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天热了
要这样打字
隔开散热快一点
这两天
亳州开启了“铁板烧”模式
亳州人也再次感受到了太阳
如火般的“热情”!
不仅热,还很晒
不撑个太阳伞都没有勇气出门
走在大街上
遮阳帽、墨镜、口罩、防晒服……
已经是出门标配
胖编的记者同事
出门采访归来
请问:你是谁?
短短几个小时
不少人都被晒黑了好几个度!
出门5分钟,流汗两小时
真正的火炉夏天就在眼前
亳州的气温狂飙猛进
一路攀升到36℃
面对亳州的“苦夏”
胖编只是觉得
这样能让我凉快点
有人不禁会问
会一直这样热下去吗?
未来几天
亳州的天气又是怎样的呢?
胖编又要开始播报天气啦
速来围观~
亳州气象台消息
今天晴到多云,偏南风2到3级,气温22℃到34℃;
15日多云,西南风3级,气温24℃到36℃;
16日多云到阴天,气温25℃到35℃;
17日多云转阴天,部分地区有小阵雨;
18-20日多云。
未来一个月
亳州人都将面对这种
闷热天气的“烤验”
虽然中考期间无强对流天气
有利于正常开展考务工作
但气温高、湿度较大
感觉闷热
这样的天气对于中考的考生来说
可能并不理想
考生们一定要调整好状态哦
在这里
胖编也祝愿所有考生们
都能取得好成绩!
天气闷热
大家一定要注意防暑降温!
在这里
胖编也为大家搜集了如何防中暑
↓↓↓
五种“人”易中暑
“老者”
老年人由于皮肤汗腺萎缩和循环系统功能衰退,使散热不畅。有的老人行动不便,感知功能降低,不能及时调整身体,使局部散热受阻。
“幼者”
婴幼儿各系统发育不够完善,体温调节功能差,皮下脂肪较多,尤其是在新生儿体内,具有保温作用的棕色脂肪含量较高,对散热不利。
“孕者”
孕产妇由于怀孕或产后体力消耗大,如果终日逗留在通气不良、温度较高的室内,就容易中暑。
“训者”
高强度运动、训练的人群,在高强度的运动下会加速体内产生热量,运动量越大,产热越多,越容易中暑。
“劳者”
特殊环境劳动工作者主要指需在高温环境长期工作的人群。环境温度太高使得自身热量升高,热量无法排出,容易发生中暑。
五种“病”需防暑
心血管疾病
炎热会使人交感神经兴奋,加重心血管的负荷。尤其是心脏功能不全的病人,体内的热量不能及时散发而在体内积蓄,便容易中暑。
感染性疾病
细菌或病毒性感染可使人体产生内源性致热原,作用于下丘脑产热中枢,令机体产热加速;也可使机体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类物质,促使血管痉挛收缩,散热不利。
代谢性疾病
营养素的缺乏可使肾脏浓缩能力减退,血压下降,反射性地引起血管的收缩;先天性汗腺缺失者,无法及时通过排汗散热,导致体内热量聚积,容易中暑。
系统性硬皮病
由于汗腺阻塞或破坏,蒸发散热的途径被阻断,使热量积蓄体内而引起中暑。
内分泌疾病
甲亢、糖尿病等患者,由于自身代谢功能障碍,使机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和变化反应迟钝,虽热量已积蓄体内,但病人自觉症状却出现较晚或不自知,引起中暑。
五种“药”诱中暑
降压药
由于夏季气温较高,血管扩张,服用降压药后血压会比较低。尤其是利尿药使排尿和排汗增多,机体容易出现脱水和电解质失衡,可能出现乏力、倦怠、食欲不振、心慌等中暑症状。
胃病药
阿托品、颠茄等药物,能治疗胃痉挛引起的胃痛。服用这类药物后,人的汗液分泌受到抑制,体内热量无法正常散发,在高温之下非常容易中暑,甚至出现虚脱。
抗抑郁药
氯丙嗪、奋乃静、三氟拉嗪等精神类药物,有干扰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服用这些药后,人体的体温不能保持恒定,而是随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夏季服这类药易导致体温升高,甚至中暑。
解热镇痛药
发烧时可能会服用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烧药,这些药物在解热镇痛的同时,还会发汗,造成人体中钾的流失,出现四肢无力,严重的还可能让人因为脱水而中暑。
部分感冒药
有些复方感冒药含伪麻*碱,有收缩血管的作用,会使人体排汗减少、无法有效散热而中暑。
五种“凉”抗中暑
寻凉地
凉地就是指阴凉没有阳光直射的地方,可以避免因环境温度过高而使机体热负荷增大。
扇凉风
凉风可以加速热量的散失,能够帮助机体散热,降低热负荷。
饮凉水
通过低温液体可以来帮助机体加强散热,通过热“对流”与“传导”降低热负荷。
穿凉衣
通过戴帽子、护袖等措施来避免阳光直射,降低外界热负荷对机体的影响。
涂凉霜
通过涂抹防护霜等来保护机体,降低外界热负荷对机体的影响。
审核/王磊主编/王小草
编辑/彭鹏刘宏涛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