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拈花微笑图(节选·改)
佳人晓起出兰房,折花对镜比红妆。
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
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
明·唐寅
俏佳人早上起床出了绣房,摘了几朵花坐在镜子前化妆。一边化妆一边回头问自己的丈夫:是花漂亮还是我长得漂亮啊?
她的丈夫说:你长得漂亮,但是比花还差一点。俏佳人听了这话,就有点生气。就不信一朵摘下来的花,能胜过活生生的人。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几乎没有人是不爱美而爱丑的,甚至有人为其付出极大的代价。
前些年出现的“催吐减肥”,最近又翻红了。使用催吐减肥的这群人,自称为“兔子”,他们所使用的催吐管,还出现了新名词——“仙女管”。
用了这种管子会不会变仙女我不知道,早登极乐世界变仙人估计问题不大。
也许催吐对于他们来说,只是变美的一种手段,而且这种手段相比锻炼来说,省时省力还省钱。
至于对身体的危害,应该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相对美而言,不考虑身体危害,不是现代人的特权,从古到今,从中到外,从男到女,一直有人孜孜不倦地这样做。
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楚灵王喜欢看男人细腰,所以宫中的臣子每天只吃一顿饭,还用束腰扎紧腰身,生怕自己看起来胖,就会失宠。
男人尚且如此,何况女人?
中世纪的欧洲,女人以瞳孔大为美,就有无数女性用颠茄汁当做眼药水,滴在眼睛里使瞳孔变大,做出“天然美瞳”的效果。
颠茄的有毒成分包含阿托品和东莨菪碱,东莨菪碱估计大家都知道了(听话水),如果不知道阿托品是什么,建议看一下曾经风靡中国的日本电影《追捕》。
还有,铅粉敷面、鲜血护手霜、硫磺染发……这些美容方式,也许在当时看来是美的,但是他们也明确知道,这些方式不是完全无害的。
那么,明明对身体有害,为什么还要趋之若鹜呢?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的社会有了“美”的统一标准。先是大眼睛,然后蛇精脸,再往后就花样繁多了:A4腰,反手摸肚脐,锁骨能养鱼等等。
仿佛能达到这样标准的,就是美的,就应该收获他人羡艳的目光。
可是,无论从艺术角度还是生活角度,美,不应该是多元的吗?如果美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我是不是每说完一句话都要后缀“思密达”?
最惨的还不是美有标准,最惨的是,有很多人都在接受这个标准。
我曾看到一个谬论:女性化妆是对别人的尊重。
同时,又看到另外一个笑话。
男:你今天上班化妆了吗?
女:没有啊,怎么了?
男:你是有多自信?
女:你今天出门穿裤子了吗?
男:当然穿了啊,怎么了?
女:你是有多不自信?
从什么时候开始,把自己真实面貌藏起来,戴一个化学品构成的面具,变成了对别人的尊重?
如果这种“尊重”被广泛大众所接受,我希望所有人都不要“尊重”我。
现代人,总是生活在危机感当中,总被无数的要求,无数的标准来衡量。其中大多数人恐惧且焦虑,因为他们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和标准。
有些人具有很强的主观能动性,转化焦虑为动力,不停地充实自己,不断要求自己变得更好。
所以,他们坚持锻炼,坚持学习。毕竟,读书和锻炼,是提高自己最廉价,也是最有效的方式。
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也都有自己独特的,无可替代的美,无论外貌、心灵、才华或是其他。
为什么总有人不能发现自己的美,或者说,自己身上找不到美?
说到底,还是这些人又懒又不自信。
不自信,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自信,变得美。
懒就没办法了,毕竟懒和高数一样,说没办法,那是真的没办法。
有话你就讲
没看够?下面还有……
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别让时代的悲哀,成为你的悲哀
谁不想把生活过成诗?可都把生活过成了屎!
海诺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