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园在年春季共栽培豌豆、马铃薯、大蓟、蓝靛果等30余种作物,每种作物的相关资料、栽培技术及田间管理的相关介绍如下:
种植作物:
豌豆(学名:PisumsativumL.)
豆科一年生攀援草本,全株绿色,光滑无毛,被粉霜。花期6-7月,果期7-9月。
原产地中海和中亚细亚地区,是世界重要的栽培作物之一。种子及嫩荚、嫩苗均可食用;种子含淀粉、油脂,可作药用,有强壮、利尿、止泻之效;茎叶能清凉解暑,并作绿肥、饲料或燃料。种皮部分磨成的食用纤维粉可用做面包或营养食品中食用纤维的添加剂,改善食品膨松性,促进人体消化功能。鲜豌豆榨汁饮服可治糖尿病。豌豆研磨涂患处,可治痈肿、痔疮。青豌豆和食荚豌豆含丰富的维生素C,可有效预防牙龈出血,并可预防感冒。
栽培技术:
1、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2、合理轮作倒茬,精细整地种植豌豆最好的前茬是玉米,其次是多年生牧草、高粱或马铃薯、莜麦、糜谷茬。
3、合理施肥结合秋季打耱地,每亩基施优质农家肥~千克,普磷50千克。播种时亩带种肥二铵7.5千克,尿素2.5~3千克。
田间管理:
1、苗期管理待苗出齐后及时中耕锄草,破除板结,促进幼苗生长。4~6叶时进行第二次锄草,以拔除杂草为主,如地表无板结,不宜松土,否则会造成吊苗。
2、花期管理盛花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克兑水50千克叶面喷施。
马铃薯(学名:SolanumtuberosumL.)
属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块茎可供食用,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马铃薯”因酷似马铃铛而得名,此称呼最早见于康熙年间的《松溪县志食货》。又称地蛋、土豆、洋山芋等,茄科植物的块茎。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称为世界五大作物。年,中国将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马铃薯将成稻米、小麦、玉米外的又一主粮。
栽培技术:
1、选择地块:要土质疏松,通透性好,有机质含量丰富,地势平坦,靠近水源,排灌方便。
2、合理轮作:马铃薯不宜连作,因为连作能使土传性病虫害加重,容易造成土壤中某些元素严重缺乏,破坏土壤微生物的自然平衡。前茬作物可以是水稻、玉米、葱蒜、瓜类等。
3、合理施肥:施肥最好采用平衡施肥(配方施肥)。
4、播种:按照垄距为50-60厘米开沟,沟深10厘米,在沟内施化肥,化肥上面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上面播芽块,尽量使芽块与化肥隔离开。
田间管理:
1、幼苗期(出苗-现蕾)管理:
(1)中耕培土。第一次中耕培土时间在苗高6厘米左右,此期地下匍匐茎尚未形成,可合理深锄。
(2)防治害虫。田间发现个别虫害时,即可防治。防治药物要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
(3)追肥。在土壤肥力好,底肥充足的条件下,一般不需要追肥。但有追肥必要时,可在6叶期追肥。
2、结薯期(现蕾-落花)管理
(1)对于大量结实的品种,要摘除过多花蕾,促进地下部结薯。摘除花蕾时,不要伤害旗叶。
(2)此期是需水最多的时期,要避免干旱。
3、结薯期(落花-块茎生理成熟)
管理此期根系逐渐衰老,吸收能力减弱,要注重防早衰,叶面喷施一次0.5%-1%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有效地防早衰,使地下块茎达到生理成熟。
豆角(学名:Vignaunguiculata)
豆角是蔷薇目豆科豇豆属的一年生蔬菜。又名豇豆、长豇豆、带豆。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我国北方广泛栽培的大众化蔬菜之一,其普及程度在各类蔬菜中居第一位。豆角的适应性强,既可以露地栽培,也可以保护地种植,同时还可以周年生产,四季上市。
栽培技术:
1、移栽幼苗:当小苗长出2~3片叶子后进行定植,露地可在4月下旬进行,每畦移栽两行,每穴距离20厘米,定植后浇水,并覆盖细土。
2、定植搭架:当豆角处于育苗期进行搭架,用人字形架,每隔5米立一条杆子,离地面1.5米处用铁丝连接两条杆子,然后插相对称的杆子,将其固定,这样有利于豆角的生长。
田间管理:
1、施肥:植株开花结荚后追2~3次肥。进入6月份后,高温强光会对处于结荚期的豆角产生不良影响。经过喷施叶面肥避免不良影响的产生,明显增加豆角的产值。
2、整枝:选留生长健壮,第一次花序早的侧蔓,在主蔓中部以上长出侧蔓,抽出第一花序后留4~5片叶打顶,以增加花序数。
3、调整植株:架豆角需求有支架做支撑,当豆角蔓爬满支架时,选用掐去顶尖的方法,促进侧枝的萌发和生长。
4、适时采收架豆角:一般在开花完毕后10天左右,就能到达采收规范。采收时刻一般在清晨或*昏前后,气温较低的时刻进行。
葱(学名:AlliumfistulosumL.)
为百合科葱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花果期4-7月。葱起源于半寒地带,喜冷凉不耐炎热。原产自中国,中国各地广泛栽培,国外也有栽培。作蔬菜食用,鳞茎和种子亦入药。
栽培技术:
1、定植期:葱的定植期要求不严,在6月上旬至7月上旬均可定植。
2、精细整地,施足基肥:选择地势高,土层深厚,排灌方便,地力肥沃的地块栽培。
3、严格选苗,及早定植:起苗前两天浇一次水,保证起苗时干湿适宜,起苗时要剔除病、残苗,将壮苗分级定植。
4、合理定植:定植方法一般采用排葱和插葱法。排葱适宜短白葱,插葱适合长白葱栽植。栽植深度要掌握上齐下不齐的原则,即葱苗心叶要距沟面以上7-10厘米为宜。
田间管理:
1、灌水:一般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缓苗越夏期。无论哪种方法定植都必须浇足定植水。在大约20天的缓苗期间,水分要宁干勿涝,防止烂根。第二阶段是发叶盛期,8月中旬以上,根下恢复进入叶发盛期,视苗情浇小水。第三阶段是大葱旺盛生长及葱白形成期;是水分管理的关键时期,要掌握勤浇,重浇的原则。第四阶段是葱白生长后期,10月下旬以后,应逐渐减少灌水。
2、追肥:一般需进行三次追肥。第一次在8月上旬进入发叶盛期前进行;第二次在8月下旬进行;第三次在9月上旬进行。如肥力较高,第二、三次追肥可不进行。
3、培土软化:培土有软化葱白和防止倒伏的作用。
生菜(学名:var.ramosaHort.)
