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德国啤酒的纯酿神话,是时候被打破了
TUhjnbcbe - 2021/7/20 19:15:00

年前巴伐利亚公国的法令规定,用于啤酒酿造的成分必须是大麦、啤酒花和水。这成了如今德系酒厂的一大卖点:“半世纪前,德国啤酒的精心选料就被法定,因此才有世上最好的品质和口感。”德国啤酒的确品种繁多、口味独特,但是和这条被大吹特吹的法令关系并没想象的那么大。

一纸法令进酒馆

旅店老板迪特尔不太认识字,看着手里的卷轴多少有一些愁眉不展。不过刚才王家宣礼官已经把卷轴上的内容念了一遍,大概的情况他已经心里有数了。旅客当中正好有一位是要去慕尼黑游学的大学生,迪特尔决定让他再把文书念一遍。造纸术和印刷术已经在欧洲流传多年,如今的王家法令常常会下发给相关人等,无法可查的历史早就结束了。

据说是啤酒纯酿法原文,古德语实在是苦手

男青年接过老板递来的新法令,摸摸鼻子,一字一句地念起来:

“我们在此以行省的权力宣布,从今以后在巴伐利亚公国,无论是乡村以及城市和集市,以下条例将适用于啤酒的销售:一升啤酒或是不到一升啤酒的价格,在十月到五月不得高于一芬尼(德国老货币)在慕尼黑的价值;在五月到十月期间则不得高于两芬尼。如有令不遵,则按此后所附之惩罚进行管理。如果有人酿造或是拥有清啤之外的啤酒,则其价格也不得高于每升一芬尼。

此外,我们还想要强调的是,今后所有的城市、市场、乡村中,用于啤酒酿造的唯一成分必须是大麦、啤酒花和水。凡忽视或是违反本条例者,应由法院强制没收该桶啤酒,无一例外。

但是如果旅店老板购买三桶啤酒(每桶60升)并贩卖给农民,他可以在上述价格之上每升加一个海勒(半芬尼)。此外,如果出现原料短缺和大麦价格上涨,则我们,即巴伐利亚公国当局,有权责令啤酒减产以维护所有国民的公益。”

迪特尔有些晕乎地听完了绕脖子的法令,大致上搞清楚了他所面临的情况。他自家有一个酿酒厂,不过产量不高,店里所贩卖的啤酒有一半是采购来的。也就是说,自酿啤酒可以以每升一芬尼出售,转卖的啤酒则可以以每升一个半芬尼出售。他仔细算了算,还算是有点赚头,便谢过大学生下楼去了。他听到了楼下的客人正在呼唤他上酒呢。

如今在酒吧随处可见的啤酒桶,当年可是享受生活的标记。

这是公元年在巴伐利亚所有酿酒厂和酒馆旅店都发生的情景,啤酒纯酿法从此成为这个在德国特立独行州的一个历史地标。现今,德系酒厂宣称从多年前开始,德国啤酒的品质就被这道“世界上第一条食品卫生法令”所控制;德国啤酒的精心选料则被法令中的要求所规定;因此德国啤酒才有了世界上最好的品质和最佳的口感。不过看完这条法令相信你也会发现,所谓的“啤酒纯酿法”根本就没有设计啤酒的酿造工艺,只是粗略地规定了原料和价格的限制。德国啤酒固然品种繁多、口味独特,但是实际上和这条被大吹特吹的法令没有一毛钱关系。在广告词里每一个被吹得神乎其神的东西背后,都有没有办法拿出来示人的一面,不然就成了见光死。德国啤酒纯酿法的前世今生夹杂着德国啤酒口味的变迁和德国啤酒的各方利益。

她们是啤酒节最大的看点

啤酒遭遇的捧红与唱衰

啤酒和所有的酒精饮料一样,都是因为一些偶然的拖沓而进入了人类的视线。公元前年,日耳曼和凯尔特人部落把两河流域的这种让人快乐的饮料带到了欧洲。欧洲人在麦汁酿造的基础上又加入了一些香料、花草,使啤酒的麻醉作用更强,口味更丰富。不过对于希腊罗马人来说,啤酒实在是一种糟糕的满足饮料。喝啤酒的人不讲究食物的原味,也不管喝酒的礼仪,甚至直接就从桶里撩酒喝,太丑陋。可是罗马帝国的北部已经气温下降得厉害,气候上不太适合种植葡萄来酿造高雅的葡萄酒,帝国的元老和文人们开始考量啤酒这种用谷物酿造的神奇酒精。今天的荷兰、比利时、德国南部都是当时帝国的势力范围内,痛饮啤酒开始显得没有那么野蛮。比起泡过的药酒,啤酒本身倒也确实美味,很快人们发现与其喝花花绿绿的药酒倒不如享受麦汁的粮食醇香更为舒适。

我最爱的无酒精啤酒,冰镇口味妙不可言

“啤酒纯酿法”,为钱而来

一方面通过啤酒可以使国家获得相当稳定而强劲的税收来源;另一方便过量酿酒会导致粮食不够,税也很难收上来。几个难题这时候就摆在巴伐利亚大公阿尔伯莱希特四世的面前。也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大公想到了一件小小的东西,有了它所有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这个东西就是现代啤酒的必备原料:啤酒花(蛇麻)。这种植物的英文名叫Hop德文名叫Hopfen,跟啤酒其实没有什么关系,“啤酒花”则完全是中国在翻译时为了体现其经济价值而做出的变化,旧译“忽布子”。

