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茄草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浙里爱阅读丨感动无数网友的寻找手艺来
TUhjnbcbe - 2023/8/12 20:13:00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今日起《浙里爱阅读》将推出连载新书《寻找手艺》。本书由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张景所著,是去年感动无数网友的暖心纪录片《寻找手艺》的首次出版。

内容简介:

种中国传统手工艺,位真实质朴的匠人,公里的行程,天的真诚之旅……

《寻找手艺》是一部在行走中寻访、记录中国传统手艺的温暖之书。

在“寻找手艺”的过程中,作者走遍了中国壮美的山河湖海。在旅途中,作者与手艺相遇,与手艺人、工匠相遇,与普通人相遇,感受到了这片土地上的风景之美、传统之美、人情之美,不仅完成了寻找手艺之旅,也完成了一次自我反省反思的心灵荡涤。

没有跌宕的情节,没有绝妙的悬念,没有精致的画面。

这是一次质朴而真实的记录,一段属于中国自己的心跳与呼吸。

第一章从北京到新疆

第4日河南洛阳:唐三彩

洛阳的唐三彩,原以为早已工厂化,没什么可拍了。

早上六点多,一家作坊斜开着门,阳光暖洋洋地洒在院子里。院子里的树被风吹得婆娑作响,一片沙沙声,和着四方传来的时远时近的鸟鸣,加上城乡接合部的人声底噪。这样的气氛很容易让人产生拍下来的冲动。

工匠大姐们并不反感我们的存在,但也不刻意配合我们的拍摄。她们做她们的,我们拍我们的。最佳的合作方式正需要这种默契!

先把两种软质土块打碎,和成泥浆,再将泥浆倒到模具里。模具是石膏做的,能很快吸收泥浆的水分,将泥浆固化。固化后将模具里的泥造型取出,修掉多余的边边角角。唐三彩最典型的造型是马。这些马的造型并不是一次到位的,而是分很多个部位,马头、马腿、底座等,然后把这些部位用泥浆拼接起来,抹平拼接痕迹,彻底晾干。

彻底晾干后,唐三彩的泥坯子就完成了,再送到窑里进行第一次烧制。烧制后,原来灰色的泥坯子会变成白色,质地由泥变成陶,然后继续打磨一些粗糙的细节,再上釉。唐三彩盛行于唐代,以*、白、绿三种颜色为主,唐三彩由此而得名。

上釉,就是将这三种颜色加上去。没烧之前,釉是三种颜色很接近的红色泥浆,均匀涂抹在唐三彩的不同部位。

晾干后,进行第二次烧制。烧制过程中,三种原本颜色很接近的釉会变成*、白、绿三种颜色,质地会变硬。成型后、上完釉,唐三彩就做好了。

在古代,唐三彩主要用作陪葬,现在多用于家居摆设。拍完唐三彩,回去看了素材。其实拍得还不错,画面优美,声音动听。除了烧窑之外,其他基本环节也都拍到了。

镜头里那些工匠们,表情看上去很平静、很无所谓,甚至不把我们当回事。这大概才是真正的真实,也是我们要寻找的。

第5日山西夏县:簸箕

秦家埝村,柳编簸箕的产地。

拍完唐三彩,我发现自己犯了个大忌:拍了半天没拍主要人物,也就是没有主角。拍簸箕时,我们长了个记性,头天傍晚就找到秦家埝村,并找到编簸箕的人,约定了第二天拍摄。

早上六点多,我们如约而至。大门是敞开的,但屋子里和院子里却空无一人。我们小心翼翼地试探着走进院门,院子中间一个洞口里传来“噼里啪啦”的声响,那是编织柳条的声音!

这是一个下沉式的地窖。秦选皮、秦家旺、秦国扎三位手艺人在地窖里埋头编制。我们来之前,他们三个人已经干了一个多小时的活儿,编了五个簸箕。为了保持柳条的柔韧性,编织簸箕必须在潮湿的地窖里。在干燥的地窖外编织容易折断柳条。

编簸箕看上去并不难:把柳条依次排好,用线交错将柳条固定,编成一面柳条平板,再用力窝成簸箕的形状,把边削齐,最后用竹条锁边加固、定型。所有的功力不在于看得见的外形,而在于看不见的力道把握。

我们在地窖拍了两个多小时已经觉得腰酸背疼,这三位老兄却已经在这里工作了四十多年。

山西绛县:针灸

拍完簸箕,我们直接转场山西绛县横水镇。拍这个点是因为摄影师小蒋要在这里治疗鼻炎。我们认为,用针灸治疗鼻炎应该也算是一门手艺,而且是真正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手艺。

在刘医生的诊所里,治疗感冒通常只需要五到七元,其他常见病也就是几十元、上百元。医院,这简直是不敢想象的价格。

也许有人会说,因为这是一个农村小诊所,所以才便宜。而两年后,我去西藏拍摄,无意间吃坏了肚子,得了急性肠炎,被人扶医院:医院。从化验、拿药到治愈,两天时间,花费不到十二元(除掉挂号费和化验费,实际治疗用药费用只有不到七元)。

记忆特别深刻的是,医生给了我几粒名叫颠茄片的小药片和另一种散装的小药片,这些就是三天的药。我问医生:就这几粒药?医生说,这就够了,如果还不行,你再来看。第二天,我的病就好了八成,第三天我就生龙活虎了。现在回想起那位医生的眼神,充满了真诚和自信。