叶用莴苣的俗称,又称鹅仔菜、唛仔菜、莴仔菜,属菊科莴苣属。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作物,叶长倒卵形,密集成甘蓝状叶球,可生食,脆嫩爽口,略甜。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古希腊人、罗马人最早食用。生菜传入中国的历史较悠久,东南沿海,特别是大城市近郊、两广地区栽培较多,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生菜也由宾馆、饭店进入寻常百姓的餐桌。花果期2-9月。
栽培技术:
1、播种育苗:选择品质好的种子,准备苗床,在苗床中施腐熟的有机肥、硫酸铵、过磷酸钙、硫酸钾,然后浇足底水。播种可用撒播的方式,将种子和少量的细沙土拌匀方便播种。
2、定植:幼苗长到4~5片真叶时进行定植,定植前一天浇水,根部尽量多带些土,在畦面上开5厘米左右深的沟,畦宽70厘米可栽植三行,同时追施肥水。
田间管理:
1、生菜喜湿,全生育期要求有充足水分供应。
定植5-7天后浇1次缓苗水。浇缓苗水后没盖地膜的地块进行2次中耕松土除草。以后浇3-4次水,结合浇水分期追施氮、磷肥。采收前停止浇水,以利贮运。播种后要注意淋水,经常保持土壤湿润,苗床育苗的大约3天可齐苗,及时把稻草揭去。
2、播种30天后,幼苗株高15厘米左右,具5―6片真叶时可定植。
臭菜(学名:Acaciapennata(L.)Willd.)
臭菜别名羽叶金合欢,属豆科多年生植物,主产于西双版纳。每百鲜样含胡萝卜素0.82毫克、Vb10.5毫克、Vc毫克及K、Ca、Mg、Zn、Fe等多种微量元素,“臭菜”中国菜的一大特色。臭是一种味,是原料上繁殖一种霉菌而形成的,有开胃助消化、增进食欲效果。
栽培技术:
1、5月1-5日播种为宜,先将土翻暄,整平、耙细、撒一层有机肥,播种臭菜种子埋深约25px即可,浇上水,一次性浇透。
2、采取满垄贯的方法,进行播种,由于宽度大,株数多,播后,保持种植土湿润状态。6月下旬即可食用,收后,可进行第二次播种。
田间管理:
1、臭菜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在粘重的壤土和较贫瘠的土壤中生长,但要获得高产优质的产品,要选择有排灌条件的田或地,定植前先挖好塘,按行距1.5m,株距0.7m挖塘,塘深px,塘宽px,并浇足定根水。
2、臭菜的病虫害很少,栽培容易,管理上主要是雨季要排出地上积水和铲除杂草。追肥每年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春季,第二次在秋季。打塘穴施,施肥后可结合灌水,以水调肥,促进植株不断萌发商品嫩芽、嫩梢。
香菜(英文名:CorianderHerb)
香菜又名芫荽、盐荽、胡荽、香荽、延荽、漫天星等。为伞形科芫荽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最初称为胡荽,原产于中亚和南欧,或近东和地中海一带。据唐代《博物志》记载,公元前年西汉张骞从西域引进香菜,故初名胡荽。,8~12世纪传入日本。后来在南北朝后赵时,赵皇帝石勒认为自己是胡人,胡荽听起来不顺耳,下令改名为原荽,后来演变为芫荽。在《齐民要术》中已有栽培技术和腌制方法的记载。它的嫩茎和鲜叶有种特殊的香味,常被用作菜肴的点缀、提味之品。
栽培技术:
1、香菜的栽培季节是秋季,可以采用播种的方式。
2、它喜欢排水性好微酸性的沙壤土。种植香菜前要注意翻土,施足够的有机基肥。
3、播种前要将香菜果实搓开,将种子均匀撒在土上,盖土1厘米,浇透水。
4、香菜种植要注意适时间苗,当香菜长出3-4片叶子时,将那些病弱的小苗拔掉,留下长势好的小苗。
田间管理:
1、香菜养护时要保持土壤的湿润,不要浇太多的水。在生长旺盛的时候,应该勤浇水。浇水和施肥相结合即可。
2、生长期要追肥1-2次,氮肥最好。
3、香菜在结果时,不能让土壤干燥,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种子生长。
4、当香菜植株长到15-20厘米时,可以分批次进行采摘,每采摘一次,就要进行追肥一次,保证剩下的香菜继续生长。
茼蒿(学名:ChrysanthemumcoronariumL.)
又称同蒿、蓬蒿、蒿菜、菊花菜、塘蒿、蒿子杆、蒿子、蓬花菜、桐花菜(在福建等地也叫鹅菜、义菜)。为桔梗目,菊科,茼蒿属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嫩时可食,亦可入药。在中国古代,茼蒿为宫廷佳肴,所以又叫皇帝菜。据中国古药书载:茼蒿性味甘、辛、平,无毒,有“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利肠胃”之功效。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播种前施足腐熟基肥,将其均匀撒在田内,翻耕耙平做成平畦。
2、播种茼蒿种植主要采取撒播或条播,播种后覆土1厘米左右,耙平压平。
3、春播一般在3~4月间,秋种在8~9月间,冬种在11~12月间。小叶品种适于密植,用种量大;大叶种侧枝多,开展度大,用种量小。
田间管理:
1、温度:茼蒿生长适温17~20℃,早春播种天气还比较冷凉,并伴有倒春寒现象,因此播种茼蒿后需要在畦面上覆盖地膜或旧棚膜,四周用土压实,防寒保温,待天气转暖,幼苗出土顶膜前揭开薄膜。保护地种植超过25℃时要打开通风口放风。
2、间苗除草:当小苗长到10厘米左右时,小叶种按株、行距3~5厘米见方间拔,大叶种按20厘米左右见方间拔,同时铲除杂草。
3、浇水施肥:幼苗出土后开始浇水,浇水时间和次数要灵活掌握,以保持土壤湿润为标准。每次采收前10~15天追施1次速效性氮肥。
悬钩子(学名:RubuscorchorifoliusL.f.)
悬钩子又名三月泡、广泛分布在我国除内蒙古、新疆、西藏以外的其他各省、市、自治区。悬钩子根、茎、叶、果实均可入药,根性味微苦、辛、平,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淤、解毒敛疮的功效,主治风湿腰痛、痢疾、遗精、毒蛇咬伤、闭经痛经、湿疹、小儿疳积等症,是一种苗族药的常用民间。
栽培技术:
1、种植悬钩子对土壤无特殊要求,在偏酸或中性土壤中均可良好生长,保水性能好的沙壤土特别适宜,有利丰产。
2、栽植措施整地悬钩子园的整地方法最好采用全面机械整地,深度为25~px,整地时间宜在栽植前半年进行。
田间管理:
1、施底肥:应根据栽植地的土壤条件而定,一般以施有机肥料为主,如堆肥、油饼、等固体肥料,不易流失。为了使幼树生长健壮,抵抗力强,施肥以施用氮、磷、钾三要素的复合肥料,对幼树生长最好。
2、水分管理:悬钩子根系很浅,所以它不易吸收深层土壤水分。因此,须种植在持水能力好的土壤上。悬钩子栽植后应及时灌水,尤其在干旱少雨的情况下,由于土层极易干燥,土壤含水量悬钩子很低,幼树的根系无法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因此栽植后要及时浇灌定根水,通过浇灌水使幼树根系与土壤紧密结合,根系开始萌动生长使幼树固定。
3、修剪与棚架修剪:主要针对初生茎、花茎,疏剪去部分枝条,改善群体营养空间。棚架可以减少初生茎的干扰,改善光照增加产量。
*瓜(学名:CucumissativusL.)