早期的啤酒仅仅是一种麦汁发酵的产物,没有啤酒花也没有酵母,喝起来酒香不浓,没有酒臭就谢天谢地了。但是公元年前后,德国的修士们发现把一种叫蛇麻的药用植物放进麦汁的煮沸工艺中会大大加强最后所得啤酒的香味。这是因为蛇麻当中含有的油脂会在麦汁蒸发的过程当中渗入原液,展现出这种植物自有的植物清香。蛇麻和啤酒原液一起煮的时间越长,啤酒的口味越浓厚(苦),以此来调和麦芽汁中自然的甜味,但蛇麻本身的香味也会迅速损失。这就看个人的口味爱好了,根据饮用者的口味和习惯不同,蛇麻的添加量和同煮时间也就不同。为了酿造层次更加丰富的啤酒,修道士们甚至会多次蒸发原液,让蛇麻发挥不同的作用。除了口味上的调整之外,蛇麻还有抑制微生物活性的作用,有利于产品的保鲜。到了巴伐利亚大公苦思冥想收税良方时,蛇麻已经是德国啤酒界的宠儿了。

啤酒花植株

啤酒花是一种挺娇贵的玩意儿,不是在随便什么地方都能野蛮生长的杂草型植物。和现在很多农产品垄断特殊产地就能坐地起价一样,巴伐利亚大公就控制住了所有的啤酒花产地。如果要求全国所有的啤酒酿造师都必须使用啤酒花酿酒,那么税吏只用坐在啤酒花种植场门口收税就可以了。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收税的负担,大公于是可以高枕无忧地躺着数钱了。至于粮食短缺的问题,就规定只允许使用大麦酿酒就解决了,所有的小麦和黑麦直接送进面包房,免得老百姓嗷嗷待哺。《啤酒纯酿法》于是在大公聪明的大脑袋下应运而生。这么一道看似维护消费者权益、注重食品卫生的法令,背后的动因却完全是因为大公缺钱花了。如果用放大镜认真考量《啤酒纯酿法》对于德国啤酒的贡献就会发现,它非但没有主动提高德国啤酒的质量,反而限制了德国啤酒跟其他后起之秀的竞争实力。

被法令灭绝的神奇啤酒

北部德国的啤酒由于受到日耳曼蛮族的影响时间更长,而保留了大量原始的酿造和饮用习惯。这些啤酒当中会掺入少量对健康无碍的麻醉、致幻药物,使得啤酒风味更加特殊,也让你更快地在酒桌上感受到上帝的存在。其中比较厉害的包括天仙子、苦艾草、罂粟、颠茄等等,喝这样的酒跟吸毒大差也不差了。这些药物在很早就文明化了的巴伐利亚被视作异端而不得进入啤酒酿造过程中。就算是没有《啤酒纯酿法》这些药物也被酿酒师行会所禁止。

德国啤酒的各种杯型。即使是家庭中也会常备各号杯子待客。

当历史进入19世纪,德意志联盟终于在神圣罗马帝国死去的尸体上站了起来。所有的参与邦都要对新联盟的法律做出有利于自己利益的建议。巴伐利亚人可能是自信过度,竟然把《啤酒纯酿法》带进了会议厅,要求各地的啤酒都要按照巴伐利亚州的规矩来酿造。尽管当时的《纯酿法》已经随着时代的推进做出了很多退让,比如小麦、酵母等已经被允许使用,可是致幻药物显然不会被写入条款的允许范围内。搞笑的是为了照顾实力雄厚的巴伐利亚土老帽的心理健康,会议居然通过了这一项决议。这使得很多原生态的美味啤酒瞬间消亡。

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再喝到这么神奇的啤酒了。甚至比如柏林地区原来有一款很著名的樱桃啤酒,就因为这一个一刀切的法条而失传。而近代以来随着欧洲一体化的进展,德国古老的酿酒规则又成为了德国和其他各国啤酒行业沟通的阻碍。年,这一古老传统遭到了欧盟法院地方保护主义的定性而无法适用于欧盟其他国家。德国只能对自己的民族品牌继续贯彻其实已经改得没有原样的《啤酒纯酿法》。

就是这家修道院和*府打了多年的官司,也没能拿下“啤酒”的称号

最后我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在《纯酿法》中没有出现酵母的身影。没有酵母的啤酒产不出酒精,也就不叫“酒”了。可是为什么巴伐利亚大公却偏偏不允许酿酒师使用酵母也作为一种配料呢?显微镜的发明是年的事,在此之前人们对于微生物没有任何的概念,当然对于酵母菌也没有基本的认识。当时的酿酒师都是把上一年酿酒剩下来的糟子继续酿酒。连面包师想做松软的面包都必须向酿酒师购买一些充满酵母菌的糟子。虽然他们不知道这其中是怎么样一些可爱的小生物在帮助自己,但是面包工艺和啤酒工艺就由此代代相传。在当时的人看来,酵母这个东西不算是外加的原料,巴伐利亚大公当然也就不会将其写入法令当中。

啤酒生产最简图:过筛;捣烂;沉淀;煮沸;搅拌;发酵;窖藏;饮用!

THEEND

喜欢的话记得转发!

请长按

1
查看完整版本: 德国啤酒的纯酿神话,是时候被打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