回北京后,我总是喜欢把这段“神奇”的经历分享给朋友。有一个朋友听了哈哈大笑,说:“急性肠炎,你会每年一次的。”因为他就是这样,遭遇一次后,每年都要来一次。果然第三年,我又遭遇急性肠炎。这一次我在北京,自然不怕。医院,化验、打针、吃药,折腾了三四天,花费九百多元。令人感慨的是,花费多出百倍,疗效却并不见得比在西藏好。好在后来,肠炎没有再犯过。

我们等了一个多小时,终于轮到小蒋了。小蒋的鼻炎四年前被刘医生针灸过,好了两年,再次复发。不过他已经很满足了,表示扎一次能管两年“已经很划算”。他认为,如果自己在生活上有所节制,不那么放纵地抽烟喝酒,扎一次管四年应该是没问题的。有慢性鼻炎的人都知道,这种顽固的慢性疾病往往会伴随他们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而且几乎无特效药。所以很多人干脆放弃了治疗,反正也不是出人命的病。

但我们看到刘医生的小诊所四周墙上挂满了锦旗,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刘医生治好鼻炎的患者送来的。

刘医生用十来厘米长的针在小蒋后脖子上扎了七八针,然后往左右鼻孔里各扎了一针。小蒋低下头,血从鼻孔里流出来,一分钟左右等血止住了,治疗就完成了。治疗后,用小蒋的话说:又找回了四年前那种痛快的感觉,什么味道都可以闻到了。以往每次和小蒋出差,一进空调房,他就喷嚏、鼻涕不停,如果在饭桌上更是尴尬。

拍完《寻找手艺》后,和几个懂医的朋友聊起针灸治鼻炎。他们认为,这在传统中医里不算什么神奇的事,看看刘医生扎在什么位置就知道她的治疗原理了,而且方法不止一种。我又想起拍摄刘医生时,她起初的再三推辞。我不能肯定她是因为谦虚,还是要为自己的医术保密。

第6日陕西陈炉古镇:瓷器

开车穿过铜川市区,拐入一条残破的小马路,路过一座看上去随时可能会倒塌的水泥桥,我们小心翼翼地避让着川流不息的自行车、摩托车、手推车,生怕碰着他们。

这座城市的郊区看上去曾是兴盛的工业区,我想象着,陈炉古窑大概也有类似的痕迹吧:四处冒着黑烟,村庄、树木、道路和人的衣着都是煤灰色或者煤黑色的,人们的表情则是古板而木讷的沉静……车一直开着,路过一个又一个*土灰树的村庄,翻过一道又一道山坡,最后拐进一条几乎只容单行的村间小道。我心里嘀咕:这真是开到陈炉古窑的路吗?

若不是山顶上有陈炉古镇几个大字,从远处看完全想不到这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窑村。村子依山建在一个并不算太陡的山坡上,房屋、树木错落有致,和其他村庄比起来看不出丝毫差异,也完全没有想象中的煤灰色或煤黑色。走进去,更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番景象。这里家家户户的院墙,都是用陶瓷罐堆砌的。估计是残次品,当垃圾扔了还占地方,干脆做了建筑材料。几百年下来慢慢成了习俗、成了风格,那份独特味道就这么出来了,而且谁也无法复制。

陈炉古窑是已经运转了一千多年的古窑群,如今剩下十来家古窑依旧运转。高端作坊做的是具有创意的孤品,用来参赛或者满足高端客户,作品的价格也高。低端的以流水线方式作业,每个工匠加工一个环节。高效、快速,价格也便宜。比如:酒厂的酒瓶、日常餐具等。不论高端还是低端,材质、手法、流程其实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只是量多、量少。物以稀为贵。

不知一千多年前这里是什么状态。今天这里虽然是全手工,但感觉还是少了点“手工精神”,更像是工厂流水线。是不是一千年前也是这样呢?或者完整的体系化、产业化的手工本来就是这样?

来之前,我期盼遇到一位有个性的大师,他精益求精、力求完美,只追求个人理想,完全不向市场妥协,完全是个艺术家的样子。甚至想象他叼着烟斗,眉头紧锁,一身清风。到了这里,却发现工匠们(包括高端作坊的)都只是普通大爷大妈。他们的衣着、气质,和中国所有走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没有任何区别。没看到期盼的场景,我心里有些失落。加上村里大多数青壮年都出门打工了,只剩下老人、孩子和年轻的母亲,这种气氛更令人感到萧条,内心不禁升起阵阵忧伤。

现在想想觉得可笑,你忧伤什么呢?倒是应该追问一下自己: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期盼?拍摄这部片子之前,曾看过一些关于手艺的纪录片,印象最深刻的当属日本的,比如:做木屐的匠人、吹玻璃的匠人、做寿司的匠人等。片子里的主人公完全就是自己期盼的“那样”,每个人都堪称艺术家。然而这些都是真实的吗?要知道,那些片子是经过了精心的设计和雕琢摆拍出来的。那种真实多半是导演眼里的真实,而不是现实的真实。就算片子里的呈现都是真实的,那也只是个例。

《寻找手艺》,新书购买链接,。

1
查看完整版本: 浙里爱阅读丨感动无数网友的寻找手艺来