葫芦科一年生蔓生或攀援草本植物。茎、枝伸长,有棱沟,被白色的糙硬毛,卷须细。叶柄稍粗糙,有糙硬毛;叶片宽卵状心形,有齿。雌雄同株。熟时*绿色,表面粗糙。花果期夏季。中国各地普遍栽培,且许多地区均有温室或塑料大棚栽培;现广泛种植于温带和热带地区。*瓜为中国各地夏季主要菜蔬之一。茎藤药用,能消炎、祛痰、镇痉。
栽培技术:
1、整地:整地、施肥腐熟的有机肥5立方米,过磷酸钙25-30公斤或磷酸二铵10-15公斤。定植前翻耕作畦,畦宽1.2米,高15厘米以上。
2、定植:
(1)定植期的确定:在确保定植后不受冻的前提下尽早定植。
温度指标要求:最低夜温高于5℃,0-10厘米处土壤温度高于12℃。秋露地*瓜采用直播的方法。
(2)定植密度:-株/亩,大小行定植,小行距40厘米,大行距80厘米,株距25-30厘米,用暗水法定植。
田间管理:
1、管理插架:定植后及早插架,防风抽苗,插架可采用花架或人字形架,距离根部8-10厘米左右。
2、绑蔓:采用“8”字方法绑蔓,防治磨伤茎蔓和茎蔓下垂。每2-3节绑一次,应在下午进行,对于生长势强的植株适当绑得紧一点,并使生长点高矮一致。
3、整枝与掐尖:主蔓结瓜的应去掉所有的侧枝,侧蔓结瓜的在结瓜后留一至两片叶掐尖,并打掉所有的卷须。当茎超过架头时要及时掐尖,促进下部瓜的生长,也可以采取扭尖的方法抑制上部生长。
4、肥水管理:及时浇水与中耕,水量多少及次数依天气、生育期而定。追肥的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提倡使用有机肥追肥。
菠菜(学名:SpinaciaoleraceaL.)
又名波斯菜、赤根菜、鹦鹉菜等,属藜科菠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菠菜的种类很多,按种子形态可分为有刺种与无刺种两个变种。菠菜原产伊朗,中国普遍栽培,为极常见的蔬菜之一。
栽培技术:
1、播种时间:菠菜春菠菜在开春后气温回升到5°C以上时即可开始播种,3月为播种适期,夏菠菜于5—7月分期播种,秋菠菜于8—9月播种,越冬菠菜于10中旬—11月上旬播种。
2、整地作畦:选择疏松肥沃、保水保肥、排灌条件良好、微酸性壤土较好,PH值5.5-7。冬、春宜做高畦,夏、秋做平畦,畦宽1.2-1.5米。
3、播种育苗:菠菜地一般采用撒播。冬、春播干籽或湿籽。畦面浇足底水后播种,用齿耙轻耙表土,使种子播入土,畦面再盖一层草木灰。经常保持土壤温润,6-7天可齐苗,春菠菜前期要覆盖塑膜保温,可直接覆盖到畦面上,出苗后即撤除薄膜或改为小拱棚覆盖。追施肥水,前期以腐熟人畜粪淡施、勤施,后期尤其是采收前15天要追施速效氮肥。
田间管理:
1、应及时间苗、清除田间杂草
2、浇水降低地温,改善田间小气候
3、喷施有机肥,做到氮、磷、钾配合施用,并喷施新高脂膜倍液增强肥效。在菠菜生长阶段适时喷施壮茎灵,使植物杆茎粗壮、叶片肥大,提高菠菜抗病力,减少农药化肥用量,降低残毒,提高菠菜天然品味。
南瓜(学名:CucurbitamoschataDuch.exPoiret)
又称窝瓜,倭瓜,葫芦科南瓜属的一个种,一年生蔓生草本植物,茎常节部生根,叶柄粗壮,雌雄同株。原产墨西哥到中美洲一带,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明代传入中国,现南北各地广泛种植。南瓜的果实作肴馔,亦可代粮食。全株各部又供药用,种子含南瓜子氨基酸,有清热除湿、驱虫的功效,对血吸虫有控制和杀灭的作用,藤有清热的作用,瓜蒂有安胎的功效,根治牙痛。
栽培技术:
1、定植:有3-5片真叶时可在晴天下午选择健壮、无病虫害的小苗进行定植,种植深度以子叶平齐土面为宜,并浇透水。若为直播,则需疏去病弱的小苗,每穴留1株苗。
2、施肥:定植后约10天,喷施1次稀薄有机肥,以氮肥为主。植株开始爬蔓后生长迅速,8-10片真叶时进行第1次打顶,促使多萌发侧蔓,此时可提前搭设支架。
3、支架:当蔓在土面上沿盆绕一圈后,可牵引茎蔓攀爬支架,使叶片均匀分布,枝条不相互遮挡。
田间管理:
1、到一定阶段后植株进入开花期,初期以雄花为主,可在早晨花朵将开未开时将雄花连花梗一并摘下,可供食用。
2、雌花开始生长时,追施的腐熟有机肥以磷钾肥为主,并减少或停止采收嫩茎尖。必要时进行人工授粉,须在早上8点前进行。通常每株有3-5个瓜正常生长即可。
3、过多的幼瓜或雌花要疏去,并对茎蔓进行适当打顶,以免养分供应不足。
4、较大的瓜可用网兜套好挂在牢固处,贴近地面的瓜可用泡沫塑料或木板等垫起与土壤隔离。
草莓(学名:Fragaria×ananassaDuch.)
