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
过一个具有仪式感的春节
瓜子,是必不可少
没有瓜子就不算过年!
----------中国人的吃瓜子技能简直就是与生俱来,不管来者是哪个帮派,是西瓜子、葵瓜子,还是白瓜子,咱们轻轻一咬,舌尖一卷,就能获得一个完整的瓜子仁。拜年串门嗑一嗑看戏吃瓜嗑一嗑老友相聚嗑一嗑网友:因为瓜子,生活如此美好!
然而,哈尔滨一男子
嗑瓜子竟嗑吐了毫升血……
家住哈尔滨的张先生平时就喜欢嗑瓜子,这不,临近春节了,年货什么都开始备起来了,瓜子更是各种各样的备了许多来招待亲朋。
可近日,他却在嗑完瓜子后,开始大量吐血。家医院就诊。
经诊,张先生共呕出了毫升的血,需要尽快治疗。
----------通过一番详细检查,主治医生告诉记者:
“患者本身有肝硬化病史,伴随着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吃瓜子时没咀嚼完全,尖端就可能划破血管导致呕血。以张先生为例,茄子的皮都可能划破血管,所以肝硬化患者应少吃此类坚硬的食物。”
目前,张先生已康复出院。
医生建议:无论在平时还是佳节期间,欢聚一刻时,保持理性很重要,一旦饮酒过度轻则引起酒后呕吐、反酸,重则出现急性胃黏膜损伤,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严重时会有生命危险。
此外,一日三餐尽可能做到定时定量,切记晚上不吃过饱;不空腹饮酒;不宜酒后和酒中食用山楂、冻柿子、枣类等黏性食物,或芒果等易致敏的食物,这类食物可能会导致胆囊炎、胰腺炎、肠梗阻等疾病的发生。
如果出现剧烈腹痛、腹胀,医院就诊。
----------在此,小编也提醒各位:瓜子毕竟是坚果,油脂含量极其丰富。
过年本就容易三餐超量,吃坚果真的要注意。
营养学家提醒:坚果每天的摄入量以自己手掌一握为好,千万不要超量。
长假在家,大家也要适当运动、不要久坐,饭后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后,活动20~30分钟,微微出汗即可。
还是那句话,
把住嘴,迈开腿
一切都好!
春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让人难以抵抗美食的诱惑。不过,在满桌子的美味佳肴面前,可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放任自己胡吃海喝。
中医院药学部陈楚雄副主任药师提醒,对于本身有基础疾病或正在服药期间的人来说,对某些食物需要忌食,以免影响药效或加重病情。
甜酸咸辣美味多
这几类人要“忌口”
陈楚雄副主任药师表示,对于一部分本身有基础疾病或长期需要服药的人则需特别注意,不同口味的食物本身具有各自的特性,对某些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药物的治疗作用,可能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以下几类人,有一些食物最好别碰。
1酸:有胃病者应避免喝醋
春节期间,吃饺子、拌凉菜离不开醋,或者来一杯苹果醋。醋是酸性的,少量喝醋有助于消化,但过量喝醋对胃有刺激作用。如果一个人胃酸过多,大量饮用苹果醋会导致胃酸增加、胃酸反流和胃灼热。
如果平时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利伐沙班、达比加群、布洛芬、双氯芬酸钠、糖皮质激素、大剂量维生素C等对胃粘膜有损伤的药物,可能让胃黏膜受伤程度“雪上加霜”,容易导致胃病加重或发作。因此,对于有胃病或正在服用对胃黏膜有损伤药物的人应避免喝醋。
2
甜:糖尿病患者应避免吃太甜
汽水、果汁等甜饮料虽然是节日餐桌的配角,但大家却总少不了喝上一两杯。招待客人的果盘里也盛满了好吃的糖果、点心,让人忍不住多尝几个。这些甜食升糖指数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动,有糖尿病疾患者应少吃。
其他升糖指数较高的食物如胡萝卜、南瓜、龙眼、荔枝、西瓜、枣、菠萝、蜂蜜、土豆泥、炸薯条、油条、燕麦片、烙饼、馒头也应少吃。
3
咸:高血压患者应避免吃太咸
腊肉、香肠可用来做凉菜和炒菜,是很多家庭必备的年货。但这些腌肉类食物中含盐较高,加上不少人做菜喜欢多放盐,可能造成节日摄入盐过多,影响降压药效果。
因此,有高血压疾患者正在服用降压药应尽量少吃腌制食物和过咸食物,以免短时间内摄入钠过多,导致药效受损,增加高血压和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4
辣:阴虚阳亢者
应忌食辛热助阳之品
火锅常出现在春节餐桌上,不少人吃火锅会加很多辣椒,吃其他菜也喜欢加花椒、胡椒和葱姜蒜等辛辣调料。辛辣食物吃着虽然爽快,但阴虚阳亢者却不适合,这类人应忌食胡椒、辣椒、大蒜、白酒、羊肉等辛热助阳之品,以免加重病情。
平时服用六味地*丸、养阴清肺丸、大补阴丸等养阴的中成药碰上辛辣食物,效果会大打折扣。
健康小贴士
服药期间,喝东西也有讲究!
