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叶芳
编审|辛欣
编辑|廖颖瑶
鼻咽癌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中国病例人数约占全球病例的47%。其中,我国华南地区的鼻咽癌发病率格外高,大约是全球发病率的20倍。数据显示,有三分之二的病人就诊时已经是中晚期。
11月15日,中国肿瘤学大会(CCO)在广州举行,39健康·新闻会客厅邀请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首席专家马骏教授详解鼻咽癌的诊治。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鼻咽癌首席专家马骏教授
以下是采访实录:
能否请您介绍一下中国鼻咽癌高发的原因,以及鼻咽癌的一些发病特点。
马骏:鼻咽癌的发病具有独特的地域性,我国华南地区和东南亚地区的发病率都很高。每年全球新发鼻咽癌约8-9万,中国发病人数约占世界新发鼻咽癌的一半。鼻咽癌好发于青壮年,男女发病比例为3:1。
鼻咽癌主要的发病原因有以下几个:
1、遗传因素。医院统计的数据,28.2%的鼻咽癌患者都有癌症家族史,10%的患者有鼻咽癌家族史,鼻咽癌患者的一级亲属(包括父母、子女、父母的兄弟姐妹)的发病风险是其他人群的4-10倍。
2、从人类学研究看,根据《汉书》和《史记》,广东省区域内曾经存在一个民族叫做“百越族”,意思是有数以百计的部落居住在这个地方。在气候、饮食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在百越族慢慢形成了鼻咽癌的易感基因,经一系列的婚配和迁徙,把鼻咽癌的基因带到了世界的不同地方,比如东南亚、阿拉斯加、印度西部、我国台湾地区、太平洋的一些岛国等。
3、环境因素,比如饮食生活习惯的影响。广东鼻咽癌高发区内的婴儿,在断奶后首先接触的食物便有咸鱼。另外,经常食用鱼干、腊味也与鼻咽癌的发生有关。
4、EB病毒感染。这种病毒可能适合南方湿热气候条件下生存。感染EB病毒后,鼻咽部的上皮细胞在遗传背景和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癌变。
您从事鼻咽癌的临床诊疗和科研创新三十余年,研究出了适合中国人实际情况的鼻咽癌治疗方案,把鼻咽癌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由90年代的60%提高到目前的84%。请您介绍目前局部晚期和转移性鼻咽癌的治疗现状如何?
马骏:目前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诊疗策略是以放疗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模式。我们团队的研究发现,在放疗前增加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诱导化疗方案,能够提高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并且副作用小,基本可控。该研究成果去年已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已经在国际上推广应用。
对于转移性鼻咽癌来讲,总体预后比较差,治疗以化疗为主,目前的一线方案就是吉西他滨联合顺铂,医院张力教授主导的一项研究结果。另外,还有针对转移性鼻咽癌,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的基础上加入免疫治疗,希望能看到更好的疗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国际上关于鼻咽癌的治疗有哪些新突破?
马骏:近二三十年,鼻咽癌诊疗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个是影像诊断的进步,以磁共振加PET-CT作为鼻咽癌诊治的基本影像学手段,可以更清楚地显示肿瘤向周围侵犯的程度,也为精准治疗提供了基础。
其二,适形调强放疗成为鼻咽癌放疗的主流。强调根据患者自身肿瘤侵犯的范围,绘制相对个体化的靶区,给予肿瘤区根治性剂量,同时能够给周围正常组织合理的保护,显著提高了肿瘤的局控率,减低正常组织损伤,实现精确放疗,使患者达到“既活得长,又活得好”的目的。
其三,局部晚期鼻咽癌开始采用“在放疗的基础上加用化疗”的综合治疗模式,进一步把晚期鼻咽癌患者的生存率提高。
作为鼻咽癌专家,能否分享一下您个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防癌之道?
马骏:鼻咽癌目前尚未有预防性疫苗,我认为鼻咽癌高发区的预防重点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建议定期体检。
另一方面,不单单针对预防鼻咽癌,所有癌症的预防都一样,应该保持相对健康的生活方式,讲究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当运动,与此同时保持心情愉悦,劳逸结合。
马骏教授在CCO大会上作主旨报告请您简单介绍一下您在本次大会主要分享的内容。
马骏:这一次在CCO大会上,我做了题为“鼻咽癌治疗的中国之路”的报告分享。对于局部晚期鼻咽癌的治疗,一直以来存在三个争议的问题。第一,化疗应该什么时候加,是在化疗前,还是化疗中,抑或者在化疗后?第二,应该用什么化疗方案?第三,什么样的患者加用化疗后能够获益?
我们用二十多年的时间,先后完成了3项大型的III期临床试验:
在国际上首次证明“放疗后化疗”不仅没有提高疗效,反而增加了骨髓抑制、呕吐等严重毒副反应,发现了在放疗前增加三药(多西他赛+顺铂+氟尿嘧啶)方案诱导化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疗效,可以把总生存率提高8%,“放疗前化疗”成为晚期鼻咽癌的标准治疗模式;
二是提出了最佳的诱导化疗方案“吉西他滨+顺铂”,在提高疗效的同时进一步把毒性降低,从而回答了“该用什么化疗方案”。
三是发现高危的鼻咽癌病人比如III、IV期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案,效果是最好的。
您对中国肿瘤学大会以及肿瘤学发展的寄语。
马骏:本次CCO大会在线观看人数累计达到万,可以促进肿瘤防治知识的普及,唤醒公众对肿瘤预防的重视。CCO医院医生同行的交流打造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有利于提高我国的肿瘤诊治水平造福患者。
作为肿瘤临床工作者,我们要与病人同行,扎根临床,同时与时俱进,抓住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脉搏,借助新的技术手段来提高治疗方案的精准性,让治疗变得更便捷、痛苦更小,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让肿瘤学的发展越来越好。
您为什么要选择成为一名医生?为什么又会选择肿瘤科?您的座右铭是什么?
马骏:我是湖南人,家里也有人是医生,从小耳濡目染,所以在考大学时选择了医学专业。湘雅医学院毕业后,服从国家分医院放疗科工作。一路走来,我想每个人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有兴趣,要专注,要投入,自然能够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对于医生来讲,最重要的是医者仁心,要从病人的角度出发,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不断完善自身,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