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40厘米,茎低于叶或近相等,密被开展*色柔毛。花期4-5月,果期6-7月。原产南美,中国各地及欧洲等地广为栽培。草莓营养价值高,含有多种营养物质,且有保健功效。
栽培技术:
1、定植:草莓在定植时应注意定向移栽,将苗的弓背向沟道一侧,使花序着生在同一方向,栽植数量为一穴一株,栽植深度以上不埋心,下不露根为宜。
2、合理密植:草莓的种植密度与种植水平关系很大,弱苗、迟栽、缺肥的田块宜密,定植密度以每亩0株左右为好,反之壮苗、早栽、足肥及采取地膜覆盖技术宜稀栽,以每亩株为好,株行距50厘米×20厘米为宜。
3、浇水:栽后要浇一次透水,栽后一周内一般早、晚各浇一次水,以后要使土壤经常保持湿润状态,以利成活。
4、施肥:草莓从定植到开花结果需要较多的肥,除要施足基肥外,还要适时补充肥料。
田间管理:
1、经常摘除病叶、枯*叶及病果,带出草莓田外深埋,减轻病虫害。经常摘除新出生的茎。
2、结合采收,发现有半面红(向阳面)半面青的果实,可将其翻转,促其均匀成熟。
3、经常清沟理墒,不使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果、烂果。
大薊
大蓟,中药名。为菊科植物蓟CirsiumjaponicumFisch.exDC.的干燥地上部分。夏、秋二季花开时采割地上部分,除去杂质,晒干。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选背阴、土层深厚、肥沃的砂质壤土育苗。全垦深耕后耙碎整平,做畦,宽约1米,高15厘米的高垄,长短不限。
2、种子繁殖:要用当年收获的种子,因隔年种子发芽率很低,如当年种用不完,应贮藏于低温干燥处。
3、播期:春季3~4月,秋季8~9月。春季采用开斜直播,秋季采用育苗移栽。播种后浅覆土浇水,适温下20~25天出苗。
4、分根繁殖:于3~4月挖起老根茎,剪取带茎及小块根的芽苗栽种,行距35厘米,株距20厘米,种后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大蓟粗生易长,每年看杂草生长情况中耕除草几次,头次中耕要浅。
2、追肥:结合中耕除草进行,以人畜粪水和氮肥为主,苗期追肥宜少量多次。二、三年生苗春季或冬前施腐熟的粪干肥。
3、大蓟未见有病虫为害。
辣椒(学名:CapsicumannuumL.)
别名:牛角椒、长辣椒、菜椒、灯笼椒。为木兰纲、茄科、辣椒属。一年或有限多年生草本植物。未成熟时绿色,成熟后成红色、橙色或紫红色,味辣。种子扁肾形,淡*色。
栽培技术:
1、定植以土温15℃以上为宜,过早定植,因土温低,生长缓慢,而且落花,达不到早熟目的。
定植距离:早熟品种行距40一50厘米,株距26—33厘米,每穴1一2株,晚熟品种行距66—73厘米,株距50—60厘米,每穴1株。
2、选择晴天的下午定植,当天上午苗床需浇水,以利扯苗。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定植成活后,及时浅中耕一次。植株开始生长,着重中耕一次。植株封行以前,再中耕一次。中耕结合除草和培土。
2、肥水管理:定植后要抢晴天追施提苗肥,每次用量不能过多或过浓,否则易引起徒长,推迟开花结果。当等一、二层着果后,要追施较多肥料,促进果实长大。果实开始采摘后,更要求土壤有充分肥水,植株才能正常生长和结果。
3、采收和留种:作为鲜食的,大都采收青果,也可以采收红果。而作为干辣椒的,则必须采收红熟的果实,采收要及时,否则影响植株的生长和结果。留种采收株选结合果选的方法,即在田间根据品种特征选择标准株贴上标志,作为留种株。
茄子(学名:SolanummelongenaL.)
茄科,茄属植物。茄直立分枝草本至亚灌木,高可达1米。果的形状有长或圆,颜色有白、红、紫等。果可供蔬食。根、茎、叶入药,为收敛剂,有利尿之效,叶也可以作麻醉剂。种子为消肿药,也用为刺激剂,但容易引起胃弱及便秘,果生食可解食菌中毒。原产亚洲热带,中国各省均有栽培。
栽培技术:
1、茄子的种植地块应选择土壤肥沃,排灌方便,前作为水稻或前三年未种过茄科作物的田块,深耕晒白,土块细碎。结合整地,亩施石灰粉50-80公斤对土壤消毒及调节酸碱度。
2、茄子耐肥性强、需肥量多。移栽前要施足基肥,起高畦种植。畦高约30厘米,畦宽包沟1.8米。双行植,株距45-50厘米,亩植株左右。单行植,畦宽包沟1.3米,株距45厘米,亩植株左右。
3、定植后淋足定植水,幼苗成活后停止浇水,促进根系深扎。
田间管理:
1、肥水管理:茄苗定植后约15天进行浅中耕除草,结合小培土薄施一次提苗肥。植株根茄坐果后,摘除根茄以下的侧枝,以免枝叶过多,消耗养分。茄子生长前期需水量不多,适当的干旱有利花芽分化,提高坐果率。根茄坐稳果后,植株生长需要的水分逐渐增多,应保持土壤湿润,适当排灌。
2、植株整理:茄子的生长势很强,侧枝多,叶片长得很快,尤其在气温适宜、肥料充足的情况下,植株更为繁茂。但是,若植株长得过密,就会引起落花、烂果,果实色泽也差。因此,修好叶茄子可提高产量。
3、适当修叶:叶片是制造和积累养分的器官,一般情况下茄子叶片越多,制造和积累养分也就越多。但是,如果叶片过多,会影响通风透光,且老叶和病叶不仅制造养分能力弱,还能传染病害,所以修去一部分健叶,摘除老叶、病叶,有利于植株生长和结实。
⑴摘除根茄以下的侧枝,以免枝叶过多,消耗养分。
⑵摘叶:摘叶可以通风透光,减少下部老叶对营养物质的无效消耗,植株封行后,及时把病叶、老叶、*叶和过密的叶摘去。
⑶剪枝:茄子是双杈分枝作物,一般双干整枝,即对茄以上留两个枝条,每枝留一个茄,每层留两个茄。每级发出的侧枝在茄子长到一半大时留2-3片叶摘心。
⑷疏果:及时把发育不良的幼果、畸形果和病果摘去。
番茄(学名:LycopersiconesculentumMill.)
又称西红柿,是茄科番茄属中以成熟多汁浆果为产品的草木植物。我国栽培的番茄是从国外引种的,果实多为红色,样子像柿子,故俗称西红柿。花果期夏秋季。它既含有丰富多样的营养,又有着美观迷人的外形;它既是菜中佳味,又是果中美品,有多种功用,被称为神奇的菜中之果一、种子选择选择出芽率高和耐寒的品种。
栽培技术:
1、播种定植:播种的适宜时间为8月中下旬-9月上旬。将种子催芽后用营养土埋在畦内,苗床适宜温度为25-30度。
2、出苗后通风炼苗,白天的适宜温度为25-30度,夜间的适宜温度为15-20度。在幼苗萌发真叶这段时间,要注意昼夜温差的控制。
3、定植前一星期要注意通风。番茄是生长周期长,需肥量大,在定植前要施足基肥。
4、在晴天进行定植,挑选健康,强壮的植株进行定植,保持45厘米左右的株距。定植后浇水、松土。
田间管理:
肥水管理:在蹲苗时不能浇水,因为要保证根部下扎。番茄仔第一穗果实坐稳前,主要是初期生长,其余时间基本上不需要浇水和施肥。番茄对氮肥、钾肥需求量大,同时也需要适量的磷肥。待第一穗果实坐稳,可以施加每平方米20-30kg的硫酸钾复合肥,等待第二穗第三穗果实快速膨大时,可追肥3次左右。
苦瓜(学名:MomordicacharantiaL.)