吃的有讲究,喝的也同样有讲究。陈楚雄副主任药师提醒,在服用某些药物时,有些饮品不能随便喝。药物与饮品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可能影响药效,还可能产生“反作用”,对人体产生危害。
1、除了头孢不能配酒,
这些药也不行
聚餐时免不了喝酒,饮酒可活跃气氛,但要适可而止,特别对于有肝病者更应注意,以免伤肝。肝脏是人体重要的解毒和代谢的器官,很多药物要通过肝脏代谢和转化,服药期间喝酒容易导致毒副反应。
比如甲硝唑、头孢菌素可抑制乙醛脱氢酶,造成乙醛代谢不畅,容易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阿司匹林用药饮酒可增加胃出血风险;乙酰氨基酚用药饮酒可增加肝衰竭风险。
除此之外,服用安眠药、降压药、降糖药、抗痛风药、抗凝药等药物期间,饮酒也可造成危险。
2、西柚汁虽然可口,
也需要“忌口”
西柚汁又称葡萄柚汁,深受大众喜欢。然而西柚汁中含有呋喃香豆素,呋喃香豆素通过不可逆抑制肠道代谢酶CYP3A4,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使进入血液的药量倍增,发生药品毒副作用的风险增加。
因此,如果服用经过CYP3A4代谢的药品,比如胺碘酮、环孢素、非洛地平、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阿普唑仑、卡马西平、华法林等,服药期间应忌喝西柚汁。
3、这些药不宜用茶送服
春节期间,许多地方有吃茶品茗风俗,然而有的药物如胃蛋白酶、多酶片、硫酸亚铁、葡萄糖酸钙、氢氧化铝、地高辛、颠茄酊、四环素、*连素等不宜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药物中的蛋白质、重金属盐、生物碱等作用产生沉淀,可影响疗效和产生副作用。
通常喝中药也不用茶水送服,因为茶叶中的鞣酸很容易与生物碱发生不溶性沉淀。
除了大人要注意相关的事儿
家里的“熊孩子”也要盯紧
前年大年初一
孩子捡鞭炮玩
手指烫伤一大块
去年大年三十
全家都在忙着包饺子
孩子带着表妹一起
把家里老人的降压药给吃了好几颗
......
收好这份
《春节带娃安全操作指南》
孩子再熊,家长也能“治”
每到年关,医院的孩子都不少。烧开水的铝铁壶、炖鸡炖鸭的汤锅、烤火的木炭、取暖的热水袋……这些都是烧烫伤高发的“罪魁祸首”。
这时,千万不要轻信、乱用所谓的独门“偏方”:涂牙膏、淋酱油,泡白酒、抹蜂蜜......
▽
如果遇到孩子烧伤烫伤,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是这样:
①冲:立即将烫伤部位浸泡在冷水中,或用流动的冷水冲洗20~30分钟(如果烫伤面积非常大,不宜超过20分钟)。如果烫伤部位在脸上,就用冷水浸泡过的毛巾冷敷,毛巾要不断更换。注意不要挑破水疱。
②脱:在水中小心地脱去受伤部位的衣服,如有必要可以直接用剪刀剪开。如果衣服粘在伤口上,千万不要用力撕扯。
③泡:泡在冷水里半小时,可缓解疼痛,减轻烫伤程度。冬季时水温不宜过冷,时间也不宜过长,可以将“泡”换成敷冷毛巾,医院。
④盖:用一块无菌纱布轻轻盖住烫伤的部位。如果家里没有无菌纱布,也可以用清洁、干燥的棉布、床单。
⑤送:经过冷疗(冷水冲)后,立刻送医。送医过程中注意孩子保暖,防止体温过低。
作为新年的保留“节目”,放烟花放鞭炮,是孩子们最爱的活动。不过,放鞭炮虽然喜庆,但很多小孩却因“违规操作”被炸伤。
▽
假如遇上孩子放鞭炮被炸伤,家长应该分情况进行处理:
①眼睛被炸伤的
立即用一个纸杯盖住眼睛,医院就诊,医院。使用毛巾包裹也可以,但是毛巾不可以接触眼球。
送医途中,不要对眼球加压,不要接触眼球,不要移除眼球中的异物。尤其要注意的是:千万不能用水冲,也不能用手揉眼睛。对眼睛局部肿胀、疼痛、无皮肤开放的伤口,要用冷毛巾湿敷。
②异物飞到眼睛里的
切忌揉眼,要轻闭双眼或稍眨眼,让表浅的异物随泪水流出。如有异物进入眼球深部,绝不可压迫眼球,以免眼内组织脱出。
③手脚被炸伤、流血的
立即用无菌纱布或清洁棉布压迫出血部位,如有云南白药粉或三七粉可撒上止血,医院就诊;如果出血不止又量大,则应用橡皮带或粗布扎住出血部位的上方,抬高患肢,医院清创处理。但捆扎带每15分钟要松解一次,以免患部缺血坏死。
我们不厌其烦地再强调一遍:家有3岁以下宝宝,粑粑麻麻一定要看好家里的花生、瓜子、开心果等等坚果类零食。
在医院急诊,约70%~80%的气管异物,“肇事者”是坚果类食物。看起来不起眼的零食,却往往会给孩子致命一击。
▽
除了看好小小的坚果,防好细长的鱼刺也很重要。年夜饭,咱们肯定少不了一道菜:“年年有余”。
然而,常见的鱼通常都有大量的鱼刺。每年春节,都有不少宝宝因吃鱼而被鱼刺卡喉。看着孩子哇哇大哭,一家人不知所措。用手抠出来?没用!吞饭吞馒头?没用!大口喝醋?还是没用!!
