”挂牌高陵镇政府。牵头槐树庄和碾子头村与中国旅游公司烟台分公司对接,开展了5次、近人的主题文旅活动。通过与企业、科研院所、院校等的合作,为村庄提供了坚实的科技、资源和人脉支撑,扩大了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牵线槐树庄,与山东省蚕业研究所、山东省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烟台综合试验站合作,利用村北4亩荒滩地,打造“柳蚕+食用菌+金蝉”联合培育高效立体示范园,目前已经初具规模,食用菌、柳蚕养殖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自从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高陵镇,槐树庄村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的泥洼路变成了柏油路,出行方便了,村里还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俺的腰包鼓了,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滋润!”提起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到来,槐树庄村村民于芳竖起了大拇指。

年,省委部署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一支由市直机关4人,区直机关6人组成的省派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高陵镇,挑起了5个村的振兴担子,槐树庄就是其中之一。一年多来,服务队着力在党建领办、一村一品、引智借力等方面做文章,村民致富路越走越宽广,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高陵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在高陵镇政府办公楼一楼乡村振兴服务队办公室,墙壁上挂满了锦旗。锦旗上印有“情系群众干实事乡村振兴暖民心”“倾情为民服务情系乡村振兴”……每一面锦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故事中都饱含着村民对乡村振兴服务队的信任和肯定。

YMG全媒体全百惠张龙摄影报道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作者/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1
查看完整版本: 党建引领筑堡垒,乡村振兴富村民烟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