葫芦科苦瓜属植物,一年生攀援状柔弱草本,多分枝。雌雄同株。花、果期5-10月。苦瓜原产东印度,广泛栽培于世界热带到温带地区。中国南北均普遍栽培。苦瓜果味甘苦,主作蔬菜,也可糖渍;成熟果肉和假种皮也可食用。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苦瓜对土地要求不严格,各种土壤均可种植。但最好选择近水源、土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地。
2、适时播种:苦瓜秋植植期一般为7-8月,此期气候适宜,易管理,采收时间长,产量高。
3、合理密植:种植密度(规格)要合理,一般种植的株行距为:等行距以80×厘米、宽窄行距以×(30+)÷2厘米为宜
4、施足基肥:播种种植时,先按种植规格犁开沟,在沟中挖穴施肥,然后把种子点播于穴中,每穴种子不能直接接触肥料,随后淋足水分。
5、搭棚与引蔓:当幼苗长至5-6片真叶时,应及时插竹搭棚。
田间管理:
苦瓜施肥用水应实行水肥一体化管理,且施肥应掌握“苗期轻施,花果期重施”的原则,这样既可保证蔓叶正常生长发育,也可满足其不断开花结果对养分的需求。在水肥一体化管理上,应根据苗情及天气变化灵活施用。
苦瓜喜湿润,忌积水,在用水上可根据土壤干湿情况进行。一般晴天太阳猛烈蒸发量大,水分消失快,需及时灌水,以保证其生理需水的要求,避免受旱萎蔫,影响植株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若遇暴雨,应及时做好排水工作,以免田间积水引起烂根发病。
丝瓜(学名:Luffacylindrica(L.)Roem.)
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藤本;茎、枝粗糙,有棱沟,被微柔毛。雌雄同株。果实圆柱状,直或稍弯,表面平滑,通常有深色纵条纹,未熟时肉质,成熟后干燥,里面呈网状纤维。种子多数,黑色。花果期夏、秋季。中国南、北各地普遍栽培。果为夏季蔬菜,成熟时里面的网状纤维称丝瓜络,可代替海绵用作洗刷灶具及家具;还可供药用,有清凉、利尿、活血、通经、解毒之效。
栽培技术:
1、整地:由于夏季雨水多,夏丝瓜整地要深沟高畦;畦包沟宽1.6米,畦面宽1.2米。
2、播种:夏季温度高,出苗快,一般直播就可以,播种前浸种3-4个小时或浸种后催芽24小时再播。单行双株,穴距30-40公分,每穴放3-4粒种子,盖土1.5公分,盖上纱网,淋水。出苗后,每穴留苗2株。
3、插竹引蔓:当蔓长30厘米时可插竹,插入字架,插架后,不要马上引蔓,要适当窝藤、压蔓,有雌花出现时再向上引蔓,并使蔓均匀分布。
4、吊瓜:丝瓜瓜仔弯曲时,要吊瓜,用小包装绳一头绑瓜蒂一头绑一小石块,把瓜拉直,一般摘瓜后2-3天进行。
田间管理:
1、肥水:夏丝瓜苗期淋粪水2-3次,初花期重施追肥。每采收2-3次,再追肥一次。夏丝瓜苗期水分不能太多,太多了不利于根系生长。抽蔓开花期需水较多,晴天要早晚淋水,采收期除淋水外,沟内要保留10-20厘米的水层,雨天要及时排水。
2、搞除老叶:夏丝瓜采收后期,下面的病叶、老叶影响通风,又易传播病害,要及时摘除。
3、及时采收:夏丝瓜从种到初收35-45天,采收期50-60天,自花开放到采收商品约10-12天,采收要及时,否则,易纤维化,不能食用,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
冬瓜(学名:Benincasahispida(Thunb.)Cogn.)
葫芦科冬瓜属一年生蔓生或架生草本植物,茎被*褐色硬毛及长柔毛,有棱沟,叶柄粗壮,被粗硬毛和长柔毛,雌雄同株,花单生,果实长圆柱状或近球状,大型,有硬毛和白霜,种子卵形。
栽培技术:
1、定植授粉:起宽畦畦宽2-2.5米(连沟),畦高0.5米左右,成高畦阔坜水坑栽培。苗龄在30-40天、2叶1心至3叶1心时,选根系发达,茎粗节短,叶厚色浓的苗定植。定植规格据品种及种植季节而定:春植生长期长,结瓜迟,瓜形大,宜单行植,株距以80-厘米为宜。
2、搭架绑蔓:缓苗时进行搭架引蔓上架,也可不搭架直接爬地栽培,搭架在开始伸蔓时进行。架式有平架、篱架、拱架3种。当瓜蔓长有16-18个节时便可引蔓上架。上架后按每20-30厘米用绳绑蔓1次,结合绑蔓去掉侧枝、卷须和多余的雌花。
3、采收储存:冬瓜在花凋谢后30-35天即可采收。储藏的冬瓜应选择皮厚、肉厚、质地致密、表皮青绿发亮、布满蜡质、大小一致、无破损的晚熟大型品种。
田间管理:
1、水肥管理:在幼苗破心前适当控制水分,促进根系生长;破心后经常保持营养土呈半干半湿状态,使瓜苗稳健生长。定植后,用稀薄粪水浇施2-3次,促其快长。伸蔓期浇1次透水。坐果期,当果实长到拳头大小时,追施坐果肥1次,施尿素kg/hm2,可随水膜下渗灌。
2、出果管理:早熟冬瓜因果小,每株可留果2-3个,以增加产量。一般第一瓜多发育不良,大多选留第2瓜胎及以上的瓜。为提高坐果率,可采用人工授粉。大瓜应实行吊瓜。
葫芦(学名:Lagenariasiceraria(Molina)Standl)
属葫芦科、葫芦属植物,它是爬藤植物,一年生攀援草本,有软毛,夏秋开白色花,雌雄同株,葫芦的藤可达15米长,果子可以从10厘米至一米不等,最重的可达一千克。
栽培技术:
1、种植方法
浸种55度水15分钟,然后30度水24小时.温水上放七天(不接触)尖端裂开就栽种。然后栽种到土里,苗出到3分之2时转到18度。
2、选茬整地
(1)选地 选茬最好选择排水良好、土质肥沃的平川及二洼地;有灌溉条件的岗地也可以。以玉米、小麦、大豆茬为好,忌白瓜、西瓜等瓜类重迎茬。
(2)整地 早春顶浆打垅,及时压平保墒。种植垄为长口垄,垄宽90—px,中间7—8条空垅也要打垅有利于灭草。
3、苗床播种
(1)苗床准备:苗床底垫8—px马粪或碎草,上面铺一层土,踩实、踩平。
(2)营养土准备:选择没有使用过普施特、豆磺隆等除草剂的土壤,并筛好,与筛好的腐熟农家肥按7:3比例混拌。
