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杭州的天气特别多变,
昨天还是艳阳高照,
今天却迎来一场倒春寒,
一会儿像夏天一会儿像冬天。
等春来也是等茶来!
春天犹抱琵琶半遮面,
大杭州第一锅春茶什么时候能喝上?
今天中午,富阳拔山万亩茶海中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10多位来自台湾南投的茶友,在拔山村村民张爱群家的茶园里,一起采拔山茶,这也标志着大杭州第一锅春茶正式开摘。
拔山村是省内著名茶村,拥有杭州地区面积最大的万亩山地茶园,以种植龙井茶系为主,品质可与西湖龙井茶相媲美,而平均开摘期要比西湖龙井早3到5天,每年的第一锅拔山茶也由此被称为“大杭州第一锅春茶”。
“这么小,一芽两叶,好难摘。”台湾客人陈巧汶和陈丽华一边摘,一边眺望拔山,赞叹万亩茶园好壮观!
张爱群给他们介绍起“一芽两叶”:采摘的时候叶子不能太小,不然炒出来的茶叶不香;叶子老了也不能采,否则炒出来的茶叶不够鲜嫩。这就非常考验采茶工的技术,好的采茶工一天也就能采4-5斤鲜叶,这个数量大约能够炒制一斤干茶。
一斤好茶绿茶到底多少颗芽头?
张爱群介绍:有人做过实验,1克绿茶=颗芽头。一次采摘一个芽头,1斤绿茶=克*=颗芽头。一泡3克茶需要这双手在枝头上采摘次,一斤茶需要采摘次,一斤好的绿茶5万到9万颗芽头。
“所有的珍贵的东西,总是来之不易。这么一片小小的茶叶从采摘到包装,有多少人为之付出了艰辛和汗水!”
张爱群说,今年茶叶长势好,这两天气温偏低,窜头的芽不多,再等上三、四天这芽头多的可来不及采咯。
10多名客人来自南投县妇幼协会文化产业交流团,富春街道11个社区和1个村与台湾南投的12个社区和里结对,每年相互开展交流活动。
上山采茶之前,双方交流了拔山茶与台湾乌龙茶的加工技艺和茶道茶艺,共同拉开了富春山居杯斗茶大会·拔山开茶节的序幕。
交流会会场
双方互换礼物
在中国三千多年的茶文化历史中,最早的茶道萌芽大致是从晋代开始到茶道大行的唐代,那时候没有专门从事茶艺表演的职业,年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和一批茶文化爱好者倡议弘扬中华茶文化,提出了“茶艺”一词,这便是“茶艺”的首次出现。
让我们一起欣赏一段交流会上
拔山茶和南投乌龙茶的茶艺表演视频:
富春街道书法爱好者李小明老师现场表演书法作品
两岸茶人品茗交流,同饮大杭州第一杯春茶
在茶农家交流炒茶技艺
品尝过大杭州第一锅春茶-----拔山高峰,
台湾南投县友好交流团领队林宪聪先生用八个字点评:
清香扑鼻,醍醐灌顶!
以茶为缘,以茶会友,以茶礼敬,
一杯茶中人生百味!
古人云:
品茶一人得神,
二人得趣,
三人得味。
我们大杭州的春天,
就从喝一杯拔山高峰茶开始!
通讯员王骄阳徐磊
我们大杭州新媒体编辑整理
”大杭州第一锅春茶"众筹正在进行中,
点击蓝字了解详情:大杭州第一锅春茶3月17日开摘!一起众筹尝鲜啦!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一起参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