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又起,麻辣飘香,又到了重口味吃货最开心的季节了,但也是某些肚子不争气的桶子们最纠结的时光,他们嘴馋,想吃,却担心自己犯老毛病,吃完就拉肚。如何破?他们想到了电视中的广告,想起了泻立停。问题是,这靠谱吗?让《健康日常》来回答吧。
咱们先来把泻立停这货来验一验吧。泻立停的复方构成是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颠茄。磺胺甲噁唑是其中的主要成分,作用是抗菌;甲氧苄啶是助手,用来加强药效;颠茄用来缓解胃肠痉挛,让肠肠肚肚的不要翻江倒海般闹得那么厉害。这配方想得还是蛮周到的,但实际的效果怎么样呢?让我们来看其中的主要原料。
磺胺的发现是年,一位叫多马克的先生发现百浪多息能够控制链球菌感染,年磺胺开始进入临床应用。磺胺主要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链球菌和肺炎球菌抑制效果明显。由于磺胺是人工化学合成,产量大、品种多、价格低,所以使用广泛。但是磺胺类药易产生耐药,也带来肾损害,加上新的抗生素不断出现,所以磺胺在医疗中的使用已经不多。
吃过一些重口味的食物后,容易引起腹泻。其中有食材的因素,对不新鲜的存放时间长或是反复解冻的食材,餐厅老板首先想到的就是用重味的调料来征服变质的异味。这可能是引起食客闹肚子的主要原因。另一个常见的原因则是吃货自身的问题,吃完就拉,往往作怪的不是微生物,而是自己的神经,这些人多是肠道易激综合征患者。
那么泻立停是不是破拉肚的神器呢?非也。首先,就算是感染因素引起的腹泻,泻立停正常情况下主要是对细菌有抑制作用,而感染的因素可能还包括病毒等。同时,近年来也发现,大肠杆菌对磺胺普通存有耐药性。
江湖有传言,有些懂事的餐厅老板,为了防止吃坏食客的肠肚,提前在火锅底料和烧烤涂料中加入了泻立停,这事儿听上去贴心,但不足为信。因为食材变质后,给人体带来影响的是其中的毒素,就是用泻立停药水泡过食材,抑制了细菌,但微生物产生的毒素是清除不了的,仍然会对肠粘膜带来刺激,拉肚发烧还是跑不了。
对于吃货们而言,如果吃某一类食物就闹肚子,那更大的可能并不是感染,乱吃抗生素起不到预防的作用,还会引起耐药或其他副作用,就磺胺来说,有一个特点,就是对某一类的磺胺形成耐药,就会对几乎所有的磺胺耐药。
防病治病这事儿,还是要听大夫的信疗效,别被广告和传言忽悠。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
你的健康,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