(3)装袋播种:将营养土装入10×px的塑料袋中,并在塑料袋底1/3处放入20—30粒二铵作底肥,装满蹲实,并将营养袋底角剪开或者在底部扎孔径为8—10mm的眼2—4个以便透水。将营养袋整齐摆放在苗床上(间隙25px),并浇足水,表土干后,待播种,播种时间为4月5—10日进行。用木棒在营养袋中间扎3—px深的眼,将催好的芽的种子,芽眼朝下放好,复完土后进行1次浇水。种子出苗之后需要根据幼苗的生长情况来进行适当的移栽。
田间管理:
1、人工锄草,及时防治病、虫害。
2、结合追肥耢平空垄并铺草,在主蔓长到px左右时,最好结合灌水,每株追施尿素—克,追肥不要距主根太近,防止烧根。不要将尿素散落于叶面上,防止烧叶,并耢平空垄防止草荒,然后对空垄进行铺草,每平方米用稻草或麦秸1kg左右。
3、顺蔓、掐尖、打杈、人工授粉
(1)顺蔓每株留两个主蔓,两条主蔓均横在空压缩上。可培1次定向土,使瓜秧向顺风方向倾斜,避免翻秧。
(2)掐尖一级分杈,长到3片叶时,开始掐尖,看住并掐掉二、三级分杈,主蔓掐尖在8月以后。
(3)人工授粉,一般甜葫芦上午和雨天不开花,所以每天上午打杈、掐尖,下午16时开始授粉,过了处署(8月23日)就可停止授粉,一般两条主蔓结瓜6—8个。
葡萄(学名:VitisviniferaL.)
为葡萄科葡萄属木质藤本植物,果实球形或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8-9月。葡萄是世界最古老的果树树种之一,葡萄的植物化石发现于第三纪地层中,说明当时已遍布于欧、亚及格陵兰。葡萄原产亚洲西部,世界各地均有栽培,世界各地的葡萄约95%集中分布在北半球。葡萄为著名水果,生食或制葡萄干,并酿酒,酿酒后的酒脚可提酒石酸,根和藤药用能止呕、安胎。
栽培技术:
1、整地沃土葡萄喜欢通风良好的沙壤土,因此适合在洪泛区和丘陵沙地种植。
2、挖穴栽植种植通常在秋季后进行,在上冻前进行,越早越好。根据行间距2至3米,工厂间距为0.5至0.8米,行间距便于机械喷涂。在种植幼苗之前,剪去苗木枯桩,并将长根切成20至30厘米。
3、立架固定一般采用单栅栏框架,便于通风透光,提高浆果质量,便于田间管理,机械化养殖,喷洒,打顶,收割,养殖,节省人力。
4、水肥管理严格把握“成活在水,壮树在肥“的原则,追肥的原则应该遵循“先少后多”的原则。
5、整形修剪在春天,留下两个强壮的芽,其余的剪掉。当新芽长到13至15片叶子时,心脏顶部,次级尖端留下1或2个,次级尖端重复留下2至3片叶子。同时,有必要及时去除卷须,以防止营养物质的消耗和过度滥爬。
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中耕除草正值根系活动旺盛季节,为防止伤根,中耕宜浅,一般为3-4厘米。在灌水或降雨后应及时中耕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和水分蒸发。全年中耕6-8次即可。
2、施肥:基肥是葡萄园施肥中最重要的一环,基肥在秋天施入,从葡萄采收后到土壤封冻前均可进行
3、追肥:在葡萄生长季节施用,一般丰产园每年需追肥2-3次。第一次追肥在早春芽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在谢花后幼果膨大初期进行,以氮肥为主,结合施磷、钾肥。第三次施肥在果实着色初期进行,以磷、钾肥为主,施肥量占全年用肥量的10%左右。
4、需肥特点:需肥量大、需钾量大、需肥种类的阶段性变化。
5、灌水:灌水时期及次数一般成龄葡萄园的灌水,是在葡萄生长的萌芽期、花期前后、浆果膨大期和采收后4个时期,灌水5-7次。同时要注意根据当年降雨量的多少而增减灌水次数。
蓝靛果(学名:LoniceracaeruleaL.var.edulisTurcz.exHerd.)
是忍冬科,忍冬属蓝果忍冬的变种。落叶灌木,果蓝黑色,稍被白粉,5-6月开花,8-9月结果。椭圆形蓝紫色浆果像玛瑙石,味道酸甜可口。浆果含7种氨基酸和维生素C,可生食,又可提供色素,亦可酿酒、做饮料和果酱。除具极高的食用价值外,果实中还含有丰富的活性物质,诸如芸香甙、花青甙等,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果实不仅有清热解毒之功效,而且对降压,提高血球数,治疗小儿厌食症都有一定疗效。嫩枝可入药,清热解毒。蓝靛果全植株含有桃叶珊瑚甙,种子含花色甙
栽培技术:
1、适时栽种:季节:春、秋两季都可以栽植。春季在4月中下旬至5月初进行栽植。秋季在封冬之前进行栽植
2、整地:全面整地或穴状整地。在较好的地块实行全面整地,深翻25厘米,并要耙细,平整,拣去树根、石块等杂物。
3、苗标:要选育良种育出的壮苗,苗木要健壮,根系发达,芽眼饱满,大小整齐的1级苗木。苗高要求25厘米以上,地径0.3厘米,主根长25厘米以上,侧根多于10个。庇荫树种以白桦、赤杨为佳或果树(小乔木),树高要求3米以上,胸径2厘米-3厘米,主侧根发达完好。
4、定植株数:每穴定植9株,呈3×3状,株间距20厘米,栽植时要扶正、踏实、深浅适中,不窝根、浇透水。这样能较快形成旺盛株丛,有利多结实,达到丰产丰收。
田间管理:
1、灌水排水:蓝靛果栽植成活后,每年开春后,入冬前土壤含水量不足40%时应即使浇灌,以保证对水的要求。同时对低洼地有积水的要及时排除。
2、施肥:蓝靛果具有喜肥的特点,所以当土壤肥力减退时要以农家肥为主,忌用化肥,以保证果实绿色食品的纯度性。
3、除草:栽植当年要进行除草、松土二次,以后根据生长情况每年对影响上呢各种哪个的高棵灌木杂草割除一次。
4、平茬割条:蓝靛果萌生力强,为使株丛增加新的枝条,在栽植成活的第二年冬天(三九天)对株丛进行平茬,要求茬高5厘米-10厘米。翌年春发出较多的新枝,按照留优去劣的原则,每株保留健壮枝条6个,其于割除,使每株丛枝条可达50左右的结果枝。
5、庇荫树:庇荫树的栽植是为蓝靛果生长创造适宜的生态环境,所以必须搞好扶育管理,使其达到庇荫树一般枝高不得低于3.0米,郁闷度要始终保持在0.2-0.3之间,过大时应及时对冠枝进行疏截。
黑加仑(学名:RibesnigrumL.)
