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稻蓬山上野山茄
TUhjnbcbe - 2020/12/21 1:25:00

进入8月,稻蓬山上野山茄进入采摘季,望着这一大片匍匐地上,毫不起眼的小灌木,还有这绛紫色球状的小浆果,到底让我怀想起四十多年前的乡野。

野山茄,学名地菍,有的地方也叫山乌茄,据说是水果中的珍品,药用价值极高。而在小时候,这东西漫山遍野都是,几乎可以说,我是吃着这珍品长大的。

进入5月,江南山野上的野山茄开花了,地头山脚满是的。红色和紫色的花朵,五瓣生,浮在青绿色叶片上,像一朵朵冶艳的小牡丹;或躲在叶片底下,小家碧玉一般,偷偷结出一个个青色又毛茸茸的小硬果。野山茄没有明显的花期,几乎是一边开花一边结果,一边结果又一边开花,喧嚣着整个夏季,给我们放牛娃带来无尽的乐趣。

野山茄从结实至成熟,有一个从绿到红,再到紫和绛紫色的色彩变化过程。浆果多汁,咬开,不必担心果酱溢出。鲜红色的果肉十分饱满,摘四五颗,甚至一大把,塞进嘴里,甜里带酸,酸里夹杂着甜味,这给饥饿岁月,带来的满足感,至今让我牵怀;也给劳作之苦的童年,带来解乏,我当永生铭记。

野山茄是一种强力“染色剂”,果汁溢出嘴唇,嘴唇随之成为绛紫色;滴在浅色衣服上,衣服也着上同色,斑斑点点的。弄脏衣服,回家一定免不了一顿揍。

野山茄是一种“贱果”,它生命力极强,耐旱、耐瘠、生长迅速,甚至在石缝中都能很好地生长、开花、结果。每到夏天,只要放牛或砍柴,我不愁找不到它。但现在,再去老家乡野,它却难觅踪迹。它哪去了呢?它吃肥能力特强,长地头,要与番薯、大豆等争肥。农民厌恶它,锄头铲不了,干脆打除草剂,顽强的野山茄就这样被除草剂从地头给消灭了。野山茄喜光,现在的山脚,乏人砍柴,柴禾杂草疯长。作为地被层植物,它得不到充足阳光,于是山脚下的野山茄也几乎销声匿迹了。

唯独稻蓬山几处坡地上,在陈正操先生“呵护”下,野山茄忘我生长,恣意结果。说呵护,它其实不需要陈先生付出多少,只要留出坡地,有阳光就是,不要施肥浇水,更不需要打药,任凭率性蔓延。

吃着稻蓬山上的野山茄,我吃出了儿时的味道,尝到了童年的乐趣,再次看到了绿色的乡野。

作者简介

陈肯,浙江三门人,中学高级教师,市作协会员,县作协理事,纯粹文字爱好者。

文墨晚晴

1
查看完整版本: 稻蓬山上野山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