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判断便秘是不是药物引起,大概有以下的诊断依据。
1.有明确的服药史:比如明确有服用上述易致便秘药物的服药史。
2.临床表现:比如用药后排便次数减少或排便习惯有明显延迟;或者排除肠道病变、全身性疾病或者神经病变引起便秘的情况。
3.停用药物配合对症治疗可缓解,再用药物又出现便秘。
二、引起便秘的药物#1.抗胆碱药:如山莨菪碱、东莨菪碱、阿托品、颠茄等,这类药物减弱了肠道蠕动,引起肠内转运时间延长,容易引发便秘。
#2.抗精神病及抗抑郁药:如抗精神病药物的氯丙嗪、奋乃静、氯氮平等,以及抗抑郁的阿米替林、多塞平等,抗焦虑药地西泮(安定)等。这类药物抑制了肠道正常的自主神经活动,延长内容物在远端肠道的停留时间,因而容易形成便秘。
#3.含阳离子制剂:特别是铝制剂大剂量服用时,与食物形成不溶性的固体,粪便变得坚硬,导致便秘。常见的阳离子制剂药物有:铝剂、钙剂、铁剂、铋剂和钡剂等。
#4.麻醉性镇痛药:如吗啡、曲马多、芬太尼、可待因、羟考酮等,此类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平滑肌,使纵向肌张力减弱,导致肠道分节增加而蠕动减慢。
#5.抗高血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硝苯地平、维拉帕米等)。钙通道阻滞剂主要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降低了肠壁平滑肌张力,延缓肠道蠕动而导致便秘。
#6.抗肿瘤药物:主要通过毒性作用损害肠道壁自主神经,影响肠道黏膜,导致便秘或肠梗阻。
#7.利尿剂:排钾利尿剂如呋塞米(速尿)、氢氯噻嗪可导致机体脱水,进而增加液体从结肠吸收,形成便秘,老年人的便秘尤为突出。
#8.非甾体抗炎药:大剂量或过量应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吲哚美辛等,因该类药物改变肠道正常的碱性内环境,导致肠粘膜糜烂溃疡,从而使粘膜下层纤维增生,导致肠腔狭窄形成通道阻碍而引发便秘、腹胀或肠梗阻。
9.其他:可能会导致便秘的药物还有肠内营养剂、复方甘草片、溴隐亭、*连素、洛哌丁胺、蒙脱石、苯海拉明、扑尔敏、卡马西平等。
-END-
编辑:杨卫丽
版权声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