黑加仑学名黑穗醋栗又名黑醋栗,黑豆果,紫梅。虎耳草目茶藨子科茶藨子属,小型灌木,其成熟果实为黑色小浆果,内富含维生素C、花青素,可以食用。也可以加工成果汁,果酱等食品。黑加仑含有非常丰富的维生素C、磷、镁、钾、钙、花青素、酚类物质。目前已经知道的黑加仑的保健功效包括预防痛风、贫血、水肿、关节炎、风湿病、口腔和咽喉疾病、咳嗽等。
栽培技术:
1、选地:园地最好是平坦地块,因平坦地块土层厚且土质肥沃,人工管理方便,灌水条件好可以便于于机械化作业。若选择山地、坡地,最好坡度不超过15度,坡向最好是向南或接受阳光好的朝向。
2、定植:黑豆果的定植可分为春、秋两个时期。春栽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土壤刚刚化冻,这时的墒情好,苗木容易成活。但春栽苗宜早不宜迟,这是因为黑豆果的物候期早。定植时,株距1-1.5米,行距2-2.5米。每亩(平方米)定植-株。
田间管理:
1、施肥:可根据黑豆果各生长阶段需肥的规律来确定施肥时期。一般来讲需肥时期与果树的物候期相一致。根据黑豆果年生长期的特点,可分为三个时期进行施肥。一次是施基肥,在春季或秋季进行。其他两次施肥是追肥,主要在开花后和5~7月间进行。
2、浇水:水是整个作物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所以要求有良好的水分环境,以满足生长需要。4月初灌催芽水。5月下旬灌坐果水,此期是需水的高峰。6月中旬灌催果水,此时灌水有利于稳定土壤温、湿度。
3、松土保持果园土壤疏松,满足作物对土壤环境要求,应及时进行铲趟耕翻,清除杂草
4、修剪:黑茶藨子寿命可达十多年,只有通过修剪方式来调节生殖生长与营养生长的矛盾,使其达到株丛合理的通风透光,枝繁叶茂,生长平衡。
5、防寒:多数黑加仑品种抗寒能力差,如不埋土防寒,株丛枝条甚至大部分枝条因受冻出现抽条干枯现象,严重地影响长势和产量,因此应当进行埋土防寒以确保安全越冬。
韭菜(学名:A.tuberosumRottl.exSpreng.)
别名:丰本、草钟乳、起阳草、懒人菜、长生韭、壮阳草、扁菜等;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特殊强烈气味,根茎横卧,鳞茎狭圆锥形,簇生;鳞式外皮*褐色,网状纤维质;叶、花葶和花均作蔬菜食用;种子等可入药,具有补肾,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等功效在中医里,有人把韭菜称为“洗肠草”。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育苗地应便于排灌,近1-2年未种过葱蒜类蔬菜的砂壤土或粘壤土地,冬前深耕,浇冻水,翌春顶凌耙耕以保墒。
2、适期育苗:韭菜秧苗生长缓慢,应适期早播,以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为宜。
3、秧田管理:苗高px左右轻浇一水,及时松土;px以后,可结合浇水溜施腐熟粪肥或追施尿素2-3次,并随水冲施晶体敌百虫每亩0.5-1kg,以杀灭韭蛆等害虫。苗高15厘米后控制灌水,以防徒长倒伏。杂草应及时拔除,在苗高px左右时,亩用0.5-0.75kg25%除草醚防除。
4、合理定植:韭菜选土壤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亩施腐熟农家肥4-5立方米,整平作畦。畦宽2-3m,每3畦一组,在其北侧设1m宽的防寒带。6月下旬至7月上旬移栽。定植前将须根末端剪掉,齐鳞茎理成小把。平畦穴栽,行距13-px,穴距10-px,每穴6-8株为宜。栽植时,以不埋没叶鞘为宜,栽植后踏实,及时浇水。
田间管理:
当韭菜新叶发出后应浇缓苗水,并中耕保墒,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入秋后,正值韭菜生长最旺盛时期,要充分供应肥水。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植株生长缓慢,保持地表不干即可。霜冻后即转入拱棚管理阶段。
向日葵(拉丁文:HelianthusannuusL.)
为木兰纲、菊目、菊科、向日葵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高1~3.5米。头状花序,直径10~30厘米,单生于茎顶或枝端。矩卵形瘦果,果皮木质化,灰色或黑色,称葵花籽。原产南美洲,驯化种由西班牙人于年从北美带到欧洲,最初为观赏用。19世纪末,又被从俄国引回北美洲。中国均有栽培。向日葵种子叫葵花籽,常炒制之后做为零食食用,味美,也可以榨葵花籽油用于食用,油渣可以做饲料。
栽培技术:
1、选地:向日葵栽培应选择土地平整,肥力中等,灌排方便,土壤粘性相对较小的地块。不宜重茬。以种子方式繁衍后代,播种时以泥炭土为宜。播种前用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害虫,隔离病毒感染,提高种子发芽率。
2、种子:培育种子先由温水泡过,再以种子尖端朝下种植在土中,约4~5天即可发芽。
3、播种:①人工或机力作畦,点播或开沟条播;②精量点播,每穴1—2粒。干旱地区可采取深开沟浅覆地的方法,将种子播在墒情较好的湿土上。
田间管理:
1、为了保证一播全苗,必须在出苗期逐田逐行检查;如成片成行缺苗要及时补种,将种子浸泡催芽露白后,及时补种。缺苗少的要移密补稀,带土移栽(注意幼苗的向阳方位),浇好定根水,成活率一般可达95%以上。还可育一部分保险苗。
2、尽早间苗,防止苗挤苗,影响培育壮苗,乃至以后的产量。主要是起除草松土、破除板结、保蓄水分、减少蒸发、减轻盐碱等作用。尽早动手中耕除草,松土保墒。
3、开沟追肥第3次中耕时进行,以氮磷肥为主。将其混合均匀后施入土壤,通过开沟培土,保证次生根生长发育,防止倒伏,减少子叶节以下基部分枝。
4、灌水采用沟灌方式,减少每次灌水量的方法可有效防止倒伏。推迟灌头水时间,能有效地控制食葵株高。
5、授粉及时进行人工辅助授粉。用”对花盘”、“粉扑子”、”棉线手套”等方式进行花盘间相互传粉,或收集父本花粉用小刷子轻轻涂抹在母本的柱头上。授粉在盛花期进行3、4次。
玉米(拉丁学名:ZeamaysL.)