对付鱼刺卡喉,正确的姿势应该是这样:
①先看清是不是真的有鱼刺
患者可试咽唾液几次,进行确定。因为有时进食过快,鱼刺可擦伤黏膜,造成一种鱼刺卡喉的假象。
真正的鱼刺卡喉的感觉是这样的:吞咽时有明显的刺痛,常持续固定在一个部位,而咽部静止时疼痛不明显。
这时可以试着用力咳嗽,有时候细小的鱼刺会跟着气流冲出来。
②如果咳不出来
用汤匙、牙刷柄或压舌板,筷子轻轻压住患者舌头的2/3处,暴露舌根和扁桃体,用手电筒照射,仔细察看舌根部、扁桃体、咽后壁等处,看清异物后,再用小镊子或筷子将骨刺取出。
③自己搞不定
但要是无法自行取出鱼骨,或是连吞口水都能感到疼痛,甚至脖子和胸部都疼痛,医院找医生。
春节期间,大人们都在忙着唠嗑,在没人看管的时候,经常出现孩子误服药物、有毒物的事情。
▽
过年回老家后,孩子可能会因好奇在家里翻箱倒柜,翻到家里的药品、洗涤剂等等。在一些农村,有些农药、杀虫药,可能还是用饮料瓶盛放;有一些药品还有鲜艳的外包装,并且有甜味和芳香气味,容易让孩子以为是糖;还有一些洗涤剂、洁厕剂,也可能被熊孩子倒进嘴里。
最容易被忽视的,是亲戚朋友待客用的包装零食,这里面大多有一小包干燥剂、防腐剂,容易被忽略,也容易被小孩以为是糖,拆开吃了麻烦就大了。
万一孩子误服了药品、农药该怎么办?
医生说,第一时间先查清楚孩子误服了什么东西,再进行处理:
①少量滋补类药物等副作用很小的药物
不必特殊处理,只要多喝水,使药物稀释,从尿中排出。
②剧毒药、大量避孕药、安眠药、具有腐蚀性的药物等
医院,切勿耽误时间。如果情况紧急,医院,必须迅速催吐,然后让孩子喝杯牛奶和蛋清养胃解毒。
③碘酒
应赶紧给孩子喝米汤,面糊等淀粉类流质食物,阻止机体对碘的吸收。
④强碱、强酸类药物
不宜采用催吐法,以免使孩子的食管和咽喉再次受到损害。可先让其喝冷牛奶、豆浆等。误服强碱类药物,还可以服用食醋、柠檬水、桔汁等;误服强酸,则应使用肥皂水、生蛋清等以保护胃黏膜。
⑤不明药物
可使用木炭或馒头烧成碳研碎加浓茶水灌服,以吸附毒物,起到解毒作用。
⑥有机磷农药
可让其喝下肥皂水反复催吐解毒,医院急救。
(需要提醒的是,上医院时,记得带上误食药物/农药等的瓶子及呕吐物,医院鉴定。)
不仅过年,平时也最好把家里的药品收起来,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农药、清洁剂、消毒剂等有毒液体,不要放在矿泉水瓶、饮料瓶里,最好锁起来;至于包装食物,要由大人打开,然后第一时间将干燥剂取出、扔掉。
来源
新晚报、央视新闻、健康有约、医院
监制︱张露锋编辑︱李宇婷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