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烟台日报》
07版刊发
▼▼▼
◆◆◆◆
芦山村:小药材趟出致富路
*支部领办合作社推动村庄发展村民致富
◆◆◆◆
连日来,北风呼啸,气温低至零度,但穴坊镇芦山村*支部书记陈坐山却每天风雨不误,都要到村北的60亩白芷种植基地看一看。“明年秋天,这片白芷就能收获,到时候,每亩地的纯收益至少是元。”陈坐山双手搓了搓冻红的脸,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据了解,长期以来,芦山村均以种植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没有特色产业,村庄多年来一直得不到发展。今年,村*支部领办合作社成立,通过引进中药材项目,保本种植,迈出了村庄发展、村民致富的第一步。
*支部领办合作社给村庄带来曙光
陈坐山告诉记者,过去,村民主要以种植玉米、小麦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村内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留守老人居多,多数土地处于半撂荒状态,农业产出效益低,加上村内又无其他资源优势,村民和村集体日子过得都很艰难。“种植玉米,按一亩地产斤来计算,今年市场价是1块钱一斤,一共能收入元,除去种子、肥料和人工费用,纯收入在二三百元,就这么点儿收入,怎么能致富。”陈坐山也是位地地道道的庄稼汉,对于村民的困境,他最了解。
为了推动村庄发展,带动村民致富,陈坐山多次外出考察学习,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子。年,上级力推的*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思路像黎明的曙光照亮了芦山村,今年1月,莱阳市穴坊芦山村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
合作社成立后面对的第一个难题便是发展什么项目,通过开会商讨研究,决定从改变土地收入下手,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现代农业。在包村干部和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帮助下,村庄引进了白芷种植项目,签订了销售协议,由公司提供种子、化肥、技术,药材采收后按市场价回收,且保障村庄每亩地纯收入最低元。
干群齐心发力,日子更有奔头
有了这份保障,陈坐山一下底气足了。他立即召开动员会议,号召村民入股合作社。
村里要大规模种植白芷的消息一经传开就炸开了锅。很多村民提出质疑:“我种玉米、小麦几十年了,投入低,还能填饱肚子,种白芷又不能当饭吃。”
“种玉米、小麦确实收入低,但种白芷我们的收入有保障吗?”
听了村民们的疑虑,陈坐山和村两委成员带头主动拿出自家土地入股,并挨家挨户给村民耐心讲*策、算经济账:“种粮食能解决温饱,但不能致富。而且种植白芷是由我们村合作社统一购种、统一技术、统一收购,你们把土地拿出来入股,每亩地一年有元的收入,白芷销售后还有盈利分红。白芷整个种植、管理、采收过程中,村民可以到合作社务工,一天还能领90-块钱的工资。”
经过动员,村民们纷纷转变了观念,陈化石就是其中之一,他主动把自家土地入股合作社,11月份种植白芷时,耕地、撒种子……他也出了不少力。“以前种粮没少费劲,可收入非常低,现在土地改种中药材,每亩收入比种粮食要高出好几倍,而且有村集体带着我们一起干,让我们觉得日子更有奔头了。”陈化石笑呵呵的脸上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
截至目前,共有30余户村民入股合作社,流转土地余亩。
用好“金种子”铺出发展好路子
记者了解到,多年来,村民种地一直靠天吃饭,尤其近几年降雨较少,庄稼收成很低。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合作社筹资打了两口深井,并改造了一台移动喷灌机用于浇地。“规模化种植就是比我们个人种植好处多,用喷灌机浇地一天能浇30亩地呢,而且喷药使用无人机,喷的又快又节省人力。”陈化石啧啧称赞道。
对于未来的规划,陈坐山告诉记者,他手里还有另一份“金种子”——颠茄。“这个项目是合作社和烟台的一位中药材收购商合作,效益也非常不错。”陈坐山说,这几天,合作社将搭建起个小拱棚,将颠茄种子种下,等到明年三四月份,再将颠茄苗移栽到大田。
实地参观牟平区文杰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颠茄种植
“明年秋天,合作社种植的中药材将迎来第一笔收益,村民们从地里‘刨金子’的致富梦也将渐渐实现。”站在村北的白芷种植基地,陈坐山看着已经覆好薄膜的土地,信心满满地说道:“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合作社引领村民种植中药材的事业一定会越做越大越强,村庄也一定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来源:烟台日报YMG记者:高少帅
通讯员:王其超仲姗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