是禾本科玉蜀黍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玉蜀黍、棒子、包谷、包米、包粟。玉米是一年生雌雄同株异花授粉植物,植株高大,茎强壮,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作物,也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仅次于水稻和小麦。玉米一直都被誉为长寿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但由于其遗传性较为复杂,变异种类丰富,在常规的育种过程中存在着周期过长、变异系数过大、影响子代生长发育的缺点,而现代生物育种技术不但克服了上述缺点和不足,同时也提高了育种速度和质量。玉米味道香甜,可做各式菜肴,如玉米烙、玉米汁等,它也是工业酒精和烧酒的主要原料。
栽培技术:
1、选用优良品种:近年推广的高产饲用品种有:南校、南校18、迪卡,甜玉米有玉美头、华珍,糯玉米有玉美头等。2、整地播种。
田间管理:
1、除草:播后1~2天内用乙草胺或48%拉索乳油ml兑水40kg喷雾防苗期杂草。2、补苗定苗:3叶期对缺株穴要补苗。在傍晚和阴天进行,苗要带土,栽后淋足定根水。5叶期定苗,每穴留1株。3、追肥:具体施肥量据地力水平和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以保持生长茁壮,叶色正常或偏深为宜。定苗时施攻杆肥,结合浅中耕小培土。7~8叶时结合培土重施攻穗肥。抽雄前再施攻苞肥。4、管水:拔节期前控水防涝,诱导根系深扎。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期需水多,要保持充足的水分。5、培土防倒伏:拔节后玉米大喇叭口期结合重施肥进行培土,以保肥、抗倒伏和促进根系与植株生长,同时可盖住部分杂草。
秋葵(学名:Abelmoschusesculentus(Linn.)Moench)
亦称咖啡*葵、*秋葵,锦葵科一年生草本植物。茎圆柱形,疏生散刺。花*色,内面基部紫色,蒴果筒状尖塔形,种子球形,花期5-9月。秋葵性喜温暖,原产地印度,广泛栽培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湖南、湖北、广东等省栽培面积也极广。素有蔬菜王之称,有极高的经济用途和食用等价值。
栽培技术:
1.整地施肥:*秋葵根系发达,入土深,宜选择耕作层深厚、土质肥沃、受光良好、排灌方便的壤土或黏壤土地块整地。播种前将土地深耕20-30厘米,施足基肥。北方采用平畦或高垄两种栽培形式。北方5月上中旬播种。由于*秋葵前期生长缓慢,到7月份才开始采收,为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可与其他生育期短的蔬菜和农作物间作。
2.播种:播种前用20-25℃温水浸种12小时,然后擦干,于25-30℃条件下催芽48小时,待一半种子露白时即可播种。在事先整好的畦内按行距80厘米、株距50厘米挖穴,先浇足底水,每穴播种2-3粒,覆土2-3厘米。
田间管理:
1、破心时进行第一次间苗,间去残弱小苗。2~3片真叶时第二次间苗,选留壮苗。3~4片真叶时定苗,每穴留1株。
2、定植后第一朵花开放前加强中耕,以利根系发育;封垄前中耕培土,防止植株倒伏。
3、植株调整:*秋葵在正常条件下植株生长旺盛,主侧枝粗壮,叶片肥大,往往开花结果延迟。可采取扭枝法,即将叶柄扭成弯曲状下垂,以控制营养生长,并适时抹芽防侧枝生长。
4、水肥管理:*秋葵生育期间要求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整个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度。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应适当追肥,不可偏施氮肥。
菇娘(学名:PhysalisalkengiL.var.franchetii(Mast.)Makino)
红菇娘
又称戈力、洋菇娘、毛酸浆、金姑娘,满洲乳果,属一年生茄科植物。菇娘的浆果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高级新型营养保健“草本水果”。菇娘浆果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维生素,新鲜浆果中含维生素B的复合体比番茄高3倍;含糖量超过葡萄,含果糖30%左右,并含有18种氨基酸及适量的微量元素(锌、硼、硒、硅等)。此外,菇娘鲜果还有一定的保健药用价值。它含有大量的橡胶酸铁铵,对再生障碍性贫血有一定的疗效。成熟浆果,鲜食味道甜酸适口、风味极佳,也可制蜜饯、果酱等。
*菇娘
为茄科植物一年生草本,原本是野生植物。多生长在山坡上,它耐寒抗旱,在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生长较多。成熟的果实呈*色,果实外有一层草纸样的外皮。株枝上的果实呈多角灯笼形,内有圆形果球,如樱桃大小,秋天成熟后可食用,味甘甜。它还是一种中药材,有清热解毒,镇咳利尿的功效。又据现代科学分析,菇娘果中含有十八种氨基酸,有21种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还有八种维生素。又是无污染、风味独特、营养丰富的天然食品。是一种食用与药用为一体的高级新型营养保健“草本水果”。
栽培技术:
1、选地与整地:选择肥沃、向阳、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宜。每平方米施腐熟有机肥1.5吨,深翻20~px,耙平,整细,按宽px做畦。
2、种子繁殖:直播于5月上旬开始,播后顺畦按行距px压实,保持湿润,20~25天出苗。
3、育苗移植于3月中旬播种,温度保持25℃时,15天出苗,5月下旬开始移植,按行距px、株距px定植。
4、也可以通过根茎繁殖:于4月初将根茎刨出,选择健壮、无病的根茎,剪成10~px的段,每段保留2个芽,按行距px顺畦开沟,沟深3~px,将根茎段顺沟一个挨一个摆放,覆土,浇水,保持湿润,25~30天出苗。
田间管理:
1、直播在苗高4~px时疏苗,苗高9~px时按株距px定苗。
2、每年锄草松土2~3次,锄草时不宜过深,以防伤害根茎。夏季要及时拔除大草,排除积水,防止倒伏。越冬畦于秋收后清除地上杂物,春季结合翻土施肥1次,并切断根茎,捡除多余根茎,减少无效苗。
3、发生蚜虫或红蜘蛛用乐果按说明书稀释后喷杀。
姜不辣(HelianthustuberosusL)
别名:洋姜、菊芋、鬼子姜,东北俗称姜不辣姜不辣(10张)属菊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